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宋楠:電4驅+300公里續航的比亞迪宋EV

2015年, 比亞迪開啟了全新的“王朝系列”車型規劃。 至2017年3月, 比亞迪已經發佈了秦(汽油版)、秦EV(電動版)、秦(第1代混動版)、秦100(第2代混動版)、唐(第1代混動版)、唐100(第2代混動版)、宋(汽油版)、元(汽油版)等車型。

近日, 筆者從比亞迪汽車北京鑫敏恒4S店獲悉, 搭載電4驅系統(前後雙驅動電機)、續航300公里的頂配宋EV(電動版)或將在4月上市, 扣除補貼後售價(20萬元)。

特別聲明:筆者實拍的這台配置電4驅系統、續航300公里的頂配宋EV, 為測試用車並未上市的量產車型。

為了更好的介紹這台工程測試版電4驅宋EV, 筆者以同為工程測試版超級電4驅混動版宋, 進行外觀、內飾、動力、驅動懸架等分系統對比點評。

筆者拍攝的這台宋EV前組合燈配置了帶透鏡的近光燈、12顆發光源組成的LED日間行車燈。

鑲嵌在前進氣格柵的車標, 由之前的字母“比亞迪”, 被中文篆體的“宋”所替代。 並在車標之下配置了一組前置攝像頭(黃色箭頭所指)。

上圖為混動版宋實車正向特寫。 除了前進氣格柵亮飾條與宋EV不太相同, 其他特徵幾乎完全相同。

宋EV的側向車身線條, 與汽油版宋以及混動版宋幾乎一致。 最大化共用車身、內飾、分系統以及核心動力源, 可有效降低不同車族的研發成本與週期, 並將技術開發的風險降至最低。 這也是比亞迪一直在推行“單一平臺、多種動力”的初衷。

上圖為宋EV後尾門及後組合燈特寫。 全電驅動的宋EV後保險杠沒有設定排氣口固定位置, 並在後尾門右下角粘貼“EV”標識。

上圖為混動版宋後尾門和後組合燈特寫。混動版宋後保險杠下端留出“雙排單出”的排氣管固定位置,後尾門右下角粘貼“4.9”標識。

宋EV和混動版宋兩款車型的外部識別特徵並不顯著,卻可仔細識別出具體不同。

宋EVD柱與懸浮車頂之間,設定藍底白字的“EV”標識。

慢充口位於宋EV右後側圍。

宋EV儀錶台(材質、風格)出風口、中控台以及換擋面板,都與早先上市的汽油版宋相差無幾。多功能方向盤中央的標識,也由“BYD”更換為“宋”。

黃色箭頭:佈置在車門內飾板電動座椅調節開關

紅色箭頭:旋鈕式能量回饋開關

上圖為宋EV組合儀錶(車輛啟動狀態)特寫。

左側儀錶為驅動電機(前後各1台)能量輸出、回收表(以千瓦為單位,最大輸出200千瓦、最大回收100千瓦)。

右側儀錶為車速表,表頭顯示最高車速240公里/小時。

多功能小顯示幕,可輸出電池電量、擋位元、驅動模式、續航里程等重要行車資訊。

上圖為混動版宋組合儀錶特寫。

左側儀錶為能量輸出表(1.5Ti汽油機+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350千瓦、最大回收100千瓦。

右側為車速表,表頭顯示最高車速為240公里/小時。

多功能小顯示幕,左側可顯示剩餘燃油、剩餘電量;右側則是1.5Ti汽油機轉速表。中央區域則顯示,汽油驅動、電動機驅動、油電混合驅動等不同狀態。

上圖為宋EV組合儀錶中央顯示幕特寫。

紅色箭頭:電池電量表(剩餘29%電量)

白色箭頭:行駛里程(79公里,並非續航里程)

黃色箭頭:能量回饋處於較大狀態

筆者實拍的這台工程測試用宋EV,搭載比亞迪自主研發並製造的“鎳鈷錳”系三元鋰電池。配置了前後各1組驅動電機,使得續航300公里的宋EV具備即時4輪驅動效能。

上圖為宋EV的儀錶台多功能顯示幕及自動空調等分系統細節特寫。

上圖為混動版宋的儀錶台多功能顯示幕及自動空調等分系統細節特寫。

上圖為宋EV換擋杆以及相關控制開關特寫。請注意,在換擋面板上沒有設定2驅、4驅選擇開關以及比亞迪唐特有的超級電4驅系統匹配的4種路況預設切換開關。或,這台工程測試版電4驅宋EV的量產車,將搭載4種路寬回饋系統,並保持即時電4驅配置。

