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9款大廚壓箱底的超火爆菜品秘方

1饞嘴腰花

醃腰花時加入豆豉醬、紅油、鮮小米辣等, 去除腥臊味的同時入足香味。 將“沸騰魚”與“火爆腰花”的做法結合, 用自製秘制糍粑料油將腰花離火浸熟,

較“水汆”、“油滑”的方式更能保持腰花的鮮嫩。

原料:

豬腰250克, 萵筍絲、金針菇各100克。

調料:

蒜末5克、薑末5克、料酒5克、白胡椒粉1克、紅油15克、油辣椒碎(即製作紅油時沉澱下的粗辣椒面)4克、鮮小米辣碎8克、老乾媽豆豉醬20克、鹽2克、味精2克, 秘制糍粑料油150克, 沙拉油150克, 幹辣椒、青花椒各5克。

秘制糍粑料油配方製作:

鍋內下豬油、菜籽油各10斤, 上火燒至四成熱, 依次加入蒜末2斤、薑末1斤、幹辣椒段3斤、幹青花椒120克、糍粑辣椒5斤(是四川、貴州等地常見的辣椒製品, 製作時把幹辣椒洗淨、泡透, 擠幹水後加入適量的薑、蒜, 在攪拌機中打碎即可, 因形似“糍粑”而得名, 可以用來炒菜或製作紅油火鍋底料, 香味濃郁)小火炸15分鐘, 至香味融入油中,

離火後下入少許十三香, 靠余溫進一步激發料頭的香味, 涼透後將料渣過濾即得糍粑紅油。

製作方法:

(1)豬腰洗淨, 去淨腰臊, 打蓑衣花刀後改刀成條, 納入盆中。

(2)加蒜末5、薑末5、料酒、白胡椒粉、紅油、油辣椒碎、鮮小米辣碎、老乾媽豆豉醬、鹽、味精拌勻, 封保鮮膜入保鮮冰箱醃制1小時, 隨用隨取。

(3)走菜時, 取醃好的腰花150克, 將表面醃料抖淨備用;萵筍絲、金針菇飛水後墊在盤底。

(4)鍋下秘制糍粑料油、沙拉油, 燒至六成熱時離火下入抖散的腰花, 並用勺子輕推鍋底, 將腰花推散, 待腰花表面定型後靜置15秒, 靠油溫將腰花浸熟, 起鍋倒入裝有離筍絲和金針菇的盤中。

(5)另起鍋, 下沙拉油20克, 下入幹辣椒、青花椒中火炸香, 起鍋澆在盤中上桌。

製作關鍵:

1、醃腰花時, 若量比較大, 可適量放些薑汁去腥, 效果更好。 另外, 醃好的腰花要當餐用完, 長時間醃制會影響腰花的嫩度, 也會使醃料中的蒜末變味。

2、滑腰花時, 要將醃料抖淨後離火下鍋, 下鍋時油溫以六成熱為宜, 浸至斷生後即可, 防止腰花口感變老。

2蒜浸鳳爪

亮點:

此款鳳爪主要突出其蒜香味, 以香料加鮮湯來調製的老滷味道鮮香濃郁, 非常爽口。 ,

浸涼菜工藝特點:

浸涼是指用大量味汁浸泡入味, 可快速成菜, 能批量製作的涼菜。 今天, 重點說說菌類、葷類、素類、海鮮類的“浸涼”工藝特點。

浸涼菜就是將初步加工的材料經過熟處理後, 放在事先調好的汁水內或味油中泡製成菜。 浸涼菜與撈汁涼菜還有一定的區別, 浸涼菜要求的原料均是肉質緊密的禽畜肉或質地緊密的塊狀蔬果, 以便長時間浸泡入味而不變質。

相比較撈汁菜, 用浸法制成的涼菜能夠充分入味, 浸泡時間比撈拌菜時間久, 用低溫浸泡, 食材質感非常脆嫩, 且浸汁多以甜、酸、鹹、辣等口味為主, 味道多變,

突出了香味濃郁而不膩的特點, 成品色澤油潤明亮。 油浸小黃魚、油浸鴨掌、海鮮浸鮮魷、辣汁浸腰花等都是其代表菜例。

浸涼菜流程:

選料一刀工一熟處理一調兌浸汁一浸製成菜

浸涼菜講究:

