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想在冰面上浪一把,被第二代CX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 來自撰稿人吳朗。

有段子說:成都的冬天能有多冷?能讓北方來的狼凍成狗。 那麼一個成都人在12月底來到零下20多度的漠河,

會怎樣?我來告訴你:會摔成狗吃屎……

要不是這次第二代Mazda CX-5(下稱CX-5)的冬季試駕將地方選在了祖國的最北端, 我還在看著溜冰摔倒的短視頻呵呵傻樂。 當我裹成粽子跑上漠河街頭準備挑戰冰凍時, 沒想到最大的挑戰卻是走不穩。 老祖先教導我們——“如履薄冰”, 我再加個意思, 路面有薄冰真的很滑!

所以, 看到在冰封的漠河河面上劃出的試駕場地, 我直接先鑽進後排。 走都走不穩, 關鍵是從來沒在冰面上開過車, 我還是先學學吧。

雖然有點不好意思, 但講真, 我都記不清上次坐車緊抓住把手是什麼時候了。 這回坐在CX-5的後排, 一看駕駛席的媒體老師開始加速, 我立馬開始找把手。 快到第一個彎時, 教練雲淡風輕的說, 減點速度, 旁邊是冰棱, 撞上去車肯定廢了。 我第一反應是, 可千萬別讓我毀容啊。

平安無事過第一個大彎, 緊接三連繞樁, 再來大圓環。 當時我真是想跟那位媒體老師要個簽名, 這冰上駕駛技術, 牛啊!後來再換第二位媒體老師試駕, 我一個彎一個彎的看著速度和過彎點。 咦, 怎麼也開得這麼好?

輪到我時, 起步都是撫摸著油門踏板加的速。 逐漸加速至40km/h時, 感覺積雪的冰面比我想像的有摩擦力多了。 到第一個大彎時, 老早我就把速度降低到10km/h, 比在停車場都還慢。 還行, 輪胎絲毫不滑。

進入繞樁路段, 我第一個樁還試探著過, 發現完全不會滑後, 開始加速。 接著兩個樁, 幾乎是以60km/h的速度過去的。 嘿, 感覺不錯。 進入大圓, 速度再提高。 穩穩的!就在我興奮不已時, 車尾稍微一甩, 我都還沒來得及修方向盤, 就立馬回到車頭的軌跡上來。

接著是第二圈。 速度越來越快,

我真是想試著漂一下來著。 結果直到到大圓環的同一個地點, CX-5才同樣的小滑了一下。 後來下車一看, 原來那小段路的雪完全被吹開了, 直接是冰面。

好了, 冰雪初體驗完畢, 咱們來技術分析一下。

試駕的這輛第二代Mazda CX-5是2.5L 自動四驅旗艦型, 指導價24.58萬元, 智能四驅,6擋手自一體,換裝冬季輪胎,選裝有方向盤加熱、後排座椅加熱、前風擋玻璃加熱。

部分亮點技術有:

“創馳藍天SKYACTIV-G”超高壓縮比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採用凹頂活塞、混合氣體多孔燃油噴射系統以及4-2-1排氣系統。

“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根據駕駛者的方向盤操作智慧調節發動機扭矩輸出,優化調整四輪壓地力。通過車輪負荷的調整,使車輛隨著駕駛者的意圖變化而高效平穩地變化。

“i-ACTIV AWD智慧四驅系統”,擁有27個傳感信號,即時檢測駕駛者的操控意圖和路況。通過分動箱與差速器內部結構的創新,阻力比第一代車型降低30%,油耗表現提升2%。

在冰面上這段,車為何不漂?