紅色箭頭:陡坡緩降功能開關(電子駐車鍵左側)

黃色箭頭:ECO模式開關

白色箭頭:SPORT模式開關

藍色箭頭:能量回饋調節旋鈕(向左旋轉:標準;向右旋轉:較大)

上圖為混動版宋換擋杆換擋杆以及相關控制開關特寫。

紅色箭頭:陡坡緩降功能開關(電子主車鍵右側)

黃色箭頭:配置在唐、混動版宋,與超級電4驅匹配的路寬回饋系統功能開關

白色箭頭:EV模式和HEV模式切換開關

綠色箭頭:ECO模式、SPORT模式旋鈕開關

筆者目測,宋EV和混動版換擋面板尺寸相當,“模組”化的開關元件設定,可較為靈活的區分整車配置。

在售的燃油版宋長寬高為4565x1830x1720mm、軸距2660mm。宋EV的長寬高尺寸或相等同,軸距則為2660mm。

上圖為宋EV後備箱特寫。電4驅的宋EV的後輪驅動電機以及控制單元佔據了原本備胎的位置,為了容納相關附件,後備箱地毯及儲物層(黃色箭頭)被墊高12mm。

後備箱地毯之下為儲物層(格)。

紅色箭頭:三角警示牌及維修工具存放區域

黃色箭頭:補胎工具(液)存放區域

白色箭頭:或為便攜充氣泵存放區域

量產版宋EV後備箱結構和隨車附件明細,以宋EV車型上市後比亞迪官方公佈資訊為准。

在儲物層(格)之下,就是宋EV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高壓線纜(驅動電機)和慢充線纜固定區域。雖然宋EV後驅動電機控制單元被佈置在車身焊接內,但仍具備IP67級防護標準,採用水冷散熱系統。

黃色箭頭: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

上圖為宋EV前部動力艙特寫。全新的“4合1”控制系統大總成,較e5和秦EV等車型搭載同型系統再次優化(提升散熱效率、降低能耗損失)。宋EV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180千瓦。

為了提升美觀效果,宋EV動力艙大部分被塑膠護板遮蓋。個人認為,這種看似美觀的防塵措施,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上圖為混動版宋動力艙特寫。1.5Ti汽油機+前置驅動電機+6DCT,這套動力單元,經過三年多的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考驗,被認為是可靠且安全的。起碼,在秦、秦100、混動版宋上使用的這套油電混合驅動總成,是至今為止商業化應用最長時間的硬體系統。

混動版宋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110千瓦,與後置驅動電機110千瓦相當。

上圖為宋EV前框型副車架(黃色箭頭)及驅動系統特寫。

紅色箭頭:前傳動半軸

白色箭頭;轉向機外拉杆

藍色箭頭:前穩定杆的豎拉杆

白色箭頭:前框型副車架與車身焊接固定錨點的橡膠緩衝塊(全新材質和調校)

為了“抵消”框型前副車架承載驅動電機和控制單元提升的額外品質,在前副車架與車身焊接後端,增加了一組加強件。

而這一組並不起眼的加強件,或可提升電4驅版宋EV的整體操控性。

上圖為宋EV後驅動電機和懸架特寫。

YES!電4驅版宋EV的後懸架,使用了與唐一樣的帶有副車架的鎂鋁合金拖曳臂和下擺臂的多連杆獨立架構。

黃色箭頭:配用在唐100的後驅動電機

綠色箭頭:鎂鋁合金後下擺臂

紅色箭頭:鎂鋁合金後拖曳臂

上圖為唐100後驅動電機和後懸架特寫。

黃色箭頭:鎂鋁合金拖曳臂

紅色箭頭:鎂鋁合金下擺臂

綠色箭頭:適應上海新能源規則的“小燃油箱”

藍色箭頭:23度電三元鋰材質動力電池

上圖為混動版宋EV後驅動電機及引入鎂鋁合金材質擺臂的獨立懸架特寫。

上圖為電4驅宋EV後懸架分系統細節特寫。

黃色箭頭:框型後副車架

綠色箭頭:鎂鋁合金材質後拖曳臂

白色箭頭:鎂鋁合金後下擺臂

粉色箭頭:後減震器(與螺旋彈簧一體)