1、選料適宜浸制涼菜的材料很豐富, 大多要求質地、結構緊密的食材, 既有動物性原料, 如豬瘦肉、豬腰、牛肉、羊肉、雞蛋、雞翅、雞肉、雞爪、鴨肉、鴨掌、魚肉、蝦、蟹等, 也有植物性材料, 如蔬菜和香菌等。 肉類要求新鮮質嫩, 無異味。 蔬菜類要色澤鮮豔, 脆嫩多汁, 無腐爛;香菌最好選用個頭小、色澤金黃的幹菌。 色澤太深的菌菇經泡制後, 色澤會變得更深。

2、刀工形小的如雞爪、河蝦等可直接使用。 形大的應做刀工處理, 一般切成條、片、段等形狀。 條以4釐米長、0.5釐米寬為宜;片以0.5釐米厚為合適;段在3.5一5釐米長最為相宜。刀工應注意三點:一是不管何種形狀,都必須保持形狀統一,大小一致,以便同時成熟和入味;二是對於表面光滑難入味的材料,如豬腰、雞胗等,應打上花刀後再切成一定的形狀。三是含水分多、易斷碎的材料(如魚肉)含水分較少不易斷的材料(如豬瘦肉)改刀的形狀應大一些。

3、熟處理製作浸涼菜的材料必須進行初步熟處理,方法主要有鹵、焯和炸三種。

4、調浸汁做好浸涼菜,關鍵就是要調好浸汁。浸汁有味汁和油汁兩種。

味汁:

應根據材料成菜後的口味要求,把各種調味料混合均勻製成味汁,常使用的調味品有海鮮醬、沙茶醬、柱侯醬、豆瓣醬、老乾媽豆豉、香辣醬、美極鮮醬油、蠔油、日本辣根醬等。調製時一般是在常用調味品如鹽、味精、雞精、白糖、醋、香油的基礎上,加入有香味的薑、蔥、蒜等,再加入上述調味料和適量的鮮湯,製成芳香馥鬱的調味汁。如魚香味汁、蒜味汁、美極鮮味汁、豉油味汁、辣根味汁等。不論調製何種味汁,湯水要夠,以保證材料完全浸在味汁中。一般用水焯熟的材料必須用味汁浸至入味。

油汁:

最好提前煉好,晾涼。方法是:淨鍋入沙拉油,上火燒熱後,投入各種香料炸出香味後,過濾去渣即得。操作時,應根據成菜口味要求來投放香料。如麻辣油汁,就要多放辣椒和花椒;五香油汁就應放花椒、八角、丁香、桂皮、香葉等香料;蒜味油汁就應加大蒜的用量,以突出蒜香濃郁的特點。不論煉製何種油汁,香料應在二三成油溫時投入,慢火浸炸至出香味即好。若油溫過熱,會把香料炸糊而使油汁發苦,影響成菜品質。油汁必須晾涼後才可放人材料,以免受餘熱影響而使其質變老。一般鹵熟的材料最好用油汁浸制。

炸熟的材料既能用味汁也可用油汁。不論使用味汁還是油汁,均需將原料全部浸泡,否則味道和色澤均欠佳。撈取浸好的原料時,切忌將水混入到浸汁內,以防變味。

原料:

鳳爪6只,蒜瓣20克,紅椒圈5克,黃瓜絲30克。

調料:

特製老鹵5000克,浸汁料110克,味精10克,白糖30克,涼開水50克。

浸汁料配方:

東古一品鮮醬油100克,美極鮮、魚露各5克,老抽3克。

特製老鹵製作:

將老雞300克、豬棒骨400克飛水後加清水熬制的第一鍋骨頭湯5千克,加入料包(八角5克、香葉、山奈、香茅各3克,桂皮、丁香、陳皮、甘草各5克、蛤蚧1只、小茴香4克、南薑15克、羅漢果2個、蒜頭30克、幹蔥頭15克、香菜末10克)小火鹵1小時,入花雕酒100克調味,調勻後過濾湯汁即可。

製作方法:

(1)美國鳳爪用清水浸泡1小時,然後入特製老鹵中小火煮10分鐘關火浸熟,撈出沖涼,一分為二備用。

(2)蒜瓣拍松,放入浸汁料、味精、白糖、涼開水調勻料水中浸10小時,至湯汁蒜味濃郁時,倒入備好的鳳爪上面,用瓷盤壓住,防止鳳爪浮在湯汁上,2小時後即可食用。

(3)裝盤時選用黃瓜絲墊底,鳳爪去骨,再次改刀成條狀,上面點綴紅椒圈,澆上少許湯汁即可。

關鍵:

