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民企“參軍”造武器,面紗下的中國軍工

59歲的錢雲寶身穿黑色西裝, 搭配紅色領帶, 站在一個四平米的展臺前, 既緊張又期待。

他是主要生產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蓋著綠色桌布的展臺上, 擺放的就是各類型號的碳纖維和製件樣本。 碳纖維是軍工領域不可缺少的戰略材料, 殲20、運20等軍機以及洲際導彈上, 都要用到這些材料, 民間一度有“沒有碳纖維就造不了洲際導彈”的說法。 錢雲寶一直想讓自己的產品參與重要國防專案, 但面臨不少困難。

一會兒, 他要給國家領導人介紹展臺上的產品。 解說詞事先已經反復推敲多次,

之前也彩排了好多遍, 他的普通話帶著江蘇丹陽口音, 公司員工還提醒他, 語速一定要慢。

這是2016年10月19日, 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 展覽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防科工局、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辦, 展廳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 參展企業審核非常嚴格, 據《解放軍報》報導, 將近900家民企報名, 但只有70餘家入圍參展。

上午九點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走進展廳參觀展覽。 參觀期間, 習近平來到恒神展臺, 詳細詢問了新材料應用情況。 這一幕出現在當晚的《新聞聯播》裡, 大約七秒鐘。

軍民融合, 簡單而言就是引導民企民資進入軍工領域,

推動國防科技民用轉化。 十八大後, 習近平一直在力推軍民融合。 本次參觀成果展時, 習近平強調:“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 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域。 ”

中國兵工製造市場, 由此掀起神秘一角。 這是一場艱難的改革。 錢雲寶等民企參與者, 深知其間需要邁過多少“門檻”。 習近平也注意到這些問題, 一再提醒相關機構和領導, “堅決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 破除制度藩籬和利益羈絆”。

在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再次強調, 要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 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錢多多”“參軍”

錢雲寶進入這個領域, 是從一次飯局開始的。

那是2007年3月, 錢雲寶打算做玻璃鋼窗框項目。 在北京一個飯局上, 時任中國複合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呂琴勸他, 說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低, 市場已經飽和。 她建議錢雲寶考慮碳纖維, 由於國外壟斷和封鎖, 中國碳纖維市場出現了巨大缺口, 嚴重影響了國防軍工項目的進展。

現在擔任恒神技術顧問的沈真, 此前在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工作。

他頭髮花白, 戴一副玳瑁眼鏡, 隨和健談。 從1981年開始, 沈真就在研究複合材料, 方向是碳纖維在軍機上的應用。 據他介紹, 針對這種可以用在軍機、洲際導彈上的材料, 發達國家一直對中國進行限制。 有一段時間, 中國還可以通過臺灣地區進口, 但2000年後, 這種非常規管道也走不通了。 最緊缺時, 很多軍機生產商沒有庫存, 直接影響了新機研發、製造。 在中央軍委有關領導推動下, 政府決定投入更大資金, 推動碳纖維國產化的研究。

很多企業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大市場, 想從中分一杯羹。 “沒有五十家, 也有三四十家”。 沈真向本刊回憶道, 那段時間, 不斷有企業向他諮詢這個問題, 有些真想做, 也有些就是想從國家扶持資金中套利,

“有人說, 我有一個億, 想搞碳纖維, 行不行?我說你一個億就不要搞了, 起碼需要十個億”。

彼時, 鐵板一塊的軍工行業出現鬆動。 雖然1980年代, 鄧小平就確定了“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方針, 之後幾屆中央領導也把“軍民結合”作為軍工發展的重要方針。 但當時主要是推動“軍轉民”, 現實中, 固有的體制很難打破, 一些陳舊的法律法規也不斷給民企“參軍”造成障礙, 比如1998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 “私人企業不得從事軍工、金融業的生產經營”。 直到2005年, 國防科工委下發《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 才為民營企業涉足軍工領域放開一個口子。 之後,國防科工委、當時的中央軍委總裝備部又相繼下發檔,鼓勵民企參與軍工行業。

