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日本大本營第一時間是如何知道的?

1。 日本大本營派出專機實地打探

日本廣播協會在東京的控制操作員注意到廣島站突然停止廣播, 他試圖用另一條電話線重新建立訊號, 但是沒有成功 。 大約20分鐘後, 東京鐵路電報中心發現電報已停止工作的地區只限於廣島北部。

從城市16公里內的一些小型鐵路站傳來非官方且混亂的報告, 顯示廣島發生了一次可怕的爆炸。 這些報告全部送至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總部。

軍事基地多次試圖聯絡廣島的陸軍管制站, 但是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參謀總部的軍官感到疑惑, 因為根據他們的瞭解, 當時日本並未發生大規模空襲, 廣島也沒有儲存如此大量的彈藥。 普遍認為爆炸並不嚴重, 或者認為是一個謠言。

為了探明真相, 日本參謀總部的一個年輕軍官奉命立即飛往廣島。

在飛行大約三個小時後, 當時距離廣島仍有將近160公里, 派出軍官和飛行員看到一個因爆炸而產生的巨大雲氣。

(爆炸前後對比照片)

當飛機到達市區上空後, 他們的心中充滿疑問。 他們看到城市仍在燃燒, 厚重的煙霧雲覆蓋整個地區。 他們降落在城市的南部。 該軍官向東京彙報後, 立即開始組織救援行動。

2。 日本媒體的反應

8月6日夜晚, 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投彈聲明”宣佈使用新型武器的消息:“7月26日在波茨坦發出的最後通告, 是為了拯救日本國民使之免遭全面破壞。 ” 

杜魯門然後警告日本:

如果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條款, 他們可能會預料到空中降下毀滅性的暴雨,

這種景象從未地球上見過。

(日本報紙報導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

但是, 日本民眾對杜魯門的聲明, 一無所知。 關於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情況, 7日的日本《朝日新聞》僅刊發了寥寥數語的一則報導——

6日7時55分左右, 兩架B-29轟炸機侵入廣島市, 用“燒夷彈爆彈”進行了攻擊,

使該市附近遭受若干損害。

報導沿用了“若干損害”這一“大本營發佈”的套話, 而且報導的投放原子彈的時間也是錯的, 並使用了“燒夷彈爆彈”這一新名詞。

8月8日上午各報在頭條位置刊登了前一天15時30分“大本營發佈”, 使用了“新型炸彈”、“相當大損害”的措辭:“一、8月6日廣島市因遭敵B-29轟炸機攻擊而蒙受相當大損害;二、敵對廣島進行攻擊時似使用了新型炸彈。 詳細情況目前尚在調查中。 ”

8月8日, 在軍方領導下具體負責原子彈研製的物理學家、理化學研究所的仁科芳雄等人在前往廣島進行現場調查後, 向政府提交報告:“確實是原子彈”。

外相東鄉茂德向天皇稟報了遭原子彈攻擊後的受害情況。 儘管如此, 日本政府依然禁止報紙使用“原子彈”一詞, 以不讓民眾瞭解真相。

1945年8月9日,《日本時報》報導稱,一種新型炸彈襲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報導控訴“敵軍竟為儘快結束戰爭而造成日本眾多無辜死傷”。

(此為1945年8月10日朝日新聞摘選。)

要點翻譯下:

題目 --- 躲進室外防空洞吧!戰勝新型炸彈的方法

內容摘要 --- 美國鬼畜的新式炸彈,也就是“熱線炸彈”,主要殺傷方式是空爆後的衝擊波(爆風)和強烈的熱線,半徑大約XX公里,和通常的炸彈相比也就是額外造成燒傷失明之類的損害,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的話“絕沒有敵人所誇耀的那麼厲害,充其量只是和我國正在試驗的新型炸彈一樣的東西”。

所以,廣島和長崎挨的,是“熱線炸彈”,是日本自己也正在搞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原子彈,原爆什麼的從來沒發生過。

盟軍在此期間監聽到日本電臺廣播員說“幾乎所有活的東西,包括人類和動物都被燒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有網友就“日本第二第三天各大報紙頭條就都是廣島遭特殊炸彈攻擊”的報導,就得出結論說“日本政府連新聞管制都沒做”,該結論值得商榷。因為這些都是轉發的“官方語言”。