第一,有雪的路面比“薄冰”路面更有摩擦力,只是我沒遇到過,有些發虛。速度要是再快一些,通過刻意的甩尾動作,仍是比普通路面更易漂移。

第二,冬季胎功勞大。南方車主幾乎用不到的冬季胎,在冰雪路面不會被凍硬之外,抓地力大增。

第三,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和i-ACTIV AWD智慧四驅系統協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駕駛。四驅的作用很簡單,四輪附著力相比兩輪更強。至於GVC如何介入,介入感如何?由於此次試駕時間較短,也沒有關閉後的對比感受,所以就留待以後有機會再深入體驗。

在冰面大圓環稍微有些滑的路段,這兩套系統肯定有所介入。“滑”的感覺和我曾經駕駛兩驅轎車以及兩驅SUV在山路過彎打滑時的感覺完全不同。CX-5在打滑時,我都不需進行大幅修正,稍微松油,車尾即可回到車頭的軌跡上來。

後來城市道路上,有個右拐角過彎,我駕駛的速度稍快,車尾甩得比在冰面上還厲害。但也僅需微撥兩下方向盤,我這種冰雪路面駕駛的新手,也能完全掌控車輛。

最後一個不漂的原因是大家都不敢在有冰的路面上把速度開快了。我跟漠河的計程車師傅開玩笑說,你們城裡的電子眼根本沒用啊,路上一結冰,大家自己就給自己限速了。漠河的計程車真是我坐過的開得最慢的計程車,前面一輛車都沒有時,司機都不敢開快。

這次CX-5冰雪試駕,是唯一一次,我沒有踩地板油的試駕,包括後續的40多公里高速道路。看著路兩旁的積雪,還是有點發怵。

正常行駛到90-100km/h,CX-5的轉速在1900rpm左右。繼續深踩油門,轉速直接跳躍到4000rpm附近提速。擋位變化後,轉速表立馬落下,速度非常快。期間加速平穩,要不是轉速表的跌落,幾乎感覺不到換擋。這裡特別說下抬頭顯示,即使有積雪的反光,仍然顯示得非常清晰。

當然,駕駛CX-5最讓人愉悅的地方,還是所謂的“人馬合一”。這車是為數不多的讓我一上手,就能感覺與車完全融為一體的車型。駕仕派自購的探界者,是那種感覺大能駕馭的操控。而CX-5只要晃動方向盤,給油,就能讓你覺得是自己在跑步,車身的每一處好像都能控制。

那有沒有不足呢?肯定有。

首先當數後排空間。若你看重的是車內大空間,CX-5或許不是那麼適合你。後排腿部空間一拳左右,同時後排出風口外探,中央隆起處沒法放腳,和同價位的探界者、奇駿之類的相比,後排僅是夠用。

第二是多媒體系統有點落後於時代,還在車上配有CD播放機的車型真是不多了,而且僅有這輛頂配車型才裝有導航系統。還好空調出風口安裝手機支架的位置倒也方便。

第三應該跟換裝冬季胎有關。行駛過程中,明顯感覺胎噪較大。

第四個不知道算不算缺點,電加熱座椅在最大模式時太燙了。需要時升溫倒挺快,但一會就不得不把它關掉,不然屁股都得燙熟。

駕仕總結:

第二代Mazda CX-5最大的吸引點,仍然是其優秀的外觀設計,這點沒話說,真是漂亮。

若你還年輕,想選擇一輛平時主要是自己駕駛的SUV車型,偶爾追求操控感,那CX-5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座椅支撐感硬朗,跟途觀似的。而且內飾的真皮、木紋、座椅、接縫做工等細節都非常棒,比探界者、奇駿等要精細得多,甚至比CR-V也要精美幾分。

若你更多的是要考慮全家出行,雖然CX-5的後備箱足夠大,能放下所有人的行李,但面對同價位其他後排更大的SUV時,你得認真做個權衡。

總之,若有條件試試CX-5,一定不要錯過,其公路駕駛愉悅感在SUV中,我認為是能排到前三的。

智能四驅,6擋手自一體,換裝冬季輪胎,選裝有方向盤加熱、後排座椅加熱、前風擋玻璃加熱。

部分亮點技術有:

“創馳藍天SKYACTIV-G”超高壓縮比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採用凹頂活塞、混合氣體多孔燃油噴射系統以及4-2-1排氣系統。

“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根據駕駛者的方向盤操作智慧調節發動機扭矩輸出,優化調整四輪壓地力。通過車輪負荷的調整,使車輛隨著駕駛者的意圖變化而高效平穩地變化。

“i-ACTIV AWD智慧四驅系統”,擁有27個傳感信號,即時檢測駕駛者的操控意圖和路況。通過分動箱與差速器內部結構的創新,阻力比第一代車型降低30%,油耗表現提升2%。

在冰面上這段,車為何不漂?

