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雷士照明王冬雷:論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力量

但是, 有一批中國企業家在努力地研發這些民用的高科技產品, 在國際巨頭封鎖阻擊下帶領中國產業衝鋒突圍, 為中國工業解決"糧食危機", 也讓企業的產品更具有科技附加值. CCTV2播出的《對話》欄目——企業家精神是怎樣煉成的:打造中國"芯"。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雷士集團董事長王冬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等共同為大家探尋企業家精神。

雷士集團董事長王冬雷:企業家基本都是有夢想有使命感的人。

2011年, 當我們進入這個行業時, 中國LED晶片90%都是進口的, 因為同樣的夢想, 我們下決心從傳統產業轉到晶片產業。 如果當時日本、美國、歐洲是第一梯隊, 韓國、臺灣是第二梯隊, 我們國家還沒進入隊, 差得太遠。 因為企業家的共性, 喜歡挑戰甚至渴望挑戰, 面對困難重重也要咬牙堅持幹, 我們聚焦新產品的開發, 受到國外的關注, 花了兩年的時間, 把產品做到了世界級, 如果國外最強競爭對手是S級賓士, 我們是寶馬五系, 我們也是全部投入到科研、晶片產業, 但我們已經看到了未來。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 已經超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範疇和個人財富的範疇。
企業家應該為我們祖國的強大做一些事情, 去擔當一些國家戰略當中需要的東西。 同時, 通過自己的努力要造福社會, 要能夠把你對國家的責任和科學的創新, 以及產業的振興結合起來, 在一個領域、一個產業上有所突破。

當主持人陳偉鴻問到:怎麼晶片這個東西我們就做不出來?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長葉甜春解釋說:"積體電路整個技術從設計到製造,

到目前為止是人類歷史上最精密的設計、製造加工技術。 我們中國人說科學叫攀高峰。 現在我們看到我們征服了泰山、華山、阿爾卑斯山, 但積體電路是喜馬拉雅山, 核心晶片是珠穆朗瑪峰, 需要全世界最高端的技術, 難度就在這兒。 "

除了技術本身, 全球競爭格局和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更增加了難度。

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力量

近日,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受邀出席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和大公報聯合主辦的"2017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活動, 本屆論壇主題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力量"。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出席論壇並致辭。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首先,貸款錯位,我們中國現在銀行大多都是6個月、最多12個月的短期貸款,但是這個錢非常不好用,即便做流動資金也不好用,這個需求和供給的錯位普遍存在,這一點確實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再一個就是小微企業像比我們更小的企業,比如說我們的供應商,大家的流動資金貸款非常困難,他們通常20個點以下的毛利,他們支付的利息,我們都覺得吃驚,是10個點到12個點的利息。他們壓力非常大。

再一個就是證券方面。我們剛剛發行完20億的定向增發,證監會批的蠻快的,但是我們把20億的股票賣出去,差不多整整賣了6個月,就是非常困難,拜訪了無窮多的金融機構。大家要求無風險投資利率是非常高的,有風險就更高了,更傾向於無風險。那麼大家可以想一下,全球利率水準比我們香港利率水準,兩三個點就很不錯了,那麼你在國內一般企業正常流動資金貸款也是6、7個點,稍微有一點風險就是7、8個點,再高的小微企業十幾個點,一方面我們好像有很多錢,一方面制造型企業貸款利率這麼高。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他們如何去參加全球競爭呢?如同是背了一個很大的枷鎖或者是沙包,在國際賽道去跑,這個壓力就大了。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也在現場呼籲政策,在嚴厲監管的同時,不要忘掉市場化的走向是改革的終極目標。要更多的金融企業進來,對於服務實體經濟就會更好一些。企業需要金融"車輛"的同時還送把"傘"。剛才主席說了增值服務雨傘問題,由於外匯的波動,中國大部分出口企業整個淨利率比較低,在這種匯率的風險之下,通常危險就大了,有可能做到一年,原先算掙10個億的,可能變成掙1個億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像我們坐車,颱風總會來的,所以有把傘或在車上賣把傘,不一定是送,就是提供一些風險對沖手段來支撐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同時為我們的出口創匯企業加把油。

當然,實業界需要更多的努力,金融機構有更多的責任,沒有兼併重組,完全市場化的競爭,難以迅速造就世界級企業,實業界呼喚更強更好更偉大的金融企業出來。沒有強大有效的銀行和資本市場就沒有強大的實業,關鍵是有效只能在市場中解決,有效的市場培養優質的企業。

現場,主持人李斯璿請王冬雷董事長寫下一個字對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建議,王冬雷董事長當場寫下一個"實"字。這個"實"字,代表了他對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期許:實業興邦,實業也能富邦。金融的本源是服務實體經濟,國家現在的政策凸顯向實,所有的點都落實在一個'實'字上。希望通過節目表達實業界的心聲,希望我們的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和實業界一起努力,振興並促進發展更好的國家實體經濟。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首先,貸款錯位,我們中國現在銀行大多都是6個月、最多12個月的短期貸款,但是這個錢非常不好用,即便做流動資金也不好用,這個需求和供給的錯位普遍存在,這一點確實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再一個就是小微企業像比我們更小的企業,比如說我們的供應商,大家的流動資金貸款非常困難,他們通常20個點以下的毛利,他們支付的利息,我們都覺得吃驚,是10個點到12個點的利息。他們壓力非常大。

再一個就是證券方面。我們剛剛發行完20億的定向增發,證監會批的蠻快的,但是我們把20億的股票賣出去,差不多整整賣了6個月,就是非常困難,拜訪了無窮多的金融機構。大家要求無風險投資利率是非常高的,有風險就更高了,更傾向於無風險。那麼大家可以想一下,全球利率水準比我們香港利率水準,兩三個點就很不錯了,那麼你在國內一般企業正常流動資金貸款也是6、7個點,稍微有一點風險就是7、8個點,再高的小微企業十幾個點,一方面我們好像有很多錢,一方面制造型企業貸款利率這麼高。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他們如何去參加全球競爭呢?如同是背了一個很大的枷鎖或者是沙包,在國際賽道去跑,這個壓力就大了。

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也在現場呼籲政策,在嚴厲監管的同時,不要忘掉市場化的走向是改革的終極目標。要更多的金融企業進來,對於服務實體經濟就會更好一些。企業需要金融"車輛"的同時還送把"傘"。剛才主席說了增值服務雨傘問題,由於外匯的波動,中國大部分出口企業整個淨利率比較低,在這種匯率的風險之下,通常危險就大了,有可能做到一年,原先算掙10個億的,可能變成掙1個億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像我們坐車,颱風總會來的,所以有把傘或在車上賣把傘,不一定是送,就是提供一些風險對沖手段來支撐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同時為我們的出口創匯企業加把油。

當然,實業界需要更多的努力,金融機構有更多的責任,沒有兼併重組,完全市場化的競爭,難以迅速造就世界級企業,實業界呼喚更強更好更偉大的金融企業出來。沒有強大有效的銀行和資本市場就沒有強大的實業,關鍵是有效只能在市場中解決,有效的市場培養優質的企業。

現場,主持人李斯璿請王冬雷董事長寫下一個字對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建議,王冬雷董事長當場寫下一個"實"字。這個"實"字,代表了他對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期許:實業興邦,實業也能富邦。金融的本源是服務實體經濟,國家現在的政策凸顯向實,所有的點都落實在一個'實'字上。希望通過節目表達實業界的心聲,希望我們的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和實業界一起努力,振興並促進發展更好的國家實體經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