藍色箭頭:可調節長度的後拉杆(調節後輪束角)

上圖為搭載超級電4驅混動版宋後懸架特寫。

白色箭頭:鎂鋁合金材質後拖曳臂和下擺臂

綠色箭頭:可調節長度的後拉杆(調節後輪束角)

紅色箭頭:後穩定杆及豎拉杆

經過筆者目測識別零件號,搭載電4驅系統的宋EV,鎂鋁合金後拖曳臂和下擺臂,與混動版宋、唐、唐100通用且互換。宋EV後驅動電機與唐100後驅動電機完全相同,與混動版宋後驅動電機存在硬體層面的差異。電4驅版宋EV後懸架取消了,混動版宋、唐和唐100配置的後穩定杆及豎拉杆。

上圖為電4驅版宋EV中下置的三元鋰材質動力電池組件狀態特寫。

黃色箭頭:動力電池組件外露面噴塗了一層防銹、防泥沙衝擊的緩衝塗層

紅色箭頭:從動力艙的電池組件、前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散熱系統引出的“上水管(塑膠材質)”

白色箭頭:隔絕因車輛行駛動力艙產生震動,傳遞至剛性固定在車身焊接(動力電池)的散熱水管的“軟連接”

紅色箭頭:與“軟連接”和鋼制水管的塑膠材質彎頭

唐、唐100以及電4驅版宋EV的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需要獨立冷卻,經過反復測試以及唐參加大越野賽事中汲取的技術堆積,電4驅版宋EV的散熱前後散熱系統,處於最佳狀態。

筆者有話說:

或將在2017年4月上市,5-6月交車的宋EV,將擁有續航270公里前驅宋EV(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續航300公里前驅宋EV(搭載三元鋰電池)和續航300公里載電4驅版宋EV(搭載三元鋰電池)三款車型銷售。

筆者預測,270公里宋EV售價(扣除補貼)或16萬元起售;300公里前驅宋EV(扣除補貼)或18萬元起售;300公里電4驅版宋EV20萬元起售。

在筆者看來,宋EV車系使用的電4驅驅動技術和全新的三元鋰電池組件,已經在秦100和唐100上分別應用並反復測試。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區域,匹配三元鋰電池組件的宋EV可有效緩解續航衰減與低溫充電效能問題。“全新”的電4驅系統,則是唐和唐100匹配的超級電4驅系統的“簡化”。

無論是三元鋰電池還是電4驅技術,在宋EV上的應用,仍屬於比亞迪系新能源技術“疊加與跨越”式提升的範疇。電4驅版宋EV的動力和驅動解決方案,建構成元EV和後續其他車型“家族化”技術平臺基礎。

筆者相信,電4驅版宋EV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國產電動汽車。雖然其售價高達20萬元(扣除補貼),但憑藉綜合性能優勢成為繼e6之後,有能力代表中國製造最高水準的電動汽車。

文/電動GO網主編宋楠

上圖為混動版宋後尾門和後組合燈特寫。混動版宋後保險杠下端留出“雙排單出”的排氣管固定位置,後尾門右下角粘貼“4.9”標識。

宋EV和混動版宋兩款車型的外部識別特徵並不顯著,卻可仔細識別出具體不同。

宋EVD柱與懸浮車頂之間,設定藍底白字的“EV”標識。

慢充口位於宋EV右後側圍。

宋EV儀錶台(材質、風格)出風口、中控台以及換擋面板,都與早先上市的汽油版宋相差無幾。多功能方向盤中央的標識,也由“BYD”更換為“宋”。

黃色箭頭:佈置在車門內飾板電動座椅調節開關

紅色箭頭:旋鈕式能量回饋開關

上圖為宋EV組合儀錶(車輛啟動狀態)特寫。

左側儀錶為驅動電機(前後各1台)能量輸出、回收表(以千瓦為單位,最大輸出200千瓦、最大回收100千瓦)。

右側儀錶為車速表,表頭顯示最高車速240公里/小時。

多功能小顯示幕,可輸出電池電量、擋位元、驅動模式、續航里程等重要行車資訊。

上圖為混動版宋組合儀錶特寫。

左側儀錶為能量輸出表(1.5Ti汽油機+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350千瓦、最大回收100千瓦。

