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妖貓傳》太浮誇 告訴你真正的大唐氣象

最近幾天,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挺吸引眼球, 據說他花了六年時間、用全明星班底打造的《妖貓傳》, 可以讓觀眾看到“讓人魂牽夢縈的盛唐氣象”。 作為一個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公號, 溯源君不禁發出了一聲“盛唐氣象”般的慨歎——如此刻意浮誇的表現, 真的能代表唐代的氣質嗎?

最近幾天,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挺吸引眼球, 據說他花了六年時間、用全明星班底打造的《妖貓傳》, 可以讓觀眾看到“讓人魂牽夢縈的盛唐氣象”。

於是, 人們就看見了這樣的畫面:

金碧輝煌的皇宮↓

無限光彩的胡旋舞↓

唐朝長安城人民的生活↓

法相莊嚴的大青龍寺↓

甚至有注入了七千斤酒的池子↓

和一個這樣的李白↓

看到了這些畫面, 作為一個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公號, 溯源君不禁發出了一聲“盛唐氣象”般的慨歎——如此刻意浮誇的表現, 真的能代表唐代的氣質嗎?

陳凱歌之外,

還有很多國人都想夢回大唐, 比如2000年的電視劇《大明宮詞》:

比如侯孝賢導演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

所幸流傳至今的唐代遺存,尚有一些,溯源君願意在這裡看圖說話,看看唐代究竟是什麼樣的氣象。

廟堂之氣 雄渾壯偉

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在洛陽龍門石窟位於西山南部,據說是唐代皇家供奉開鑿的,于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主佛盧舍那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的群體形象。

昭陵六駿中的青騅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它們既象徵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六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創建過程中立下的赫赫戰功。

六駿均為三花馬鬃,束尾。這是唐代戰馬的特徵,其鞍、韉、鐙、韁繩等,都逼真地再現了唐代戰馬的裝飾。

據傳說“昭陵六駿”石刻是依據當時繪畫大師閻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

南禪寺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的南禪寺,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唐以後歷代,南禪寺大殿都有維修、裝繪和補葺,但唐代建築的規制結構和塑像的形體手法依舊保留。

可以看出無論是供奉佛祖還是表現皇家氣派,唐代建築雕塑的氣質也並非完全是富麗堂皇的,畢竟生產能力有限,那種中正壯碩才是唐代應有的代表。

民間風尚 質樸厚重

唐青釉蓋罐

唐青釉蓋罐罐身一面有醬紫色斑,罐蓋兩端有帶孔的立片,蓋合後立片夾於罐肩立片之中,以便穿繩提系,設計巧妙。釉色潤澤,有別于上林湖越窯青釉。

《雨中耕作圖》

敦煌壁畫中的雨中耕作,生動寫實,有一種天真浪漫的氣息。萌萌噠!

唐代彩繪挎包女俑

唐代彩繪挎包女俑女俑頭梳高髻,身著紅彩低胸短袖衫,腰束紅色條紋曳地長裙,胯部系帶結於腹前。左手執物挎一方包——即使放在今天,這也是一個時髦的街頭女性呀。

可見,唐代的市井生活,也許並不那麼繁華旖旎,那種去原始為遠的質樸所產生的厚重,那種富於生活情趣所帶來生動,跨越千年依舊栩栩如生,他們曾如此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在表演生活。

大唐工藝 富麗典雅

當然,唐代畢竟是盛世,這個盛世氣象,表現在許多繁複而堂皇的裝飾之中,能工巧匠運技于毫髮之間,孜孜以求,在他們的時代,這樣藝術的價值,有人認同,或許他們也可以交換得來一份不菲的收入。

唐鎏金鸚鵡紋銀提梁罐

唐代,金銀器製作有了重大發展。金光閃閃,銀光熠熠的金銀器,成了顯示唐王朝富麗堂皇、燦爛奪目的標誌之一。唐代金銀器紋樣豐富多彩,這些紋飾與器形一樣,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風格,透過它們,可以感到唐代現實生活的五彩繽紛,文化藝術的欣欣向榮。

瑪瑙酒杯

關於這件流光溢彩的瑪瑙酒杯,詳情請見這裡(鎮館之寶系列⑥——陝西歷史博物館:獸首瑪瑙杯)

西安大雁塔門框邊緣上的護法天王石刻,為唐高宗時所建,是盛唐初期的作品。天王作怒目瞋視手腳揮舞之狀,下踏蓮花獅子,是塔門的護衛。線刻剛健有力,具有屈鐵盤絲的雄強氣勢。尤其是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畫,以及肌肉的誇張表現,都說明唐代藝術所具有的豐富的現實生活基礎,同時也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社會精神面貌。

這樣的例子舉下去,可能沒有窮盡,也無法真正勾勒出唐代真正的面貌。但是溯源君覺得,可以見微知著。

我們雖然無法看見楊貴妃起舞,但她的舞姿,飄搖婀娜之態,大概與這樣類似吧:

榮寶齋木板浮水印敦煌飛天壁畫

我們雖然不知道李白喝醉後是怎樣寫詩的,但他的豪氣與瀟灑,大概與這字類似吧:

(山高水長,氣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簪花仕女圖》局部

傳為唐代周昉繪製的《簪花仕女圖》局部,仕女頭上插有一種碩大的牡丹。

最後,如果要選出一個代表唐代氣象的具體形象,還是投票給牡丹吧。因為“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所以,不要拿無格的芍藥花來騙我們是“盛唐氣象”哦。

所幸流傳至今的唐代遺存,尚有一些,溯源君願意在這裡看圖說話,看看唐代究竟是什麼樣的氣象。

廟堂之氣 雄渾壯偉

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在洛陽龍門石窟位於西山南部,據說是唐代皇家供奉開鑿的,于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主佛盧舍那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的群體形象。

昭陵六駿中的青騅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它們既象徵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六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創建過程中立下的赫赫戰功。

六駿均為三花馬鬃,束尾。這是唐代戰馬的特徵,其鞍、韉、鐙、韁繩等,都逼真地再現了唐代戰馬的裝飾。

據傳說“昭陵六駿”石刻是依據當時繪畫大師閻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

南禪寺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的南禪寺,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唐以後歷代,南禪寺大殿都有維修、裝繪和補葺,但唐代建築的規制結構和塑像的形體手法依舊保留。

可以看出無論是供奉佛祖還是表現皇家氣派,唐代建築雕塑的氣質也並非完全是富麗堂皇的,畢竟生產能力有限,那種中正壯碩才是唐代應有的代表。

民間風尚 質樸厚重

唐青釉蓋罐

唐青釉蓋罐罐身一面有醬紫色斑,罐蓋兩端有帶孔的立片,蓋合後立片夾於罐肩立片之中,以便穿繩提系,設計巧妙。釉色潤澤,有別于上林湖越窯青釉。

《雨中耕作圖》

敦煌壁畫中的雨中耕作,生動寫實,有一種天真浪漫的氣息。萌萌噠!

唐代彩繪挎包女俑

唐代彩繪挎包女俑女俑頭梳高髻,身著紅彩低胸短袖衫,腰束紅色條紋曳地長裙,胯部系帶結於腹前。左手執物挎一方包——即使放在今天,這也是一個時髦的街頭女性呀。

可見,唐代的市井生活,也許並不那麼繁華旖旎,那種去原始為遠的質樸所產生的厚重,那種富於生活情趣所帶來生動,跨越千年依舊栩栩如生,他們曾如此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在表演生活。

大唐工藝 富麗典雅

當然,唐代畢竟是盛世,這個盛世氣象,表現在許多繁複而堂皇的裝飾之中,能工巧匠運技于毫髮之間,孜孜以求,在他們的時代,這樣藝術的價值,有人認同,或許他們也可以交換得來一份不菲的收入。

唐鎏金鸚鵡紋銀提梁罐

唐代,金銀器製作有了重大發展。金光閃閃,銀光熠熠的金銀器,成了顯示唐王朝富麗堂皇、燦爛奪目的標誌之一。唐代金銀器紋樣豐富多彩,這些紋飾與器形一樣,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風格,透過它們,可以感到唐代現實生活的五彩繽紛,文化藝術的欣欣向榮。

瑪瑙酒杯

關於這件流光溢彩的瑪瑙酒杯,詳情請見這裡(鎮館之寶系列⑥——陝西歷史博物館:獸首瑪瑙杯)

西安大雁塔門框邊緣上的護法天王石刻,為唐高宗時所建,是盛唐初期的作品。天王作怒目瞋視手腳揮舞之狀,下踏蓮花獅子,是塔門的護衛。線刻剛健有力,具有屈鐵盤絲的雄強氣勢。尤其是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畫,以及肌肉的誇張表現,都說明唐代藝術所具有的豐富的現實生活基礎,同時也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社會精神面貌。

這樣的例子舉下去,可能沒有窮盡,也無法真正勾勒出唐代真正的面貌。但是溯源君覺得,可以見微知著。

我們雖然無法看見楊貴妃起舞,但她的舞姿,飄搖婀娜之態,大概與這樣類似吧:

榮寶齋木板浮水印敦煌飛天壁畫

我們雖然不知道李白喝醉後是怎樣寫詩的,但他的豪氣與瀟灑,大概與這字類似吧:

(山高水長,氣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簪花仕女圖》局部

傳為唐代周昉繪製的《簪花仕女圖》局部,仕女頭上插有一種碩大的牡丹。

最後,如果要選出一個代表唐代氣象的具體形象,還是投票給牡丹吧。因為“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所以,不要拿無格的芍藥花來騙我們是“盛唐氣象”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