錢雲寶調研了一年多,終於下了決心。他名下生產銀行卡、手機卡等晶片卡產品的恒寶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過70億元,企業發展穩定。很多熟悉他的人笑稱他為“錢多多”。很快,他的經歷就印證了沈真對資金需求的判斷。錢雲寶的兒子錢京說,十年間恒神投入了46億,平均每天一百多萬。為了填補巨額研發費用,錢雲寶把名下的股票進行質押,又將購置住房抵押,在股市低潮時不得不拋售股票,公司董事會秘書曾計算,其中的損失至少有20億——外人於是改口叫他“錢光光”。

2011年,68歲的沈真離開飛機強度研究所。錢雲寶聽說後,邀請他到恒神工作。“當時恒神就奔著兩個目標,我們國家大飛機兩個重點型號:一個是運20,一個是殲20。”沈真回憶道,聽到錢雲寶談的這些設想後,他就意識到,這會非常困難。因為這意味著恒神需要和強大的國有軍工集團競爭,“市場上會有很強勢的力量遏制你”。

“最基礎就是保密”

2015年10月,北京市軍轉幹部高級研修班專場招聘會在清華大學舉辦,恒神公司也參加了。錢雲寶當時正好在北京,親自面試了應聘的軍轉幹部,這其中,就有後來成為恒神科技專案部副總經理的趙燁。

趙燁從軍二十五年,轉業後並沒打算做銷售相關工作,但面試時錢雲寶說,銷售知識可以慢慢學,恒神看重的是他們過硬的軍人素質和部隊工作的經歷,他們熟悉部隊的工作流程,而且軍工專案大部分涉密,軍轉幹部更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他們如果能來恒神,會讓公司少走一些彎路。

“彎路”可能是民企“參軍”的必經階段。軍工是一個仍然封閉又神秘的市場,雖然政策上已經有所轉變,但民企想要參與其中總會遇到重重“門檻”。

“軍工單位對一些事情的描述與民企都不一樣。”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徐淳接受本刊採訪時說。中航智是一家研發生產無人直升機的民營企業,到這家公司第一天,徐淳被派去參加一款直升機的評審會,會場掛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競爭擇優,單一來源談判”——他看不懂,但對方也不習慣做詳細解釋。軍方還習慣上把需求稱為作戰回應,習慣使用各類代號。“我覺得需要出本字典,很多專業術語,不是體制內出來的,很難理解。”

因為涉及國防軍備,保密也是每一個軍工參與者首要學習的問題。據趙燁介紹,軍方一些重要需求資訊,都是通過受過保密培訓的專人親自傳遞:保密人員在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涉密資訊查詢點把軍方需求列印出來,現場封存,上面印著“秘密”字樣。之後,他們帶著這些資訊回到公司保密辦公室,才會打開。公司再組織相關專家,在保密室開會討論。

按照規定,企業想要承擔國防裝備生產任務,必須要取得四個證件——武器裝備品質管制體系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格證書、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書。

每個證書都不容易獲得。對很多民營企業而言,“四證”成為難以逾越的門檻。據《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年刊登的《軍工“四證”及其認證相關問題研究》一文介紹,第一個證書最容易獲得,一般需要6個月,第二個保密證書審查週期通常需要7-9個月,後面兩個證書審核週期一般都需要10-12個月。只有取得前兩個證書,才有資格申請後兩個證書,這意味著,四個證書辦下來,最快也需要一年半。現實中,由於資訊不對稱,企業走的彎路太多,所花時間要更長。

“四證最基礎的就是保密”,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副總經理周凱說,保密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民營企業最多申報到二級”。不同等級,承擔不同級別的涉密任務,保密三級是最低級別,只能承擔“秘密”級別任務。為了配合保密工作,企業必須要設立一間保密室和保密小組。

有許可權的人才能進入保密室,進出過程都會記錄在案。據周凱介紹,所有涉及到機密的檔、資訊處理,都要在保密室進行。保存文件有專門的保密櫃,處理文件也要用加密的電腦。連印表機都具有保密功能,每一次列印出來都會有浮水印、編碼、列印者身份資訊等。這些設備由國家具備生產保密機或保密軟體的公司生產,企業需要向這些公司採購,再進行安裝。每年都有專家複審保密室日常使用情況。