風爪煮制時要注意火候,防止脫皮不美觀。

3招牌拱嘴

特點:

這道“招牌拱嘴”的初加工方法與下面將要介紹的另一道招牌菜“西川鴨脯”類似,都要先用蔬菜醃制去腥,不同的是,豬拱嘴不易吸味,因此不能用蒸制的方法,而是要將其放入白鹵水中鹵熟。因拱嘴膠質厚重,我特別用鮮椒蔬菜水調拌上桌,其中只加入少許美極鮮味汁,入口絕對清爽,很受女性食客的喜愛。

原料:

鹵熟的豬拱嘴300克,蒜末、香菜碎各10克、鮮紅小米辣碎5克。

調料:

鮮椒蔬菜水100克,鹽5克、味精4克、糖3克、白胡椒粉2克、美極鮮味汁20克。

鮮椒蔬菜水製作:

青杭椒段500克、小米辣圈100克、大蒜瓣150克、洋蔥絲150克、胡蘿蔔塊、香菜梗各100克混合放入榨汁機,倒入礦泉水淹沒所有原料,加蓋榨汁。將榨出的鮮椒蔬菜水濾去渣滓,倒入保鮮盒中備用。

製作方法:

(1)取鮮椒蔬菜水100克放入盆中,加鹽5克、味精4克、糖3克、白胡椒粉2克、美極鮮味汁20克調勻成料汁備用。

(2)鹵熟的豬拱嘴300克改刀成薄片,分裝入玻璃盞與小碗,倒入料汁,再分別撒蒜末、香菜碎各10克、鮮紅小米辣碎5克即可上桌。

4沸騰鵝腸

味型:

濃香微辣,鵝腸脆爽。

創意:

原型為火鍋涮鵝腸。用幹、鮮香茅草煉好的油香味濃郁,微辣,呈淺茶色。香茅草的味道可以去掉鵝腸的腥味,兩者是絕配。

原料:

銀芽250克,洋蔥絲150克,處理好的鵝腸200克(鮮鵝腸用陳村梘水泡一下,然後冰鎮、沖洗乾淨,這樣口感更脆)。

調料:

醃制料(鹽、雞精、胡椒粉、味精各少許),鹽焗雞粉3克、美極鮮味汁5克,藤椒油3克,幹辣椒段5克,特製香茅油300克。

特製香茅油的熬制方法:

鍋下沙拉油1幹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各50克炸香,然後下入洋蔥80克炸香,待蔬菜料炸幹時將其撈出,棄之不用,然後在油裡下入泡椒醬250克炸香(提色、提辣),下入用清水泡過的香料(白蔻、小茴香、八角、香葉等共10克)、鮮香茅草30克、幹香茅草10克小火繼續熬10'分鐘至香,待將水分全部熬出、油變清亮之後,起鍋倒入盛器備用。

製作方法:

(1)銀芽汆水。鍋下底油燒熱,下入銀芽、洋蔥絲翻炒均勻,調鹹鮮味,起鍋入盛器墊底。

(2)處理好的鵝腸200克加醃制料醃制入味,再拌入鹽焗雞粉、美極鮮味汁。

(3)將拌好的鵝腸放在銀芽上,再淋上藤椒油,放上幹辣椒段。

(4)鍋下熬好的特製香茅油300克燒至三成熱,起鍋倒在鵝腸上即可。

製作關鍵:

香茅油燒至三成熱即可沖入鵝腸,如果油溫太高,鵝腸就燙老了。

5椒王鮮魚肚

特點:

鮮椒味濃郁,鱗魚肚口感軟糯。

一道椒王鮮魚肚,是將鮮鰱魚肚提前蒸熟入味,分裝入保鮮袋冷藏,入菜時取一袋鮮魚肚加自製鮮味汁烹調,製作方便快捷,出品穩定。

原料:

鮮鰱魚肚(海鮮市場有售,是宰殺鰱魚留下的魚肚,大小類似大拇指,每斤約40元)5000克,黃瓜片200克。

調料:

鹽30克、胡椒粉20克、薑汁酒(廣東米酒500克、白酒50克放入老薑絲200克泡24小時即成)50克、薑片100克、蔥段100克,清雞湯500克、自製鮮味汁150克,花椒油20克,菜籽油50克,青紅小辣圈、青紅杭椒圈共20克。

