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馬斯克又不安分了,自動駕駛幾大聯盟,誰更有實力?

文/田忠朝

特斯拉又開始“搞事情”了?

在12月初的加州長灘NIPS大會上, 馬斯克宣佈要造汽車AI晶片!而這個晶片團隊的帶頭人, 就是AMD大神——吉姆·凱勒(早年任職於AMD, 參與締造了X86-64架構, K8架構、蘋果A4、A5處理器, Zen架構)。

其實現在的特斯拉車輛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還載著英偉達的DrivePX2到處溜達, 至於為什麼將來不用了?因為太貴了!而且馬斯克不希望未來特斯拉自動福駛還仰人鼻息。

當然特斯拉這個AI晶片也並非完全獨立開發, 而是構建在AMD的智慧財產權基礎上, 代工方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GF)也是一家從AMD拆分出來的晶圓廠。

而且以特斯拉與英偉達的你儂我儂, 也不太可能去挑戰英偉達GPU在深度學習中的地位, 所以這最多是一款針對自動駕駛的專用計算晶片。

開發自動駕駛不是一家就能完成的事, 畢竟“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特斯拉+AMD+GF只是眾多自動駕駛聯盟中的一個小組合。

那麼, 那些以互聯網+科技公司+主機廠組成的自動駕駛聯盟中, 誰最靠譜?

1.寶馬+英特爾+Mobileye+大陸+德爾福+FCA

靠譜指數:★★★★★

這是目前看來最有實力的聯盟, 團隊中, 寶馬以及最新加入的菲亞特克萊斯勒作為整車廠, 負責駕駛控制、動力學、功能性安全評估、提供原型車等。

英特爾提供CPU處理器和FPGA閘陣列硬體加速技術,

主要負責計算能力, 具體包括感測器聚合、駕駛策略、環境建模、路徑規劃和決策的解決方案, 以及處理器、固態硬碟和人工智慧平臺等訓練和模擬基礎設施。

Mobileye負責電腦視覺以及當地語系化處理, 可以提供ADAS專用的EyeQ 系列晶片, 將與英特爾的CPU和FPGA一起整合到開發平臺中。

德爾福與大陸更多地扮演技術集成的角色, 它們更擅長將一堆部件結合成一套“總成”, 將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的解決方案集成到自動駕駛平臺中。

2.穀歌Waymo+Lyft+英特爾+ InMotion

靠譜指數:★★★★☆

谷歌是較早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 Waymo 作為技術方主要提供軟體和感測器。

Lyft代表的則是資料, 作為美國第二大打車軟體, Lyft可説明Waymo收集資料, 分析路況和行車習慣。 同時, 合作還可以迅速提升Waymo在共用乘車領域的業務規模, 畢竟將來共用出行將是無人駕駛汽車一大核心應用領域。

英特爾則負責提供處理器等硬體, 而InMotion將為Lyft提供捷豹和路虎旗下汽車。

3.OAA聯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 開放汽車聯盟)

靠譜指數:★★★★☆

其實就是穀歌要打造的Android車載系統, 提供開源架構供其它汽車品牌的自動駕駛系統接入。

目前與奧迪、通用、本田、現代等汽車企業, 以及英偉達(Nvidia)、德爾福和三星等供應商、科技企業均達成聯盟協議, 聯盟中所有公司的產品都會加裝穀歌Android車載系統。

4.阿波羅聯盟:百度+博世+大陸+高德/四維圖新+國內眾多主機廠

靠譜指數:★★★★

百度阿波羅計畫實際上與穀歌的OAA聯盟有同工之效,爭奪的都是合作夥伴、未來潛在的發展機遇。

在此合作中,百度主要提供軟體服務,包括地圖定位(Localization)、軟體演算法(Open Software Platform)以及雲服務(Cloud ServicePlatform)。計算單元BCU(BaiduComputing Unit)則是與德賽西威及聯合電子合作研發。

博世和大陸則提供主要的感測器等電子產品;四維圖新將提供ADAS領域的晶片硬體。雖然百度聯盟基數龐大,但在最重要的計算領域似乎差了點,缺乏行業巨頭撐腰!

5.富豪+ Uber

靠譜指數:★★☆

一直主打安全牌的富豪自然不會在自動駕駛領域掉隊,事實上其駕駛輔助系統水準已經超越很多同級車了。

而做租車起家的Uber在被滴滴吞併後,轉而投向自動駕駛領域,收購微軟地圖部門、從谷歌無人駕駛團隊挖人、收購無人駕駛卡車公司otto等,廣泛佈局自動駕駛領域。

但是,這兩家的合作似乎並不深,富豪只是給Uber提供了100輛XC90支援其在匹茲堡展開自動駕駛車計畫,並且提供一部分技術,而Uber有出行大資料,將負責硬體和演算法部分。

除了以上列舉的,還有一些單一的技術聯盟,比如英偉達,不僅與采埃孚、博世兩大零部件供應商之間有技術聯合開發合作;英偉達的Drive PX人工智慧汽車平臺,在奧迪、戴姆勒、大眾、富豪、特斯拉以及蔚來等汽車上也都有應用。

此外,還有雷諾-日產-微軟的雲計算聯盟、本田-軟銀的AI聯盟、豐田-NTT-英偉達的5G通訊聯盟等。事實上,自動駕駛領域很多企業之間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都是亦敵亦友的關係。畢竟,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才是好貓!

4.阿波羅聯盟:百度+博世+大陸+高德/四維圖新+國內眾多主機廠

靠譜指數:★★★★

百度阿波羅計畫實際上與穀歌的OAA聯盟有同工之效,爭奪的都是合作夥伴、未來潛在的發展機遇。

在此合作中,百度主要提供軟體服務,包括地圖定位(Localization)、軟體演算法(Open Software Platform)以及雲服務(Cloud ServicePlatform)。計算單元BCU(BaiduComputing Unit)則是與德賽西威及聯合電子合作研發。

博世和大陸則提供主要的感測器等電子產品;四維圖新將提供ADAS領域的晶片硬體。雖然百度聯盟基數龐大,但在最重要的計算領域似乎差了點,缺乏行業巨頭撐腰!

5.富豪+ Uber

靠譜指數:★★☆

一直主打安全牌的富豪自然不會在自動駕駛領域掉隊,事實上其駕駛輔助系統水準已經超越很多同級車了。

而做租車起家的Uber在被滴滴吞併後,轉而投向自動駕駛領域,收購微軟地圖部門、從谷歌無人駕駛團隊挖人、收購無人駕駛卡車公司otto等,廣泛佈局自動駕駛領域。

但是,這兩家的合作似乎並不深,富豪只是給Uber提供了100輛XC90支援其在匹茲堡展開自動駕駛車計畫,並且提供一部分技術,而Uber有出行大資料,將負責硬體和演算法部分。

除了以上列舉的,還有一些單一的技術聯盟,比如英偉達,不僅與采埃孚、博世兩大零部件供應商之間有技術聯合開發合作;英偉達的Drive PX人工智慧汽車平臺,在奧迪、戴姆勒、大眾、富豪、特斯拉以及蔚來等汽車上也都有應用。

此外,還有雷諾-日產-微軟的雲計算聯盟、本田-軟銀的AI聯盟、豐田-NTT-英偉達的5G通訊聯盟等。事實上,自動駕駛領域很多企業之間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都是亦敵亦友的關係。畢竟,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才是好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