直至1945年8月12日,日本民眾方才獲知原子彈爆炸的真相。

8月12日,《日本時報》才在援引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講話時提到“原子彈”一詞,並告知公眾長崎在3日前(8月9日)也遭到炸彈襲擊,但稱“長崎爆炸造成的損失相對(廣島)較輕”。在當時的報導中,《日本時報》指控美國政府製造了“一場反人類文明的罪行,動用了遠比以往任何武器都要殘酷的炸彈”。

3。日本天皇的反應

1945年8月10日淩晨御前會議上天皇“聖斷”接受《波茨坦公告》。

A。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爾等忠臣良民”——日本國軍民宣讀8.14《終戰詔書》

8.14《終戰詔書》於1945年8月15日播放。詔書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親自宣讀並錄音。

(8.14《終戰詔書》。原文沒有題頭,後來的日本資料都稱其為《終戰詔書》。《終戰詔書》全文是以日文的漢文訓讀體寫成。當時天皇朗讀《終戰詔書》時,庶民難以理解其內容。)

詔書主要由當時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起草,迫水久常、川田瑞穗、安岡正篤執筆完成,其他內閣大臣亦曾參與修訂。中文版本由鈴木貫太郎內閣委託漢學家川田瑞穗起草。

結尾部分可見天皇的簽名和禦璽圖案。

8月14日深夜天皇在禦政務室錄製的停戰詔書錄音帶,俗稱“玉音盤”,次日正午在NHK播出的正是這盒帶子。原件現藏愛宕山NHK放送博物館。

B。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向——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盟國鄭重地宣讀9.2《投降詔書》(裕仁不再穿大和服,也不再是站在禦殿上的居高臨下了。)

(9.2《日本投降詔書》)

9.2《日本投降詔書》

8.14《終戰詔書》廣播一公開,其內容大大使人意外,自然受到輿論譴責。 8.14《終戰詔書》用之於對內安撫,也就罷了,可是在“受降簽字”的歷史時刻,裕仁還必須特地鄭重地對盟國表明態度!那種企圖以一帶二、渾水摸魚的想法,是萬萬行不通的,這是原則問題。

於是,在盟軍總部的安排下,裕仁被迫於1945年9月2日,即東京灣簽降的當天,發表了9.2《詔書》——這才可算是一份“投降詔書”。

由此可見,8.14《終戰詔書》與9.2《日本投降詔書》是性質不同的,當時就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應該“還歷史本來面目”。

9.2《日本投降詔書》原文是:

“朕業於受諾昭和二十年七月二十六日美國中國英國三國政府之首腦于波茨坦發表,而後且由蘇聯參加之宣言所揭載之各款項,對於帝國政府及大本營於由聯合國最高司令官指示之降伏檔,代朕簽字。且根據聯合國最高司令官之指示公佈對陸海軍之一般命令,朕命令朕之臣民速停敵對行為,放棄武器,著實履行降伏檔之一切款項,及由大本營公佈之一般命令。禦名禦璽。昭和二十年九月二日,內閣總理大臣各國務大臣(印)。”太亂——網路上把裕仁的兩個不同時間宣讀的《詔書》亂作一團!尤其是裕仁面向內——“爾等忠臣良民”的那份8.14《終戰詔書》,叫法各異,其亂無比,如“停戰~”“終戰~”“投降~”,小編查資料費死勁!

嚴格意義上說,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向外——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盟國鄭重地宣讀的那份《詔書》——9.2《日本投降詔書》——才是《投降書》!

(2)太錯——日本《大本營陸軍部》等史書隻字不提8.15《四國公告》,不提9.2《詔書》,卻竭力提高8.14《詔書》(裡面不說“投降”,連“戰敗”也不說,只說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及“玉音廣播”的地位,稱之為“戰爭終結の詔書”,把“二戰”終結的大功放到裕仁頭上,可惡可笑,狼子野心!

以不讓民眾瞭解真相。

1945年8月9日,《日本時報》報導稱,一種新型炸彈襲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報導控訴“敵軍竟為儘快結束戰爭而造成日本眾多無辜死傷”。

(此為1945年8月10日朝日新聞摘選。)

要點翻譯下:

題目 --- 躲進室外防空洞吧!戰勝新型炸彈的方法

內容摘要 --- 美國鬼畜的新式炸彈,也就是“熱線炸彈”,主要殺傷方式是空爆後的衝擊波(爆風)和強烈的熱線,半徑大約XX公里,和通常的炸彈相比也就是額外造成燒傷失明之類的損害,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的話“絕沒有敵人所誇耀的那麼厲害,充其量只是和我國正在試驗的新型炸彈一樣的東西”。

