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才是真正的親子陪伴,可別再白瞎時間了

朋友王峰家孩子今年5歲, 上幼稚園小班。

他在我們朋友圈中, 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 模範丈夫, 自打孩子出生, 儼然成了超級奶爸。 現在每天公司事情忙完就回家, 同事休閒式的聚餐, 一般都會婉拒, 週末也都很少參加朋友聚會活動, 有事時給他電話, 問起在幹嘛, 主題永遠圍繞三個字:陪孩子。

王峰的孩子心之重, 是有目共睹的, 但孩子卻跟他不親, 甚至越來越跟他對著幹了。 這讓他苦惱不己。

對孩子生活照顧事無俱細的我媽, 也有同樣的苦惱。

平常我們上班時, 孩子都是由我媽帶, 都說隔代親, 我媽對孩子的心沒話說, 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 吃飯追著喂, 衣服搶著穿(生怕他凍著), 但孩子愣是跟我媽不親, 不肯去我媽家, 還無數次說“不喜歡奶奶”“討厭奶奶”之類的話, 傷透了我媽的心。

常有上班族家長感慨:我每天八小時之外就是陪孩子, 連上下班路上都是一路帶風奔, 整天忙叨叨的, 可孩子怎麼就跟我不親呢?

也有全職媽媽們鬱悶:為了陪他照顧孩子, 我好好的班都不上了, 小姐妹的聚會推了, 什麼都圍著他轉, 他轉臉卻跟他爸爸(沒怎麼帶他)特別親, 這也太不識好歹了。

真的是孩子不識好歹嗎?

看到過某幼稚園的一項關於親子狀況的調查。 調查顯示, 親子時間的多少並不能完全代表孩子和父母家長之間的親疏遠近。 可見, 有效的親子陪伴, 以及豐富而被認可的親子內容更重要。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文明文化程度的提高,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親子教育了,

但遺憾的是, 重點卻落在了各種興趣班上了。 “重學業、輕感情”成了大多數家庭的親子狀態。 當然, 這是教育現實不可避免。 但除此之外, 難道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每到週末就帶著孩子輾轉各家培訓機構, 你問了孩子上這個班真的是興趣使然嗎?這也算是為了孩子忙碌嗎?這裡存在很大的誤區。

親子教育的重點在於, 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 並在參與的過程中相互交流, 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 所謂寓教於樂, 其實不僅僅是優秀的老師追求, 更應是家長要學習掌握的。

在生活中,我們陪孩子說話, 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觀察能力;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引導孩子積極去思考;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 去科技館, 去圖書館……這遠比花高價錢將孩子往某培訓機構送要好。

這裡無意抨擊相關培訓機構,只是家長一定要認清親子陪伴,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投入,而更應該關注情感和心理的發展。

唯有尊重孩子的意願,真正用心去陪伴,孩子才會越來越喜歡你。

一秒關注我。歡迎交流~

這裡無意抨擊相關培訓機構,只是家長一定要認清親子陪伴,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投入,而更應該關注情感和心理的發展。

唯有尊重孩子的意願,真正用心去陪伴,孩子才會越來越喜歡你。

一秒關注我。歡迎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