此外,相關機構還會對公司人員構成進行審查,尤其是涉及到外資問題,“很多機構在這點上吃了虧”。接受本刊採訪前,周凱到江蘇五個城市、二十多家企業調研。南京一家公司有位自然人股東是外國籍,周凱說,按照規定,申請保密認證的企業必須是依法成立3 年以上的法人,無境外(含港澳臺)控股或直接投資,且通過間接方式投資的外方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的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20%。好在這家公司的外籍股東“不屬於公司十大股東。他的持股比例也不超過20%,還是滿足條件的”。

正因為對股東要求比較高,一旦申請到相關證件後,“有效期之內不允許控股股東有大的變動”,周凱說,南京這家公司下屬企業恰好在進行股改,公司除了外資股東問題外,也擔心股改問題會影響資質申請。最終,周凱建議這家公司先做一些前期工作,等股東架構調整完成後,再進行相關認證申請。

由於“四證”審核要求嚴格且條件複雜,各家公司又有不同現實問題,一直以來,申請“四證”成為民企參與軍工第一個要面臨的高門檻。

針對這個問題,市場上還出現了專門幫民企辦理“四證”的仲介機構。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也在做相關的業務。打算進入軍隊衛星電話市場的江蘇樂眾公司,今年剛剛開始“四證”申請,據公司創始人陳學強透露,他們最終在上海找到一家公司,代為辦理相關認證工作。他沒有透露詳細手續費用,只表示不低於五十萬。“不是說誰都有資質去幫你做這個事。”陳學強說,就他瞭解,即便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類仲介機構可能也不到十家。

2012年,恒神才拿到了“四證”。保密證也是三級的,但他們自己將保密工作做得更嚴格。“我們公司都沒有wifi”,趙燁說,在江蘇丹陽總公司,所有資料不允許拍照,“大部分是公司內網,需要和外界聯繫時,只有一樓幾台電腦能夠連接外網郵箱”。

十二大軍工集團的強弩

恒神總部設在江蘇丹陽航空產業園,占地107萬平方米,大門兩旁各立了一塊寫有“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只有“神”字是醒目的紅色。 11月10日上午十點,沈真在公司行政樓自己的辦公室內接受了本刊採訪。

那一棟樓有著紅色瓷磚外牆。2011年底,一家國有軍工企業的負責人帶著兩名高層來時,恒神工作人員就是把他們引入這棟大樓三樓的會議室裡。

“他來跟我們老闆談判”,沈真回憶道,錢雲寶帶著公司高層對面而坐,對方問錢雲寶,“你是要合作還是要競爭?”

錢雲寶一時沒能回答。問題看似簡單,但他知道,自己選擇哪個詞,可能會決定公司的命運。

據沈真介紹,這次會面前,軍方有一個項目,覺得國有軍工企業的報價太高,便推薦恒神也參與進來,希望能借此引入競爭壓低價格。恒神當時就意識到競爭並不容易。他們做了兩套方案,一個是只參與已投產的碳纖維競標,另一個是參與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後一種方案會直接與這家國有企業產生競爭。

對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不久就上門了。“非常強勢”,沈真說,雙方都彼此熟悉,談的問題也很直接,只談了二十來分鐘就結束了,最後,對方提出了那個“選擇題”。錢雲寶思考了大概五分鐘,才給出答覆——合作。

合作的意思是,這家國企從恒神採購碳纖維,再去開發技術含量更高的材料。恒神只是成為對方一家供應商。

即便是這種合作,仍不順利。“你供貨後他不驗收”,恒神一位工作人員說,對方先是以恒神沒有供應商資格為由拖延,等恒神取得相關資質後,對方又以品質為由只採用了一半。“到底是什麼問題,也不回饋給我們,(但)此前驗收材料時是合格的。”