所以,廣島和長崎挨的,是“熱線炸彈”,是日本自己也正在搞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原子彈,原爆什麼的從來沒發生過。

盟軍在此期間監聽到日本電臺廣播員說“幾乎所有活的東西,包括人類和動物都被燒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有網友就“日本第二第三天各大報紙頭條就都是廣島遭特殊炸彈攻擊”的報導,就得出結論說“日本政府連新聞管制都沒做”,該結論值得商榷。因為這些都是轉發的“官方語言”。

直至1945年8月12日,日本民眾方才獲知原子彈爆炸的真相。

8月12日,《日本時報》才在援引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講話時提到“原子彈”一詞,並告知公眾長崎在3日前(8月9日)也遭到炸彈襲擊,但稱“長崎爆炸造成的損失相對(廣島)較輕”。在當時的報導中,《日本時報》指控美國政府製造了“一場反人類文明的罪行,動用了遠比以往任何武器都要殘酷的炸彈”。

3。日本天皇的反應

1945年8月10日淩晨御前會議上天皇“聖斷”接受《波茨坦公告》。

A。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爾等忠臣良民”——日本國軍民宣讀8.14《終戰詔書》

8.14《終戰詔書》於1945年8月15日播放。詔書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親自宣讀並錄音。

(8.14《終戰詔書》。原文沒有題頭,後來的日本資料都稱其為《終戰詔書》。《終戰詔書》全文是以日文的漢文訓讀體寫成。當時天皇朗讀《終戰詔書》時,庶民難以理解其內容。)

詔書主要由當時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起草,迫水久常、川田瑞穗、安岡正篤執筆完成,其他內閣大臣亦曾參與修訂。中文版本由鈴木貫太郎內閣委託漢學家川田瑞穗起草。

結尾部分可見天皇的簽名和禦璽圖案。

8月14日深夜天皇在禦政務室錄製的停戰詔書錄音帶,俗稱“玉音盤”,次日正午在NHK播出的正是這盒帶子。原件現藏愛宕山NHK放送博物館。

B。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向——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盟國鄭重地宣讀9.2《投降詔書》(裕仁不再穿大和服,也不再是站在禦殿上的居高臨下了。)

(9.2《日本投降詔書》)

9.2《日本投降詔書》

8.14《終戰詔書》廣播一公開,其內容大大使人意外,自然受到輿論譴責。 8.14《終戰詔書》用之於對內安撫,也就罷了,可是在“受降簽字”的歷史時刻,裕仁還必須特地鄭重地對盟國表明態度!那種企圖以一帶二、渾水摸魚的想法,是萬萬行不通的,這是原則問題。

於是,在盟軍總部的安排下,裕仁被迫於1945年9月2日,即東京灣簽降的當天,發表了9.2《詔書》——這才可算是一份“投降詔書”。

由此可見,8.14《終戰詔書》與9.2《日本投降詔書》是性質不同的,當時就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應該“還歷史本來面目”。

9.2《日本投降詔書》原文是:

“朕業於受諾昭和二十年七月二十六日美國中國英國三國政府之首腦于波茨坦發表,而後且由蘇聯參加之宣言所揭載之各款項,對於帝國政府及大本營於由聯合國最高司令官指示之降伏檔,代朕簽字。且根據聯合國最高司令官之指示公佈對陸海軍之一般命令,朕命令朕之臣民速停敵對行為,放棄武器,著實履行降伏檔之一切款項,及由大本營公佈之一般命令。禦名禦璽。昭和二十年九月二日,內閣總理大臣各國務大臣(印)。”太亂——網路上把裕仁的兩個不同時間宣讀的《詔書》亂作一團!尤其是裕仁面向內——“爾等忠臣良民”的那份8.14《終戰詔書》,叫法各異,其亂無比,如“停戰~”“終戰~”“投降~”,小編查資料費死勁!

嚴格意義上說,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向外——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盟國鄭重地宣讀的那份《詔書》——9.2《日本投降詔書》——才是《投降書》!

(2)太錯——日本《大本營陸軍部》等史書隻字不提8.15《四國公告》,不提9.2《詔書》,卻竭力提高8.14《詔書》(裡面不說“投降”,連“戰敗”也不說,只說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及“玉音廣播”的地位,稱之為“戰爭終結の詔書”,把“二戰”終結的大功放到裕仁頭上,可惡可笑,狼子野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