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冬遊小川昆侖山

小川昆侖山引起我的關注, 還是今年被誰拉近一個成縣本地叫《祖脈文化尋夢人》微信群之後的事。 記得大約十年前, 唐紅雲先生還在擔任二中校長時, 張永祥先生介紹說他與唐校長一起登過昆侖山, 後來在牛旭斌先生的散文中, 看到過對昆侖山零星的介紹:“生我養我的村莊, 在隴東南小川小鎮以北的山坳間。 拔地而起還算巍峨的昆侖山, 是小鎮迎風接塵的臉面。 延伸在山脊上陡峭如削的紅石頭路, 是茶馬互市的古道。 ”我也多次翻越過這還算巍峨的山峰, 成縣我所佩服的兩個青年作家牛旭斌與賀朝舉,

一個山前, 一個山后, 足見此山的靈秀。
​​進入成縣祖脈文化尋夢人微信群後, 學到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 也知道了成縣許多地名所蘊藏的深厚的文明內涵, 也看到了許多學者為了證明成縣為祖脈之地的嘔心瀝血, 也對小川的昆侖山產生瞭解的願望。
正值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時侯, 也不好意思去打擾別人, 12月24日, 約上忠祥先生, 從二中出發, 穿過後街, 穿過後寨, 開始了寒冬之中的攀登小川昆侖山之旅。

湛藍的天空, 平整寬闊的公路, 暖暖的冬日陽光, 閒適的雞與狗, 憨厚友好的村人, 組成了一幅隴南盛世鄉村冬景圖。

​忠祥是成縣師範同學, 多才多藝, 在國畫、攝影、篆刻、文學創作等諸多方面多有建樹。 與其同遊的過程, 是向他學習的過程, 也是接受他儒雅之氣侵潤滋染的過程。 不緊不慢地行走在鄉間道路上, 盤山而上, 聽他娓娓道來, 言之所出, 字字句句皆磯珠, 隴南的歷史沿革、文化傳承、風土人情方面許多百思難解的地方, 在忠祥的廖廖數語中, 迎刃而解。
​在民國年間, 成縣曾設過西康鄉, 在杜甫的詩中也有“亭亭鳳凰台, 北對西康州。 ”, 對成縣西康所轄的地方, 我請教過不少專業人士和學者, 他們的解答都不得要領。 忠祥說, 民國時西康鄉主要包括現在康縣豆坪鄉的大部分地方和成縣黃陳鎮葦子溝村的大部分地方, 現在的葦子溝學校就是在民國年間的西康保校的基礎上建起來的。
​不知不覺間, 已經到了山頂, 忠祥遺憾地說光顧了說閒話, 從牛民選老先生家門前經過, 也沒有記起進去聽聽老先生的教誨。
​昆侖山頂順山脊東西走向修建有一些廟宇,正殿大多坐朝西,還有些建築坐南朝北。山上佛、道、儒並存,根據山上一個立於2001年,由李培訓先生撰文的石碑記載,佛寺叫極樂寺。主要建有大雄寶殿,裡面一個尼姑正在進行宗教活動,我們沒有打擾。​​大雄寶殿背後(東)就是道教建築,門全鎖著,與大雄寶殿大致一個朝向的廟裡,主要塑著三清,朝西的偏殿叫三霄殿,院子裡也立有一個石碑,一陣風吹來,抵擋不住寒冷,遂不及細看。
​​

昆侖山東有雞峰山、紅嘴山,南有天壽山,西有仇池山,北有牛星山,眾山環繞,遙相呼應。據道教建築院子中的重修昆侖山廟碑記記載,據傳說南宋年間就發端建廟了,但沒有可靠的記載。
​塗鴉數句,原路而返。

落日近仇池,昆侖寒風勁。南望天壽遠,懷念老道人。

​昆侖山頂順山脊東西走向修建有一些廟宇,正殿大多坐朝西,還有些建築坐南朝北。山上佛、道、儒並存,根據山上一個立於2001年,由李培訓先生撰文的石碑記載,佛寺叫極樂寺。主要建有大雄寶殿,裡面一個尼姑正在進行宗教活動,我們沒有打擾。​​大雄寶殿背後(東)就是道教建築,門全鎖著,與大雄寶殿大致一個朝向的廟裡,主要塑著三清,朝西的偏殿叫三霄殿,院子裡也立有一個石碑,一陣風吹來,抵擋不住寒冷,遂不及細看。
​​

昆侖山東有雞峰山、紅嘴山,南有天壽山,西有仇池山,北有牛星山,眾山環繞,遙相呼應。據道教建築院子中的重修昆侖山廟碑記記載,據傳說南宋年間就發端建廟了,但沒有可靠的記載。
​塗鴉數句,原路而返。

落日近仇池,昆侖寒風勁。南望天壽遠,懷念老道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