右側為車速表,表頭顯示最高車速為240公里/小時。

多功能小顯示幕,左側可顯示剩餘燃油、剩餘電量;右側則是1.5Ti汽油機轉速表。中央區域則顯示,汽油驅動、電動機驅動、油電混合驅動等不同狀態。

上圖為宋EV組合儀錶中央顯示幕特寫。

紅色箭頭:電池電量表(剩餘29%電量)

白色箭頭:行駛里程(79公里,並非續航里程)

黃色箭頭:能量回饋處於較大狀態

筆者實拍的這台工程測試用宋EV,搭載比亞迪自主研發並製造的“鎳鈷錳”系三元鋰電池。配置了前後各1組驅動電機,使得續航300公里的宋EV具備即時4輪驅動效能。

上圖為宋EV的儀錶台多功能顯示幕及自動空調等分系統細節特寫。

上圖為混動版宋的儀錶台多功能顯示幕及自動空調等分系統細節特寫。

上圖為宋EV換擋杆以及相關控制開關特寫。請注意,在換擋面板上沒有設定2驅、4驅選擇開關以及比亞迪唐特有的超級電4驅系統匹配的4種路況預設切換開關。或,這台工程測試版電4驅宋EV的量產車,將搭載4種路寬回饋系統,並保持即時電4驅配置。

紅色箭頭:陡坡緩降功能開關(電子駐車鍵左側)

黃色箭頭:ECO模式開關

白色箭頭:SPORT模式開關

藍色箭頭:能量回饋調節旋鈕(向左旋轉:標準;向右旋轉:較大)

上圖為混動版宋換擋杆換擋杆以及相關控制開關特寫。

紅色箭頭:陡坡緩降功能開關(電子主車鍵右側)

黃色箭頭:配置在唐、混動版宋,與超級電4驅匹配的路寬回饋系統功能開關

白色箭頭:EV模式和HEV模式切換開關

綠色箭頭:ECO模式、SPORT模式旋鈕開關

筆者目測,宋EV和混動版換擋面板尺寸相當,“模組”化的開關元件設定,可較為靈活的區分整車配置。

在售的燃油版宋長寬高為4565x1830x1720mm、軸距2660mm。宋EV的長寬高尺寸或相等同,軸距則為2660mm。

上圖為宋EV後備箱特寫。電4驅的宋EV的後輪驅動電機以及控制單元佔據了原本備胎的位置,為了容納相關附件,後備箱地毯及儲物層(黃色箭頭)被墊高12mm。

後備箱地毯之下為儲物層(格)。

紅色箭頭:三角警示牌及維修工具存放區域

黃色箭頭:補胎工具(液)存放區域

白色箭頭:或為便攜充氣泵存放區域

量產版宋EV後備箱結構和隨車附件明細,以宋EV車型上市後比亞迪官方公佈資訊為准。

在儲物層(格)之下,就是宋EV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高壓線纜(驅動電機)和慢充線纜固定區域。雖然宋EV後驅動電機控制單元被佈置在車身焊接內,但仍具備IP67級防護標準,採用水冷散熱系統。

黃色箭頭: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

上圖為宋EV前部動力艙特寫。全新的“4合1”控制系統大總成,較e5和秦EV等車型搭載同型系統再次優化(提升散熱效率、降低能耗損失)。宋EV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180千瓦。

為了提升美觀效果,宋EV動力艙大部分被塑膠護板遮蓋。個人認為,這種看似美觀的防塵措施,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上圖為混動版宋動力艙特寫。1.5Ti汽油機+前置驅動電機+6DCT,這套動力單元,經過三年多的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考驗,被認為是可靠且安全的。起碼,在秦、秦100、混動版宋上使用的這套油電混合驅動總成,是至今為止商業化應用最長時間的硬體系統。

混動版宋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110千瓦,與後置驅動電機110千瓦相當。

上圖為宋EV前框型副車架(黃色箭頭)及驅動系統特寫。

紅色箭頭:前傳動半軸

白色箭頭;轉向機外拉杆

藍色箭頭:前穩定杆的豎拉杆

白色箭頭:前框型副車架與車身焊接固定錨點的橡膠緩衝塊(全新材質和調校)

