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評價鄧超和李易峰的方木之前,先聽《心理罪》原著作者雷米怎麼說

經歷了多次調檔風波後, 12月22日《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終於強勢登陸賀歲檔。

電影憑藉極具質感的影像色調, 紛繁複雜的人性刻畫以及嚴密的敘事邏輯, 以正義與光明為主題書寫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刑偵大戲。

早在超前點映時就場場爆滿, 上座率高達90%, 一舉打破千場以上點映的上座率歷史記錄, 也收穫了一眾好評。

無論是今年8月的《心理罪》還是如今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都是基於在網上擁有極高人氣的偵探推理系列小說——《心理罪》。

12月26日22:10, 《今日影評》特別邀請《心理罪》原著小說作者雷米來跟您聊一聊這場從書本文字到大銀幕的“刑偵”之旅。

雷米

中國刑事員警學院刑法學教師

偵探推理小說作家

代表作:《心理罪》《教化場》《暗河》

1

人物畫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上映, 很難讓觀眾不把鄧超和李易峰這兩款方木放在一起比較。

基於原著小說來說, 李易峰版方木對應的是《心理罪:畫像》,

當時的方木還處於研究生時期, 略顯稚嫩。

鄧超版方木對應的是《心理罪:城市之光》, 此時的方木已經已經成熟了很多。

所以, 從不同時期的這個角度來看, 李易峰和鄧超的詮釋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但如果只談演技, 李易峰還是要跟“戲瘋子”鄧超多取取經。

其實, 無論電影主角換成誰, “方木”這個虛構出來的天才少年, 才是從小說到大銀幕的絕對主角。

“方木”的超高人氣究竟來自於哪裡呢?

雷米@《今日影評》:方木他自身有一些特殊的天賦, 比如察覺犯罪的感知力以及探究罪犯心理的技巧。

第一, 他的這種人設, 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觀點。 第二, 方木本身在堅持的正義的品質, 符合一個普遍價值觀。 觀眾在成長, 方木也在成長。 相互之間他能從方木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或者說自己所希望具備的某種品質。 這樣就能使讀者、觀眾和方木這個人物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互動。

能夠讓角色從人設上就與觀眾形成良性互動, 無疑為日後劇作上的更多地可能性夯實了基礎。

但作為文本改編的電影, 往往在角色上面會受到爭議。 更何況, 熱門文學IP改編成電影, 在近兩年有些大勢所趨的意味。

《尋龍訣》《嫌疑人x的獻身》包括正在熱映的《芳華》《妖貓傳》等高口碑IP改編電影也都存在角色上的爭議。

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鄧超飾演的方木,卻得到了觀眾的空前的認可度。

對於鄧超的出色演繹,身為原著作者的雷米,是如何看待的?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鄧超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形象、氣質、表演能力都很適合方木這個角色。而且他能把“釋放”和“壓抑”兩種情緒的分寸拿捏的很准,這種表演方式帶給觀眾的釋放快感是很強的。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演技同樣受到觀眾好評的還有阮經天飾演的反派江亞。一改以往陽光偶像的形象,顛覆出演陰鬱殺手的阮經天,在雷米眼中又表演的如何?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就創作者來講,一個好的反派,也應當擁有一個完整的價值觀。江亞有一種非常扭曲的價值觀念,他亦正亦邪,也自帶一些悲劇色彩。阮經天將江亞在正邪之間來回切換的拿捏,表現得淋漓盡致。

2

改編方式

文本躍然於銀幕之上,除了角色的改編重口難調之外,故事的取捨也是一大難題。《心理罪》在面臨這個問題時,會如何做出選擇,哪些部分又容易被改掉?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最大的問題是,《心理罪》是一個系列作品。書中的很多人物,都跟前作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在電影中我們沒有過多的體量去展現人物的前世。所以就需要把有些人物去合併、去刪減,甚至改變他的人設。

在雷米看來是出於篇幅考慮進行的刪減或者改動,但是在觀眾眼中卻認為是劇情的BUG。

比如結尾處,方木與江亞的博弈,為了體現方木的大義凜然,而故意製造證據缺失的這個橋段,觀眾會覺得這裡缺乏一定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江亞這個角色儘管他是邪惡的,但是他自己有一套完整的秩序觀,他是“城市之光”,所以對於小女孩亞凡的死,觀眾同樣抱有質疑的聲音。

雷米@《今日影評》:我覺得沒問題。首先在結尾處,我們需要給主人公設置一個更大的困境。

江亞在影片最後,他其實是想把方木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讓方木成為下一個以暴治暴的“城市之光”,所以他通過殺死亞凡逼迫方木,讓他要殺掉自己。

但實際上方木和江亞兩個人對於“光”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認為是以暴治暴,而另一個從始至終是信仰法律。

所以在這個時候,各方面的矛盾衝突,集中到了一個頂點,從而我們才有可能把它推到一個影片的高潮之中。

3

題材“動機”

近些年來犯罪題材電影越來越受到關注,《心迷宮》《嫌疑人x的獻身》《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暴雪將至》等等影片都收穫了不俗的口碑或者票房。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在上映前曾立下Flag,"要打造成為犯罪題材電影的一個新標杆"。

從目前綜合評分達到8.7分,4天票房近兩億元的情況來看,作為編劇的雷米是否滿意?是已經達到預期還是前路漫漫?

