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有人說故宮的房屋是8707間,也有人說是9999間半,那真相是……

故宮舊稱“紫禁城”, 位於北京市中心, 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現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殿宇全為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 那麼, 故宮有多少間房呢?

關於故宮房屋有多少間房屋, 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 認為故宮共有房屋9999間半, 其中的半間, 即今天所見文華殿后文淵閣西側的樓梯間。 為什麼要建造如此數額的房屋?據說是玉皇大帝的天宮有房屋萬間, 皇帝雖貴為天子也不得僭越天地之制,

所以造為9999間半。

這個故事當然當不得真, 但它也反映了作為天之子的皇帝雖不能與玉皇大帝並駕齊驅, 卻又希望竭盡所能營建天下最廣最大的宮殿的心願。 因此, 人們寧願相信紫禁城之所以建造9999間半房子也正是因為這個緣由。

還有另一種說法,

認為紫禁城內屋宇的數量是受了“陽極生陰, 陰極生陽”、“滿招損, 謙受益”等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 因為“一萬”是個整數, 又是皇帝“萬歲爺”之“萬”, 即至高無上的數字, 為了警示自己, “戒盈持滿”, 便有意減掉半間, 以免逾九達萬而招致災禍。 這些說法當然有牽強附會之意, 但故宮到底有多少間房子仍然是個問題。

為了解開這個謎底, 得先從傳說中的那半間房子說起。 在景運門外箭亭之南, 有一座院牆圍著的兩層綠色琉璃瓦建築, 這裡就是清朝的藏書處文淵閣, 文淵閣樓上的西端, 與一般的樓閣不同, 兩柱之間不是一丈多的間隔, 而是僅有五尺左右的間隔, 所謂半間房就是指這裡, 是針對其間架的尺度不足而言。

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在我國古代的房屋建築結構中, 對宮殿堂室的尺度均有一定之規。 如對兩檁或兩柱之間的空間距離(即間架)來說,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規定, 大式建築開間可到九間, 特例可用到十一間, 進深不超過十一架, 特例到十三架;小式建築開間只能做到三五間,

進深不得多於七架, 一般以三、四、五架居多, “凡屋宇之高深, 名物之長短曲直舉折之勢, 皆以所用材之分, 以為制度焉”。 現在故宮的太和殿為十一開間, 即是清朝重修時所改, 符合《營造法式》中大式建築之特例的規定。 清朝的《工程作法則例》與《營造法式》一脈相承, 以比例模數制為度量標準, 稱為“鬥口”, 每組斗拱稱一“攢”, 鬥口共分十二等級, 最大寬六寸, 最小一寸, 明堂柱間距為七至九攢。 清朝還將《工程做法則例》中規定的二十七種房屋規格, 納入《大清會典》, 作為國家制度固定下來。 文淵閣自然也遵守了兩宋至明清以來的建築規制, 其間架理應一致, 同為一丈許, 而間隔僅五尺顯然不合規範,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人們將其稱為半間。
至於為何不能讓半間房也像別的房間那樣間隔丈許, 多半是因為受制於整體空間的緣故才不得已而為之吧。

半間房的疑問搞清楚了, 那麼其他房屋是否真如傳言所說還有9999間呢?實際上, 這個數字並不準確。 據今天的精確統計, 故宮現存建築中的殿、宮、堂、樓、齋、軒、閣總合起來的間數為8707間。 但因1922年時後宮建福宮發生過一場大火, 將建福宮、靜怡軒、延春閣、吉雲樓、廣生樓、碧琳館、積翠亭、香雲亭等西花園的宮殿樓閣全都燒為焦土。 因此, 清朝末年時的紫禁城的房屋數應當大於8707間。

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還有一種傳說認為,當初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時,原本是要建造9999間半房屋的,但負責到全國各地督辦建築材料的劉伯溫眼見百姓生活貧苦,便將設計圖改了,刪掉了幾百間,實際建成8700多間。紫禁城建成後,明成祖問劉伯溫是9999間半嗎?劉伯溫回答是,皇帝也就相信了,重賞了劉伯溫。這麼大的紫禁城,皇帝當然不可能親自去數,劉伯溫說是多少便是多少了。

這個傳說也就是傳說而已,是不可能當真的。因為紫禁城的營建是一個動態過程,故宮現存房屋數並非永樂年間始建時的房間數。永樂以後和清朝時期都曾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過多次擴改建,而且幾百年間紫禁城內發生過多次火災,燒毀殿宇不少,房間的數目必定有所變化。劉伯溫改房間數的傳說,不過是反映了明代人民對劉伯溫體恤民情的一種感激心理而已。

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還有一種傳說認為,當初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時,原本是要建造9999間半房屋的,但負責到全國各地督辦建築材料的劉伯溫眼見百姓生活貧苦,便將設計圖改了,刪掉了幾百間,實際建成8700多間。紫禁城建成後,明成祖問劉伯溫是9999間半嗎?劉伯溫回答是,皇帝也就相信了,重賞了劉伯溫。這麼大的紫禁城,皇帝當然不可能親自去數,劉伯溫說是多少便是多少了。

這個傳說也就是傳說而已,是不可能當真的。因為紫禁城的營建是一個動態過程,故宮現存房屋數並非永樂年間始建時的房間數。永樂以後和清朝時期都曾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過多次擴改建,而且幾百年間紫禁城內發生過多次火災,燒毀殿宇不少,房間的數目必定有所變化。劉伯溫改房間數的傳說,不過是反映了明代人民對劉伯溫體恤民情的一種感激心理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