為了“抵消”框型前副車架承載驅動電機和控制單元提升的額外品質,在前副車架與車身焊接後端,增加了一組加強件。

而這一組並不起眼的加強件,或可提升電4驅版宋EV的整體操控性。

上圖為宋EV後驅動電機和懸架特寫。

YES!電4驅版宋EV的後懸架,使用了與唐一樣的帶有副車架的鎂鋁合金拖曳臂和下擺臂的多連杆獨立架構。

黃色箭頭:配用在唐100的後驅動電機

綠色箭頭:鎂鋁合金後下擺臂

紅色箭頭:鎂鋁合金後拖曳臂

上圖為唐100後驅動電機和後懸架特寫。

黃色箭頭:鎂鋁合金拖曳臂

紅色箭頭:鎂鋁合金下擺臂

綠色箭頭:適應上海新能源規則的“小燃油箱”

藍色箭頭:23度電三元鋰材質動力電池

上圖為混動版宋EV後驅動電機及引入鎂鋁合金材質擺臂的獨立懸架特寫。

上圖為電4驅宋EV後懸架分系統細節特寫。

黃色箭頭:框型後副車架

綠色箭頭:鎂鋁合金材質後拖曳臂

白色箭頭:鎂鋁合金後下擺臂

粉色箭頭:後減震器(與螺旋彈簧一體)

藍色箭頭:可調節長度的後拉杆(調節後輪束角)

上圖為搭載超級電4驅混動版宋後懸架特寫。

白色箭頭:鎂鋁合金材質後拖曳臂和下擺臂

綠色箭頭:可調節長度的後拉杆(調節後輪束角)

紅色箭頭:後穩定杆及豎拉杆

經過筆者目測識別零件號,搭載電4驅系統的宋EV,鎂鋁合金後拖曳臂和下擺臂,與混動版宋、唐、唐100通用且互換。宋EV後驅動電機與唐100後驅動電機完全相同,與混動版宋後驅動電機存在硬體層面的差異。電4驅版宋EV後懸架取消了,混動版宋、唐和唐100配置的後穩定杆及豎拉杆。

上圖為電4驅版宋EV中下置的三元鋰材質動力電池組件狀態特寫。

黃色箭頭:動力電池組件外露面噴塗了一層防銹、防泥沙衝擊的緩衝塗層

紅色箭頭:從動力艙的電池組件、前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散熱系統引出的“上水管(塑膠材質)”

白色箭頭:隔絕因車輛行駛動力艙產生震動,傳遞至剛性固定在車身焊接(動力電池)的散熱水管的“軟連接”

紅色箭頭:與“軟連接”和鋼制水管的塑膠材質彎頭

唐、唐100以及電4驅版宋EV的後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需要獨立冷卻,經過反復測試以及唐參加大越野賽事中汲取的技術堆積,電4驅版宋EV的散熱前後散熱系統,處於最佳狀態。

筆者有話說:

或將在2017年4月上市,5-6月交車的宋EV,將擁有續航270公里前驅宋EV(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續航300公里前驅宋EV(搭載三元鋰電池)和續航300公里載電4驅版宋EV(搭載三元鋰電池)三款車型銷售。

筆者預測,270公里宋EV售價(扣除補貼)或16萬元起售;300公里前驅宋EV(扣除補貼)或18萬元起售;300公里電4驅版宋EV20萬元起售。

在筆者看來,宋EV車系使用的電4驅驅動技術和全新的三元鋰電池組件,已經在秦100和唐100上分別應用並反復測試。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區域,匹配三元鋰電池組件的宋EV可有效緩解續航衰減與低溫充電效能問題。“全新”的電4驅系統,則是唐和唐100匹配的超級電4驅系統的“簡化”。

無論是三元鋰電池還是電4驅技術,在宋EV上的應用,仍屬於比亞迪系新能源技術“疊加與跨越”式提升的範疇。電4驅版宋EV的動力和驅動解決方案,建構成元EV和後續其他車型“家族化”技術平臺基礎。

筆者相信,電4驅版宋EV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國產電動汽車。雖然其售價高達20萬元(扣除補貼),但憑藉綜合性能優勢成為繼e6之後,有能力代表中國製造最高水準的電動汽車。

文/電動GO網主編宋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