自製鮮味汁配方制法:

淨鍋下李錦記生抽1000克、家樂鮮麻辣鮮露2000克、美極鮮味汁2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00克、蠔油200克、家樂雞汁150克、冰糖100克中火熬開,下入薑片150克、蒜片300克、小米辣節300克,起鍋倒入不銹鋼桶,自然冷卻後蓋上蓋子,入保鮮冰箱冷藏,24小時後取出,打渣留湯即成。

製作方法:

(1)批量預製:鮮鰱魚肚5000克洗淨剖開,入不銹鋼託盤,調入鹽30克、胡椒粉20克、薑汁酒(廣東米酒500克、白酒50克放入老薑絲200克泡24小時即成)50克、薑片100克、蔥段100克,加水至剛沒過魚肚,覆上保鮮膜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蒸好的魚肚軟糯,入味均勻,若用“水煮”的方法則容易變老),將魚肚挑出來,每份400克分裝入保鮮袋,入保鮮櫃冷藏。

(2)黃瓜片200克入油鹽水快速汆2秒撈出,擺在盤底;從保鮮櫃取出一包魚肚,用清水沖一下。

(3)淨鍋下清雞湯500克、自製鮮味汁150克,下入魚肚小火燒開,連湯一起澆在黃瓜片上,淋少許花椒油。

(4)鍋入菜籽油50克燒熱,下入青紅小米辣圈、青紅杭椒圈共20克炒香,淋在魚肚上即可。

6臨沂大碗炒雞

此菜薑、蒜、朝天椒用量很大,目的是突出底味。此菜一定要旺火快炒,以免粘鍋。要在雞肉水分快煸幹時下入湯料,味道才能充分滲入到雞肉中。

原料:

一年仔雞1只(約800克)。

調料:

混合油70克(沙拉油、熟豬油各35克),A料(幹朝天椒40克,薑片50克,蔥30克),B料(老抽5克,味達美醬油、大碗雞料各10克,高湯150克),C料(鹽、老抽各5克,味精6克,雞粉7克)。

秘制大碗炒雞料粉配比:

八角100克,花椒50克,白芷、小茴香、魚腥草、當歸、陳皮、草果、甘草、幹裡香各10克,丁香2個,竹葉青、黑胡椒各20克,將以上香料磨成面即可。

製作方法:

(1)將仔雞宰殺治淨,剁成小塊備用。

(2)鍋入混合油燒熱,入A料小火煸香,下入雞塊大火翻炒2分鐘至雞肉脫水,下入B料中火靠幹水分,下入C料調味,旺火收汁出鍋即可。

7夫妻肺片

特點:

製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原料:

鮮牛肉、牛雜(肚、心、舌、頭皮等)、老鹵水各2500克,冷菜專用紅油、油酥花生未、醬油各150克,芝麻面10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製作方法:

(1)將牛肉、牛雜洗淨。牛肉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肉、牛雜仍放鍋內,倒入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鐘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鹵汁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後,取碗一隻,舀入鹵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肉、牛雜分別切成4釐米長、2釐米寬、0.2釐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鹵汁拌勻,分盛若干盤,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面即成。

關鍵:

牛肉、牛雜必須反復洗淨,去除異味。用於拌制牛肉和牛雜的鹵汁要濃,使其得味起鮮。

另附:成都冷菜紅油專用配方

特點::

紅油味濃色澤紅亮,香味悠長,適合於製作各類川味葷性原料,煉製方法獨到。

此紅油為成都很多老字型大小冷菜店專用配方,用它做出的“夫妻肺片”、“口水雞”、“棒棒雞”別有風味,用這種冷浸方法煉出的紅油酥香味濃、辣而不燥,做涼菜時用很少就能出香很容易著味。

試做後發現做出的紅油就像凍過的油一樣不亮,可以將油料換成18千克菜籽油和7千克沙拉油的混合油,這樣做後發覺油的亮度增高了,稠度也適中,變得更加理想。

原料:

菜籽油25幹克,芝麻100克,花椒面200克,薑片300克,蔥段1000克,沙拉油200克,二金條辣椒5000克,子彈頭辣椒2500克。

A香料:

八角50克,山奈30克,白蔻25克,桂皮40克,草果20克,香果50克,砂仁30克,乾草20克。

B香料:

