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比較文學法美學派的有效嫁接

長期以來, 我國公開推出的比較文學教材, 如孫景堯的《比較文學導論》、樂黛雲的《比較文學原理新編》、張鐵夫的《新編比較文學教程》、陳惇等人的《比較文學》等, 出於教學需要, 一般都將以實證為特徵的法國學派和以審美批評為特徵的美國學派, 編寫為兩個獨立章節, 切分為似乎兩張毫不相干的“皮”, 初涉比較文學之門的人一般也認為理所當然。 言考其實, 有所出入。 經典的法美學者論述, 均一致反對比較文學研究“畫地為牢”, 主張突出重圍, 不斷走向兩者的融合。 法國學者艾金伯勒早在1963年就認為, 對那些與我們大相徑庭的文明所產生的小說作系統研究,

並不以按照一定的歷史順序排列的“事實聯繫”為根據, 我們能說這種研究沒有價值嗎?言外之意, 影響研究不一定萬能, 應該走向二者之間毫無聯繫的作品的內在價值、內在規律的研究。 美國學者韋斯坦因在1964年對二者的“割裂”同樣表示重重憂慮:“如果文學研究降格為一種材料的堆砌, 那就喪失了它的尊嚴, 因為這樣文學藝術品的美學價值就不再受到重視了。 ”美國學者韋勒克1970年也明確呼籲“比較歷史上毫無關係的語言和風格方面的現象, 同研究從閱讀中可能發現的相互影響和平行現象一樣很有價值”。 無疑, 中國學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似乎對這些西方學者的擔憂或忠告有所忽略,
甚至忽略得還“理直氣壯”。 這顯然無益於學界全面認識西方比較文學學科的“原初”理論並運用於實踐中, 無益于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全面建構, 更無益于中國比較文學學科人才的高品質培養。

河南大學李偉昉教授領銜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結項成果《比較文學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正好順應了比較文學學科的“原初”精神, 填補了學界空白, 特別向初涉比較文學的年輕學人昭示了努力的方向。 該著立意高遠, 架構宏大, 由“導論”“法國學派與美國學派的比較文學觀”“法國學派中的審美與美國學派中的實證”“法國學派與美國學派內在精神的相容性”等七章和“結語”以及“附錄文獻”構成,

首次在國內學界較為翔實地梳理、探討了比較文學法國學派與美國學派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二者之間的相容、共通之處。 該著呈現出了以下三大鮮明特色。

強烈的問題意識, 浸潤著深刻的學術關切

該著“導論”首先開門見山提出問題:“比較文學實證與審美批評關係問題, 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認真梳理的重要學術課題。 但這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卻被長期忽視了。 ”開篇就表示一種“關切”, 一種出自同行內心深處對我國比較文學界的“憂患意識”, 成為展開學術研究的起點, 也昭示了作者對我國比較文學學科深層次發展的重要思考。

豐富的材料分析

該著蘊含著豐富的材料分析,

例如第五章“法國學派發展中的矛盾性及其意義”第一節有關朗松對文學研究實證性與審美性研究之統一的論述:“文學史家朗松將文學研究納入‘史’的範疇, 但他並沒有否定文學研究與‘批評’的關係一致性, 朗松在推舉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同時, 也沒有否定文學的審美批評性研究。 ”

簡潔的語言風格

比如“結語”中的一段有關雨果的論述:“他的專著《莎士比亞傳》對莎士比亞的探討, 充分體現了學術研究的比較意識與整體思維。 雨果有意識地把莎士比亞置於宏闊的文學史上已有的大家系列中加以相互觀照, 觀照中既強調共性, 又突出差異, 使其以極其鮮明的特色和罕見的豐富性呈現出來, 進而彰顯其在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價值和地位。

他的莎士比亞評論已經運用了後來被稱為比較文學學科的研究方法。

總之, 《比較文學實證方法與審美批評關係研究》立論踏實, 分析細緻、深刻, 論斷明確、嚴謹, 實現了比較文學法美學者的期盼, 並有所發揮、創新, 做到了法美學派的有效嫁接。 艾金伯勒所呼喚的“將歷史方法與批評精神結合起來, 將案卷研究與文本闡釋結合起來, 將社會學家的審慎與美學家的大膽結合起來”的比較文學研究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文:費小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