第一,有雪的路面比“薄冰”路面更有摩擦力,只是我沒遇到過,有些發虛。速度要是再快一些,通過刻意的甩尾動作,仍是比普通路面更易漂移。

第二,冬季胎功勞大。南方車主幾乎用不到的冬季胎,在冰雪路面不會被凍硬之外,抓地力大增。

第三,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和i-ACTIV AWD智慧四驅系統協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駕駛。四驅的作用很簡單,四輪附著力相比兩輪更強。至於GVC如何介入,介入感如何?由於此次試駕時間較短,也沒有關閉後的對比感受,所以就留待以後有機會再深入體驗。

在冰面大圓環稍微有些滑的路段,這兩套系統肯定有所介入。“滑”的感覺和我曾經駕駛兩驅轎車以及兩驅SUV在山路過彎打滑時的感覺完全不同。CX-5在打滑時,我都不需進行大幅修正,稍微松油,車尾即可回到車頭的軌跡上來。

後來城市道路上,有個右拐角過彎,我駕駛的速度稍快,車尾甩得比在冰面上還厲害。但也僅需微撥兩下方向盤,我這種冰雪路面駕駛的新手,也能完全掌控車輛。

最後一個不漂的原因是大家都不敢在有冰的路面上把速度開快了。我跟漠河的計程車師傅開玩笑說,你們城裡的電子眼根本沒用啊,路上一結冰,大家自己就給自己限速了。漠河的計程車真是我坐過的開得最慢的計程車,前面一輛車都沒有時,司機都不敢開快。

這次CX-5冰雪試駕,是唯一一次,我沒有踩地板油的試駕,包括後續的40多公里高速道路。看著路兩旁的積雪,還是有點發怵。

正常行駛到90-100km/h,CX-5的轉速在1900rpm左右。繼續深踩油門,轉速直接跳躍到4000rpm附近提速。擋位變化後,轉速表立馬落下,速度非常快。期間加速平穩,要不是轉速表的跌落,幾乎感覺不到換擋。這裡特別說下抬頭顯示,即使有積雪的反光,仍然顯示得非常清晰。

當然,駕駛CX-5最讓人愉悅的地方,還是所謂的“人馬合一”。這車是為數不多的讓我一上手,就能感覺與車完全融為一體的車型。駕仕派自購的探界者,是那種感覺大能駕馭的操控。而CX-5只要晃動方向盤,給油,就能讓你覺得是自己在跑步,車身的每一處好像都能控制。

那有沒有不足呢?肯定有。

首先當數後排空間。若你看重的是車內大空間,CX-5或許不是那麼適合你。後排腿部空間一拳左右,同時後排出風口外探,中央隆起處沒法放腳,和同價位的探界者、奇駿之類的相比,後排僅是夠用。

第二是多媒體系統有點落後於時代,還在車上配有CD播放機的車型真是不多了,而且僅有這輛頂配車型才裝有導航系統。還好空調出風口安裝手機支架的位置倒也方便。

第三應該跟換裝冬季胎有關。行駛過程中,明顯感覺胎噪較大。

第四個不知道算不算缺點,電加熱座椅在最大模式時太燙了。需要時升溫倒挺快,但一會就不得不把它關掉,不然屁股都得燙熟。

駕仕總結:

第二代Mazda CX-5最大的吸引點,仍然是其優秀的外觀設計,這點沒話說,真是漂亮。

若你還年輕,想選擇一輛平時主要是自己駕駛的SUV車型,偶爾追求操控感,那CX-5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座椅支撐感硬朗,跟途觀似的。而且內飾的真皮、木紋、座椅、接縫做工等細節都非常棒,比探界者、奇駿等要精細得多,甚至比CR-V也要精美幾分。

若你更多的是要考慮全家出行,雖然CX-5的後備箱足夠大,能放下所有人的行李,但面對同價位其他後排更大的SUV時,你得認真做個權衡。

總之,若有條件試試CX-5,一定不要錯過,其公路駕駛愉悅感在SUV中,我認為是能排到前三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