恒神這類遭遇,在早期民企“參軍”過程中經常遇到。據央視報導,2013年,江蘇昌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周寶昌聽說“十二五”規劃的一個軍工科研專案遲遲沒人投標,而這個專案恰好需要昌力的液壓缸技術。他決定投標,結果並不順利。對方覺得昌力作為民營企業,不具備科研生產能力,這個項目是國家的一個大項目,如果投了經費,研發卻不成功的話,會影響整個專案的進程。後來,周寶昌找到江蘇省科工辦幫忙申訴,才最終獲得了這個項目。

根據1987年國務院頒佈的《武器裝備研製合同暫行辦法》,軍隊與軍工企業的關係已經由部門合作向訂貨關係轉變。但一直以來,這個市場,仍由傳統的軍工企業主導。1997年後,經過幾次調整,逐漸行成了十二個軍工集團,這些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成為中國武器裝備研製生產供貨主體。

“由於歷史原因,十二大軍工集團佔據裝備市場的壟斷地位,這是一種混合型壟斷,是自然壟斷與行政壟斷的疊加。”學者顧桐菲在《軍民融合裝備市場結構優化》中寫到。

自然壟斷是說武器研製突破難,前期資金投入巨大,民企需要自籌資金,風險很大,通常不願意參與這個領域。行政壟斷則是軍隊裝備部門在選擇合作方時,更願意與國企合作。

2017年,錢雲寶因肺癌去世,他的兒子錢京接手恒神。與國防工業的客戶談合作,錢京常常受到對方質疑,典型的問題是:如果把重大項目交給民營企業做,這家企業倒閉了怎麼辦?老闆跑路了又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通常,一個定型軍工產品可持續生產15年左右,為維護整個國防體系的安全與完整性,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因此,軍備採購方在挑選合作對象時,會慎重考慮企業穩定性。

因此,“民參軍”企業進入軍工市場,多數是和十二大軍工集團下屬的子公司、科研機構合作,跨過這類國企直接與軍方簽訂訂單的難度很大。本刊通過查閱數家“參軍”上市民營企業年度財報也看到,排在前列的大客戶多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某下屬A公司”、“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某下屬C研究所”等。

“軍民融合”,提了80次

2016年,恒神參加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時,所在的展區叫競爭活力區。除了生產碳纖維的恒神外,其他幾家是網路安全、電子通訊等新技術企業。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軍品市場准入導論》中寫到,因為保密等級高,不可替代性強,直接關係到國防安全,核武器、機要裝備等尚處於完全壟斷狀態;戰鬥機、裝甲車、大型水面艦艇等領域則屬於寡頭競爭。

現在,民營企業能夠參與的國防領域,主要以軍民通用設備、一般元器件、零部件為主。恒神生產的碳纖維、樂眾參與研發的軍用衛星電話均屬於這一範疇。

即便是民營企業在技術上能夠達到要求,獲得了相關資質,也仍然存在諸多壁壘。據周凱介紹,傳統軍工市場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很多軍工企業並不會主動發佈需求資訊,這使得一些民企,雖然有技術也有願望,卻無法瞭解軍方的市場需求。

即便民企終於進場,與傳統軍工企業競爭時,也時常處於下風。沈真記得,有一次他們要做性能測試,需要一家國有集團下屬的研究所出具報告。“我找他們的副院長,打電話,他不接。我去當面問,他說很對不起,他也沒有辦法,上級企業不讓出這個報告。”沈真回憶道,而且,這些研究所做檢測時,標準要求會特別嚴格,“如果是國企內部另外一家傳統供應商,有些指標差不多就可以,但對恒神要求就非常死,給我們增加很大工作難度”。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陳放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歷數民企參與軍工行業的壁壘:准入壁壘、程式壁壘、資訊壁壘。

任職于廣州軍區聯後勤部的宋純利在《中國軍轉民》雜誌上,也曾談及民企參軍的問題:組織領導機構不健全;現行法律和行業法規明顯滯後,軍工領域門檻過高;軍民分割、自成體系、封閉運行的狀況沒有根本扭轉。

習近平在推進軍民融合時,同樣注意到這些問題。2015年兩會上,他在參與解放軍代表團討論時表示,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剛進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還存在思想觀念跟不上、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政策法規和運行機制滯後、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

據今年3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統計,2013年以來,在習近平的公開講話中,“軍民融合”一詞至少被提及了80次。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這是一個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一領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