雷米@《今日影評》:我覺得實現了我的預期。首先從色彩上來看,它與以往那些帶有陰鬱氣氛的電影,形成了明顯的區別。

另外,電影的價值觀,他肯定了犧牲的價值、奉獻的價值以及愛的價值。他帶給觀眾深刻反思的同時,也帶給了觀眾比較愉快的觀影體驗。

所以,無論是從影片製作的精良程度,還是主題的深刻程度,我們都把國產犯罪題材電影,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雷米提到的“反思”,在影片結尾處就有很明顯的體現。

大銀幕上出現了一行字,“僅以本片獻給那些在黑暗中守衛光明的戰士。”

除此之外,在上映的幾天中,官微還陸續發佈了幾款“城市之光”海報。

從這幾點看來,電影片名中的“城市之光”四個字仿佛有更深層次的寓意。

首先我是一名員警,然後我是一個教師,最後我才是一個寫作者。所以這三重身份實際上就賦予我不同層次的一種使命感,或者責任感。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所改編的電影,能給更多的人傳遞出這種資訊。

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光呢?我覺得員警是城市需要的光,法律和秩序是城市需要的光,愛是城市需要的光。

如果你為這個城市的發展,做出過努力的話,那你也是城市之光。

《尋龍訣》《嫌疑人x的獻身》包括正在熱映的《芳華》《妖貓傳》等高口碑IP改編電影也都存在角色上的爭議。

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鄧超飾演的方木,卻得到了觀眾的空前的認可度。

對於鄧超的出色演繹,身為原著作者的雷米,是如何看待的?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鄧超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形象、氣質、表演能力都很適合方木這個角色。而且他能把“釋放”和“壓抑”兩種情緒的分寸拿捏的很准,這種表演方式帶給觀眾的釋放快感是很強的。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演技同樣受到觀眾好評的還有阮經天飾演的反派江亞。一改以往陽光偶像的形象,顛覆出演陰鬱殺手的阮經天,在雷米眼中又表演的如何?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就創作者來講,一個好的反派,也應當擁有一個完整的價值觀。江亞有一種非常扭曲的價值觀念,他亦正亦邪,也自帶一些悲劇色彩。阮經天將江亞在正邪之間來回切換的拿捏,表現得淋漓盡致。

2

改編方式

文本躍然於銀幕之上,除了角色的改編重口難調之外,故事的取捨也是一大難題。《心理罪》在面臨這個問題時,會如何做出選擇,哪些部分又容易被改掉?

雷米@《今日影評》:首先最大的問題是,《心理罪》是一個系列作品。書中的很多人物,都跟前作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在電影中我們沒有過多的體量去展現人物的前世。所以就需要把有些人物去合併、去刪減,甚至改變他的人設。

在雷米看來是出於篇幅考慮進行的刪減或者改動,但是在觀眾眼中卻認為是劇情的BUG。

比如結尾處,方木與江亞的博弈,為了體現方木的大義凜然,而故意製造證據缺失的這個橋段,觀眾會覺得這裡缺乏一定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江亞這個角色儘管他是邪惡的,但是他自己有一套完整的秩序觀,他是“城市之光”,所以對於小女孩亞凡的死,觀眾同樣抱有質疑的聲音。

雷米@《今日影評》:我覺得沒問題。首先在結尾處,我們需要給主人公設置一個更大的困境。

江亞在影片最後,他其實是想把方木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讓方木成為下一個以暴治暴的“城市之光”,所以他通過殺死亞凡逼迫方木,讓他要殺掉自己。

但實際上方木和江亞兩個人對於“光”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認為是以暴治暴,而另一個從始至終是信仰法律。

所以在這個時候,各方面的矛盾衝突,集中到了一個頂點,從而我們才有可能把它推到一個影片的高潮之中。

3

題材“動機”

近些年來犯罪題材電影越來越受到關注,《心迷宮》《嫌疑人x的獻身》《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暴雪將至》等等影片都收穫了不俗的口碑或者票房。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在上映前曾立下Flag,"要打造成為犯罪題材電影的一個新標杆"。

從目前綜合評分達到8.7分,4天票房近兩億元的情況來看,作為編劇的雷米是否滿意?是已經達到預期還是前路漫漫?

雷米@《今日影評》:我覺得實現了我的預期。首先從色彩上來看,它與以往那些帶有陰鬱氣氛的電影,形成了明顯的區別。

另外,電影的價值觀,他肯定了犧牲的價值、奉獻的價值以及愛的價值。他帶給觀眾深刻反思的同時,也帶給了觀眾比較愉快的觀影體驗。

所以,無論是從影片製作的精良程度,還是主題的深刻程度,我們都把國產犯罪題材電影,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雷米提到的“反思”,在影片結尾處就有很明顯的體現。

大銀幕上出現了一行字,“僅以本片獻給那些在黑暗中守衛光明的戰士。”

除此之外,在上映的幾天中,官微還陸續發佈了幾款“城市之光”海報。

從這幾點看來,電影片名中的“城市之光”四個字仿佛有更深層次的寓意。

首先我是一名員警,然後我是一個教師,最後我才是一個寫作者。所以這三重身份實際上就賦予我不同層次的一種使命感,或者責任感。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所改編的電影,能給更多的人傳遞出這種資訊。

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光呢?我覺得員警是城市需要的光,法律和秩序是城市需要的光,愛是城市需要的光。

如果你為這個城市的發展,做出過努力的話,那你也是城市之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