千里香30克,玉蘭香40克(藥店有售)小茴香50克。

製作方法:

(1)將菜籽油燒到九成熱,關火降到八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炸幹後撈出,下入芝麻炸約1分鐘至幹香,撈出芝麻待用,再從其中盛出15千克油,放在一邊待用。

(2)鍋中倒入沙拉油100克,燒到四成熱後下入二金條辣椒小火翻炒3---5分鐘後盛出;鍋中倒入沙拉油100克,燒到四成熱後下入子彈頭辣椒小火炒3---5分鐘出香後撈出,將炒好的兩種辣椒放入粉碎機中打成粉末。

(3)取一個空桶放入A香料和打成粉末的二金條辣椒、子彈頭辣椒,當步驟1中鍋內剩下的10幹克油的溫度降到五成熱時,將其倒入桶中,待油溫降到四成熱時下入B香料,待油溫降到一成熱時下入花椒面,等油溫完全冷卻後將第1步中盛出的15千克菜籽油和炸好的芝麻倒入,蓋上蓋子靜置48小時即可使用。

8花香秘制牛仔骨

亮點:

牛仔骨醃漬之後用黃油煎熟.再用秘制醬炒,口味非常好。

此菜先煎後炒,口感和口味都不錯。用黃油製作,不僅很香,色澤也很好。秘制醬的做法也不錯,是複合味型。

原料:

牛仔骨500克,彩椒50克,蒜苗段20克,洋蔥塊20克。

調料:

蔬菜汁50克,蛋黃1枚,蠔油10克、料酒15克,起士粉80克,秘制醬30克。

秘制醬配方制法:

炒鍋上火加黃油燒熱,入香菜末、洋蔥末、天津冬菜(用大白菜加蒜和鹽發酵醃漬而成,色澤金黃、口感鮮嫩、蒜香味濃,既可做鹹菜,也可當調味品)末、西芹末各50克,煸出香味,加入郫縣豆瓣150克炒香,再加入辣妹子辣椒醬50克炒出辣味,加入海鮮醬50克翻炒30秒,調入雞精20克、味精10克翻勻,加入XO醬50克炒勻即成。

注:

此醬一次不可炒制太多,因為放置時間超過2天它的香味就會流失,還會變黑,炒出菜來顏色不好。

製作方法:

(1)牛仔骨沖洗乾淨,改成2釐米見方的片,加入蔬菜汁醃漬2小時去除腥味,再加入蛋黃、蠔油、料酒、起士粉抓勻備用。

(2)平底鍋上火入黃油燒至四成熱,加入牛仔骨,小火煎至八成熟備用。

(3)炒鍋上火加黃油燒熱,加入秘制醬炒香,加入煎過的牛仔骨翻炒入味,下入彩椒片、洋蔥塊大火翻炒,加蒜苗段翻勻起鍋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

1、製作這道菜時,炒醬料、煎牛仔骨和最後炒制都要使用黃油,成菜才會更香更黃亮。

2、起士粉本來有一股刺激性氣味,但用黃油煎過之後不僅不刺激,還會散發出一股奶香味。

9

羊脊骨火鍋

特點:

羊脊樑,形狀酷似蠍子,俗稱羊蠍子。以其為主料燉制的羊蠍子火鍋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羊蠍子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高蛋白,富含鈣質(民間常以此醫治骨質疏鬆症者),易於吸收,有滋陰補腎,養顏壯陽功效。

原料:

羊脊骨2500克,羊棒骨500克。

調料:

蔥段50克,薑片15克,香料包30克,料酒20克,鹽適量。

配菜:

羊肉500克,水發墨魚150克,水發玉蘭片100克,時令蔬菜適量

蘸料:

胡椒粉2克,蠔油、醬油、香菜末、蔥花各適量。

香料包配比:

花椒15克,八角2克,幹辣椒8克,丁香3粒,香葉2片、桂皮2克。

製作方法:

(1)羊脊骨洗淨,從骨節處砍成小段,羊棒骨洗淨砸斷,用清水浸泡以除去血水,撈出。

(2)羊肉切片,水發墨魚淘洗去堿味,瀝幹,切塊,水發玉蘭片洗淨,切片。時令蔬菜擇洗乾淨。以上各料分別裝盤,圍火鍋擺放,備用。

(3)用蠔油、醬油、胡椒粉、香菜末、蔥花調勻製成蘸料,每人1碟。z)XLGI2Vx^=$s]K9

(4)淨鍋置於火上,加入冷水燒開,下入羊脊骨和羊棒骨燒開後撇去浮沫,撈出,放入另一淨鍋中,加入適量熱水,下入蔥段、薑片、鹽、料酒及香料包,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羊脊骨熟爛,撈出香料包。