2017年6月20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強調,要優化軍民融合發展的制度環境,堅決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加快調整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從政策導向上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等在軍民融合發展上有更大作為。

情況也開始發生變化。2017年10月1日起,軍工領域已經全面試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和武器裝備品質管制體系認證“兩證合一”改革——也就是審查時間最長的兩個證書,合併為一個,這不但縮短了審批週期,而且降低了准入門檻。

2015年1月4日,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上線。這是軍方打破資訊壁壘的另一個舉措。網站不僅發佈政策法規、民參軍指導等資訊,還隨時更新裝備採購需求,使得民企能夠快速瞭解到軍工需求資訊。據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法規研究室主任劉志偉介紹,網站上線以來,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重慶、深圳等地開設涉密資訊查詢點,累計發佈採購資訊5000餘條,招標專案1300余項。2016年8月1日,軍委裝備發展部首次在網上發佈武器裝備預先研究專案指南,經費總額達20億元,投標單位中民營企業比例達到了15%。

周凱所在的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也是這個背景下建立起來的。據周凱介紹,此前江蘇省軍民發展辦公室是一個獨立的部門,現在,這個部門由省發改、省軍區同時抽調幹部合署辦公,這樣能夠加強與軍隊的互動,而服務平臺就是在軍民融合發展辦公室指導下建立的。

恒神也加入了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他們的保密人員來往于採購資訊網的涉密資訊查詢點,查詢軍方需求資訊,再帶回公司討論是否競標。雖然在具體項目過程中,仍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一些航空裝備上,仍然採用了恒神的碳纖維。目前,恒神已經承擔的國家、省級“民參軍”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有3個,直接參與的國家重點裝備配套專案多達14個,涉及航空、航太、海裝、陸裝等多個領域的武器裝備。

錢京對軍民融合前景充滿信心,他希望在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後‘民參軍’也能像美國的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樣,變成很大的一個軍工生產集團。”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之後,國防科工委、當時的中央軍委總裝備部又相繼下發檔,鼓勵民企參與軍工行業。

錢雲寶調研了一年多,終於下了決心。他名下生產銀行卡、手機卡等晶片卡產品的恒寶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過70億元,企業發展穩定。很多熟悉他的人笑稱他為“錢多多”。很快,他的經歷就印證了沈真對資金需求的判斷。錢雲寶的兒子錢京說,十年間恒神投入了46億,平均每天一百多萬。為了填補巨額研發費用,錢雲寶把名下的股票進行質押,又將購置住房抵押,在股市低潮時不得不拋售股票,公司董事會秘書曾計算,其中的損失至少有20億——外人於是改口叫他“錢光光”。

2011年,68歲的沈真離開飛機強度研究所。錢雲寶聽說後,邀請他到恒神工作。“當時恒神就奔著兩個目標,我們國家大飛機兩個重點型號:一個是運20,一個是殲20。”沈真回憶道,聽到錢雲寶談的這些設想後,他就意識到,這會非常困難。因為這意味著恒神需要和強大的國有軍工集團競爭,“市場上會有很強勢的力量遏制你”。

“最基礎就是保密”

2015年10月,北京市軍轉幹部高級研修班專場招聘會在清華大學舉辦,恒神公司也參加了。錢雲寶當時正好在北京,親自面試了應聘的軍轉幹部,這其中,就有後來成為恒神科技專案部副總經理的趙燁。

趙燁從軍二十五年,轉業後並沒打算做銷售相關工作,但面試時錢雲寶說,銷售知識可以慢慢學,恒神看重的是他們過硬的軍人素質和部隊工作的經歷,他們熟悉部隊的工作流程,而且軍工專案大部分涉密,軍轉幹部更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他們如果能來恒神,會讓公司少走一些彎路。

“彎路”可能是民企“參軍”的必經階段。軍工是一個仍然封閉又神秘的市場,雖然政策上已經有所轉變,但民企想要參與其中總會遇到重重“門檻”。

“軍工單位對一些事情的描述與民企都不一樣。”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徐淳接受本刊採訪時說。中航智是一家研發生產無人直升機的民營企業,到這家公司第一天,徐淳被派去參加一款直升機的評審會,會場掛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競爭擇優,單一來源談判”——他看不懂,但對方也不習慣做詳細解釋。軍方還習慣上把需求稱為作戰回應,習慣使用各類代號。“我覺得需要出本字典,很多專業術語,不是體制內出來的,很難理解。”

