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一線城市樓市今年成交規模腰斬 三四線平穩增長

2017年, 在中央強調住房居住屬性的背景下, 地方調控政策差異化明顯, 熱點城市政策不斷收緊, 各級政府限購限貸力度及各項監管措施頻頻加碼。 在此背景下, 市場分化更加嚴重, 一線城市、前期熱點二線城市和環一線的三四線城市成為市場調控的重點目標;而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和西南、西北和東北等二線城市因庫存壓力, 政策環境依然相對寬鬆。 市場熱點迅速向重慶、成都、西安、瀋陽、大連等城市轉移, 另外一些城市如武漢、杭州、天津、南京、鄭州等熱度不減, 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市場規模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各城市月度商品房銷售資料變化可以看到, 4個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比重從5%以上降至當前的2.2%, 規模腰斬;32個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比重則從36%降至31%;其餘600餘個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比重則從60%上升至67%的歷史高位。

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監測的50個重點城市全年成交也體現同樣的市場格局:一線城市成交面積跌幅最大, 同比降幅達46%;二線城市同比下降24%, 濟南、太原、天津、廈門、福州、鄭州、長沙成交量下跌超過40%, 市場進入一種低迷的狀態, 但是中西部核心城市重慶、西安、蘭州成交量均能同比上漲, 市場較為堅挺;三四線城市同比下降21%, 市場相對平穩, 但仍有部分城市成交量暴漲暴跌, 例如煙臺成量同比增加47%, 而昆山則同比暴跌72%, 成交量僅165萬平方米, 珠海、南通成交量也同比下跌57%和39%。

成交的下滑很大因素由於今年整體市場供應量的全線下滑。 據克而瑞統計, 1-11月監控的50城市中, 商品住宅供應面積共29470萬平方米, 比2016年同期下降10%, 比2015年同期下降8%。

從城市能級看, 一線城市供應降幅較大, 整體供應量較2016年同期下跌35%。 其中, 北京和上海降幅最為明顯, 較去年同期的跌幅均超過五成;深圳跌幅也達到24%;跌幅最小的廣州也下跌18%, 供應量處於低位。 七成二線城市供應量呈下跌趨勢, 跌幅最大的是濟南, 同比下跌50%;其次是長沙、福州, 同比下跌四成左右。 也有部分二線城市供應同比大幅增長, 如鄭州、重慶、寧波等, 漲幅在30%以上, 尤其是鄭州, 漲幅高達40%。 整體來看, 進入三季度以後二線城市調控政策愈加嚴苛, 近期開盤專案去化率顯著下降, 項目分化加劇, 購房需求端支撐逐漸乏力, 預計明年濟南、長沙、福州等熱點二線城市會進一步降溫。 三四線城市供應量總體小幅微漲4%。 其中,

九江供應同比上漲超過154%;蕪湖、徐州、江陰等城市同比上漲超過五成;也有部分城市例如昆山供應大幅下跌, 同比下降54%。

從克而瑞系統監測的重點城市住宅成交統計均價看, 所有城市年內房價同比均上漲。 其中, 深圳成為房價最高的城市, 2017年1-11月成交均價達57404元/平方米, 較去年同期增長7%;其次是上海和北京。 惠州成為同比漲幅最大的城市, 同比漲幅53%;其次為珠海、常州、中山、江門、西安, 同比漲幅也在40%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