(5)將羊脊骨及湯倒入火鍋中燒開,放入原料燙熟後蘸上蘸料食用。

另附紅湯羊蠍子火鍋參考配方製作:

鍋底用料:

羊脊骨(羊蠍子)3000g、羊肋排2000g、老薑5 片、大蔥5段、蒜100g、鹽2茶匙(10g)、雞精1茶匙(5g)、醬油100ml、油1湯匙(15ml)。

燉肉料1份:

丁香3粒,草果1枚,肉豆蔻2枚,香葉3片,花椒30粒,八角2顆,小茴香10粒,桂皮1片,黃芪5粒,南姜1支,砂仁2粒,枸杞5粒,黨參1根。

涮料用料:

麵粉100g、土豆200g、平菇300g、茼蒿200g、粉絲50g、大白菜200g。

鍋底做法:

(1)羊脊骨和羊肋排洗淨切大塊,放入煮鍋中,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後撈出羊脊骨和羊肋排用冷水洗淨備用。

(2)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5成熱,放入老薑片、大蔥段和5粒蒜煸炒出香味。加入足量的冷水和羊脊骨、羊肋排,調成大火加蓋煮至即將沸騰,加入醬油,不需攪拌,待煮開後撇去浮沫,將燉肉料裝入調料包放入湯中,加入其餘的蒜、姜片調成小火燜煮2小時。

(3)上桌前取出調料包,連湯盛入火鍋,待重新燒開,先品羊骨再涮其他材料。

關於蘸料:

羊蠍子火鍋以味濃湯鹹為特點,因此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另備蘸料,如果在涮菜時覺得口味不夠,可以使用涮羊肉的麻醬調料作為蘸料。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以 如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如果您對(巫山烤魚、麻辣龍蝦、燒烤、川菜、麻辣香鍋、火鍋、幹鍋火鍋、烤豬蹄、冒菜、酸辣粉等數十種餐飲特色菜品)感興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更高見解請務必聯繫我們 ,請微信關注公眾號 (名廚匯)

條以4釐米長、0.5釐米寬為宜;片以0.5釐米厚為合適;段在3.5一5釐米長最為相宜。刀工應注意三點:一是不管何種形狀,都必須保持形狀統一,大小一致,以便同時成熟和入味;二是對於表面光滑難入味的材料,如豬腰、雞胗等,應打上花刀後再切成一定的形狀。三是含水分多、易斷碎的材料(如魚肉)含水分較少不易斷的材料(如豬瘦肉)改刀的形狀應大一些。

3、熟處理製作浸涼菜的材料必須進行初步熟處理,方法主要有鹵、焯和炸三種。

4、調浸汁做好浸涼菜,關鍵就是要調好浸汁。浸汁有味汁和油汁兩種。

味汁:

應根據材料成菜後的口味要求,把各種調味料混合均勻製成味汁,常使用的調味品有海鮮醬、沙茶醬、柱侯醬、豆瓣醬、老乾媽豆豉、香辣醬、美極鮮醬油、蠔油、日本辣根醬等。調製時一般是在常用調味品如鹽、味精、雞精、白糖、醋、香油的基礎上,加入有香味的薑、蔥、蒜等,再加入上述調味料和適量的鮮湯,製成芳香馥鬱的調味汁。如魚香味汁、蒜味汁、美極鮮味汁、豉油味汁、辣根味汁等。不論調製何種味汁,湯水要夠,以保證材料完全浸在味汁中。一般用水焯熟的材料必須用味汁浸至入味。

油汁:

最好提前煉好,晾涼。方法是:淨鍋入沙拉油,上火燒熱後,投入各種香料炸出香味後,過濾去渣即得。操作時,應根據成菜口味要求來投放香料。如麻辣油汁,就要多放辣椒和花椒;五香油汁就應放花椒、八角、丁香、桂皮、香葉等香料;蒜味油汁就應加大蒜的用量,以突出蒜香濃郁的特點。不論煉製何種油汁,香料應在二三成油溫時投入,慢火浸炸至出香味即好。若油溫過熱,會把香料炸糊而使油汁發苦,影響成菜品質。油汁必須晾涼後才可放人材料,以免受餘熱影響而使其質變老。一般鹵熟的材料最好用油汁浸制。