因為涉及國防軍備,保密也是每一個軍工參與者首要學習的問題。據趙燁介紹,軍方一些重要需求資訊,都是通過受過保密培訓的專人親自傳遞:保密人員在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涉密資訊查詢點把軍方需求列印出來,現場封存,上面印著“秘密”字樣。之後,他們帶著這些資訊回到公司保密辦公室,才會打開。公司再組織相關專家,在保密室開會討論。

按照規定,企業想要承擔國防裝備生產任務,必須要取得四個證件——武器裝備品質管制體系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格證書、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書。

每個證書都不容易獲得。對很多民營企業而言,“四證”成為難以逾越的門檻。據《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年刊登的《軍工“四證”及其認證相關問題研究》一文介紹,第一個證書最容易獲得,一般需要6個月,第二個保密證書審查週期通常需要7-9個月,後面兩個證書審核週期一般都需要10-12個月。只有取得前兩個證書,才有資格申請後兩個證書,這意味著,四個證書辦下來,最快也需要一年半。現實中,由於資訊不對稱,企業走的彎路太多,所花時間要更長。

“四證最基礎的就是保密”,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副總經理周凱說,保密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民營企業最多申報到二級”。不同等級,承擔不同級別的涉密任務,保密三級是最低級別,只能承擔“秘密”級別任務。為了配合保密工作,企業必須要設立一間保密室和保密小組。

有許可權的人才能進入保密室,進出過程都會記錄在案。據周凱介紹,所有涉及到機密的檔、資訊處理,都要在保密室進行。保存文件有專門的保密櫃,處理文件也要用加密的電腦。連印表機都具有保密功能,每一次列印出來都會有浮水印、編碼、列印者身份資訊等。這些設備由國家具備生產保密機或保密軟體的公司生產,企業需要向這些公司採購,再進行安裝。每年都有專家複審保密室日常使用情況。

此外,相關機構還會對公司人員構成進行審查,尤其是涉及到外資問題,“很多機構在這點上吃了虧”。接受本刊採訪前,周凱到江蘇五個城市、二十多家企業調研。南京一家公司有位自然人股東是外國籍,周凱說,按照規定,申請保密認證的企業必須是依法成立3 年以上的法人,無境外(含港澳臺)控股或直接投資,且通過間接方式投資的外方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的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20%。好在這家公司的外籍股東“不屬於公司十大股東。他的持股比例也不超過20%,還是滿足條件的”。

正因為對股東要求比較高,一旦申請到相關證件後,“有效期之內不允許控股股東有大的變動”,周凱說,南京這家公司下屬企業恰好在進行股改,公司除了外資股東問題外,也擔心股改問題會影響資質申請。最終,周凱建議這家公司先做一些前期工作,等股東架構調整完成後,再進行相關認證申請。

由於“四證”審核要求嚴格且條件複雜,各家公司又有不同現實問題,一直以來,申請“四證”成為民企參與軍工第一個要面臨的高門檻。

針對這個問題,市場上還出現了專門幫民企辦理“四證”的仲介機構。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也在做相關的業務。打算進入軍隊衛星電話市場的江蘇樂眾公司,今年剛剛開始“四證”申請,據公司創始人陳學強透露,他們最終在上海找到一家公司,代為辦理相關認證工作。他沒有透露詳細手續費用,只表示不低於五十萬。“不是說誰都有資質去幫你做這個事。”陳學強說,就他瞭解,即便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類仲介機構可能也不到十家。

2012年,恒神才拿到了“四證”。保密證也是三級的,但他們自己將保密工作做得更嚴格。“我們公司都沒有wifi”,趙燁說,在江蘇丹陽總公司,所有資料不允許拍照,“大部分是公司內網,需要和外界聯繫時,只有一樓幾台電腦能夠連接外網郵箱”。

