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的字你時常見,但你對他瞭解多少?快去故宮看看

劉炳森, 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但只要用過word, 就會接觸到“華隸”字體, 而這就劉炳森的貢獻之一。 在上世紀80年代初, 劉炳森為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書寫照相排字機用的我國現行漢字隸書字樣(近7000字), 這套字樣即今天電腦字形檔中的“華文隸書”。 這種字體應用廣泛, “中國民生銀行”便是一例。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 劉炳森並非只是書畫家, 他還曾是一位“在故宮修文物”的人。 他1962年夏畢業於北京藝術師範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 同年秋入故宮博物院, 從事古代法書繪畫一級藏品的臨摹複製、修復和研究工作,

曾複製長沙馬王堆西漢帛畫、山東金雀山帛畫、宋人冊頁《巴山下峽圖》《山腰樓觀圖》等。

這件文物, 你有沒有覺得眼熟?它就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T型帛, 在中學歷史課本裡出現過。 這也是當年劉炳森臨摹的。 這件文物出土時的“身體狀況”, 根本無法接受專家的研究, 更無法面向公眾展示了。 而劉炳森的潛心臨摹, 使人們能夠非常清晰地看到帛上的圖案, 也使專家們的研究成果進入中學課本成為可能。

劉炳森當年與自己臨摹的作品合影

今年是著名書畫家劉炳森先生誕辰80周年, 為了紀念這位蜚聲海內外的大藝術家, 由中國文聯、全國政協書畫室、故宮博物院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攜手, 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舉辦“紫垣秋草 翰墨人生——紀念劉炳森誕辰八十周年作品暨文獻展”。 這也是故宮博物館今年展覽的收官之作。

展覽海報

本次展覽展示了劉炳森一生各階段創作的最具典型意義的書畫作品70餘幅, 有的作品尚屬首次與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還涉及內容詳實、品類豐富的圖文資料與實物, 包括“華文隸書”電腦字體的原形——劉炳森於上世紀80年代所書的“漢字隸書字樣”等。

劉炳森臨摹的《漢代山東金雀山帛畫》

中年以後, 劉炳森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書法的創作與研究方面, 其成就主要在於隸書和楷書。 他十分重視書法的基礎教育, 曾以多種形式從事中國書法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先後創作並印行數十部書法字帖, 總發行量達數百萬冊。 在藝術創作中, 他始終堅持繼承傳統、鼓勵創新的藝術觀, 提倡書法藝術要崇尚真善美, 宣導正確書風。 在培養和推出書法新秀方面功不可沒。

自作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