十二大軍工集團的強弩

恒神總部設在江蘇丹陽航空產業園,占地107萬平方米,大門兩旁各立了一塊寫有“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只有“神”字是醒目的紅色。 11月10日上午十點,沈真在公司行政樓自己的辦公室內接受了本刊採訪。

那一棟樓有著紅色瓷磚外牆。2011年底,一家國有軍工企業的負責人帶著兩名高層來時,恒神工作人員就是把他們引入這棟大樓三樓的會議室裡。

“他來跟我們老闆談判”,沈真回憶道,錢雲寶帶著公司高層對面而坐,對方問錢雲寶,“你是要合作還是要競爭?”

錢雲寶一時沒能回答。問題看似簡單,但他知道,自己選擇哪個詞,可能會決定公司的命運。

據沈真介紹,這次會面前,軍方有一個項目,覺得國有軍工企業的報價太高,便推薦恒神也參與進來,希望能借此引入競爭壓低價格。恒神當時就意識到競爭並不容易。他們做了兩套方案,一個是只參與已投產的碳纖維競標,另一個是參與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後一種方案會直接與這家國有企業產生競爭。

對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不久就上門了。“非常強勢”,沈真說,雙方都彼此熟悉,談的問題也很直接,只談了二十來分鐘就結束了,最後,對方提出了那個“選擇題”。錢雲寶思考了大概五分鐘,才給出答覆——合作。

合作的意思是,這家國企從恒神採購碳纖維,再去開發技術含量更高的材料。恒神只是成為對方一家供應商。

即便是這種合作,仍不順利。“你供貨後他不驗收”,恒神一位工作人員說,對方先是以恒神沒有供應商資格為由拖延,等恒神取得相關資質後,對方又以品質為由只採用了一半。“到底是什麼問題,也不回饋給我們,(但)此前驗收材料時是合格的。”

恒神這類遭遇,在早期民企“參軍”過程中經常遇到。據央視報導,2013年,江蘇昌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周寶昌聽說“十二五”規劃的一個軍工科研專案遲遲沒人投標,而這個專案恰好需要昌力的液壓缸技術。他決定投標,結果並不順利。對方覺得昌力作為民營企業,不具備科研生產能力,這個項目是國家的一個大項目,如果投了經費,研發卻不成功的話,會影響整個專案的進程。後來,周寶昌找到江蘇省科工辦幫忙申訴,才最終獲得了這個項目。

根據1987年國務院頒佈的《武器裝備研製合同暫行辦法》,軍隊與軍工企業的關係已經由部門合作向訂貨關係轉變。但一直以來,這個市場,仍由傳統的軍工企業主導。1997年後,經過幾次調整,逐漸行成了十二個軍工集團,這些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成為中國武器裝備研製生產供貨主體。

“由於歷史原因,十二大軍工集團佔據裝備市場的壟斷地位,這是一種混合型壟斷,是自然壟斷與行政壟斷的疊加。”學者顧桐菲在《軍民融合裝備市場結構優化》中寫到。

自然壟斷是說武器研製突破難,前期資金投入巨大,民企需要自籌資金,風險很大,通常不願意參與這個領域。行政壟斷則是軍隊裝備部門在選擇合作方時,更願意與國企合作。

2017年,錢雲寶因肺癌去世,他的兒子錢京接手恒神。與國防工業的客戶談合作,錢京常常受到對方質疑,典型的問題是:如果把重大項目交給民營企業做,這家企業倒閉了怎麼辦?老闆跑路了又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通常,一個定型軍工產品可持續生產15年左右,為維護整個國防體系的安全與完整性,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因此,軍備採購方在挑選合作對象時,會慎重考慮企業穩定性。

因此,“民參軍”企業進入軍工市場,多數是和十二大軍工集團下屬的子公司、科研機構合作,跨過這類國企直接與軍方簽訂訂單的難度很大。本刊通過查閱數家“參軍”上市民營企業年度財報也看到,排在前列的大客戶多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某下屬A公司”、“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某下屬C研究所”等。

“軍民融合”,提了80次

2016年,恒神參加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時,所在的展區叫競爭活力區。除了生產碳纖維的恒神外,其他幾家是網路安全、電子通訊等新技術企業。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軍品市場准入導論》中寫到,因為保密等級高,不可替代性強,直接關係到國防安全,核武器、機要裝備等尚處於完全壟斷狀態;戰鬥機、裝甲車、大型水面艦艇等領域則屬於寡頭競爭。

現在,民營企業能夠參與的國防領域,主要以軍民通用設備、一般元器件、零部件為主。恒神生產的碳纖維、樂眾參與研發的軍用衛星電話均屬於這一範疇。

即便是民營企業在技術上能夠達到要求,獲得了相關資質,也仍然存在諸多壁壘。據周凱介紹,傳統軍工市場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很多軍工企業並不會主動發佈需求資訊,這使得一些民企,雖然有技術也有願望,卻無法瞭解軍方的市場需求。

即便民企終於進場,與傳統軍工企業競爭時,也時常處於下風。沈真記得,有一次他們要做性能測試,需要一家國有集團下屬的研究所出具報告。“我找他們的副院長,打電話,他不接。我去當面問,他說很對不起,他也沒有辦法,上級企業不讓出這個報告。”沈真回憶道,而且,這些研究所做檢測時,標準要求會特別嚴格,“如果是國企內部另外一家傳統供應商,有些指標差不多就可以,但對恒神要求就非常死,給我們增加很大工作難度”。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陳放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歷數民企參與軍工行業的壁壘:准入壁壘、程式壁壘、資訊壁壘。

任職于廣州軍區聯後勤部的宋純利在《中國軍轉民》雜誌上,也曾談及民企參軍的問題:組織領導機構不健全;現行法律和行業法規明顯滯後,軍工領域門檻過高;軍民分割、自成體系、封閉運行的狀況沒有根本扭轉。

習近平在推進軍民融合時,同樣注意到這些問題。2015年兩會上,他在參與解放軍代表團討論時表示,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剛進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還存在思想觀念跟不上、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政策法規和運行機制滯後、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

據今年3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統計,2013年以來,在習近平的公開講話中,“軍民融合”一詞至少被提及了80次。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這是一個中央層面軍民融合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一領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

2017年6月20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強調,要優化軍民融合發展的制度環境,堅決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加快調整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從政策導向上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等在軍民融合發展上有更大作為。

情況也開始發生變化。2017年10月1日起,軍工領域已經全面試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和武器裝備品質管制體系認證“兩證合一”改革——也就是審查時間最長的兩個證書,合併為一個,這不但縮短了審批週期,而且降低了准入門檻。

2015年1月4日,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上線。這是軍方打破資訊壁壘的另一個舉措。網站不僅發佈政策法規、民參軍指導等資訊,還隨時更新裝備採購需求,使得民企能夠快速瞭解到軍工需求資訊。據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法規研究室主任劉志偉介紹,網站上線以來,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重慶、深圳等地開設涉密資訊查詢點,累計發佈採購資訊5000餘條,招標專案1300余項。2016年8月1日,軍委裝備發展部首次在網上發佈武器裝備預先研究專案指南,經費總額達20億元,投標單位中民營企業比例達到了15%。

周凱所在的江蘇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也是這個背景下建立起來的。據周凱介紹,此前江蘇省軍民發展辦公室是一個獨立的部門,現在,這個部門由省發改、省軍區同時抽調幹部合署辦公,這樣能夠加強與軍隊的互動,而服務平臺就是在軍民融合發展辦公室指導下建立的。

恒神也加入了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他們的保密人員來往于採購資訊網的涉密資訊查詢點,查詢軍方需求資訊,再帶回公司討論是否競標。雖然在具體項目過程中,仍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但一些航空裝備上,仍然採用了恒神的碳纖維。目前,恒神已經承擔的國家、省級“民參軍”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有3個,直接參與的國家重點裝備配套專案多達14個,涉及航空、航太、海裝、陸裝等多個領域的武器裝備。

錢京對軍民融合前景充滿信心,他希望在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後‘民參軍’也能像美國的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樣,變成很大的一個軍工生產集團。”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