炸熟的材料既能用味汁也可用油汁。不論使用味汁還是油汁,均需將原料全部浸泡,否則味道和色澤均欠佳。撈取浸好的原料時,切忌將水混入到浸汁內,以防變味。

原料:

鳳爪6只,蒜瓣20克,紅椒圈5克,黃瓜絲30克。

調料:

特製老鹵5000克,浸汁料110克,味精10克,白糖30克,涼開水50克。

浸汁料配方:

東古一品鮮醬油100克,美極鮮、魚露各5克,老抽3克。

特製老鹵製作:

將老雞300克、豬棒骨400克飛水後加清水熬制的第一鍋骨頭湯5千克,加入料包(八角5克、香葉、山奈、香茅各3克,桂皮、丁香、陳皮、甘草各5克、蛤蚧1只、小茴香4克、南薑15克、羅漢果2個、蒜頭30克、幹蔥頭15克、香菜末10克)小火鹵1小時,入花雕酒100克調味,調勻後過濾湯汁即可。

製作方法:

(1)美國鳳爪用清水浸泡1小時,然後入特製老鹵中小火煮10分鐘關火浸熟,撈出沖涼,一分為二備用。

(2)蒜瓣拍松,放入浸汁料、味精、白糖、涼開水調勻料水中浸10小時,至湯汁蒜味濃郁時,倒入備好的鳳爪上面,用瓷盤壓住,防止鳳爪浮在湯汁上,2小時後即可食用。

(3)裝盤時選用黃瓜絲墊底,鳳爪去骨,再次改刀成條狀,上面點綴紅椒圈,澆上少許湯汁即可。

關鍵:

風爪煮制時要注意火候,防止脫皮不美觀。

3招牌拱嘴

特點:

這道“招牌拱嘴”的初加工方法與下面將要介紹的另一道招牌菜“西川鴨脯”類似,都要先用蔬菜醃制去腥,不同的是,豬拱嘴不易吸味,因此不能用蒸制的方法,而是要將其放入白鹵水中鹵熟。因拱嘴膠質厚重,我特別用鮮椒蔬菜水調拌上桌,其中只加入少許美極鮮味汁,入口絕對清爽,很受女性食客的喜愛。

原料:

鹵熟的豬拱嘴300克,蒜末、香菜碎各10克、鮮紅小米辣碎5克。

調料:

鮮椒蔬菜水100克,鹽5克、味精4克、糖3克、白胡椒粉2克、美極鮮味汁20克。

鮮椒蔬菜水製作:

青杭椒段500克、小米辣圈100克、大蒜瓣150克、洋蔥絲150克、胡蘿蔔塊、香菜梗各100克混合放入榨汁機,倒入礦泉水淹沒所有原料,加蓋榨汁。將榨出的鮮椒蔬菜水濾去渣滓,倒入保鮮盒中備用。

製作方法:

(1)取鮮椒蔬菜水100克放入盆中,加鹽5克、味精4克、糖3克、白胡椒粉2克、美極鮮味汁20克調勻成料汁備用。

(2)鹵熟的豬拱嘴300克改刀成薄片,分裝入玻璃盞與小碗,倒入料汁,再分別撒蒜末、香菜碎各10克、鮮紅小米辣碎5克即可上桌。

4沸騰鵝腸

味型:

濃香微辣,鵝腸脆爽。

創意:

原型為火鍋涮鵝腸。用幹、鮮香茅草煉好的油香味濃郁,微辣,呈淺茶色。香茅草的味道可以去掉鵝腸的腥味,兩者是絕配。

原料:

銀芽250克,洋蔥絲150克,處理好的鵝腸200克(鮮鵝腸用陳村梘水泡一下,然後冰鎮、沖洗乾淨,這樣口感更脆)。

調料:

醃制料(鹽、雞精、胡椒粉、味精各少許),鹽焗雞粉3克、美極鮮味汁5克,藤椒油3克,幹辣椒段5克,特製香茅油300克。

特製香茅油的熬制方法:

鍋下沙拉油1幹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各50克炸香,然後下入洋蔥80克炸香,待蔬菜料炸幹時將其撈出,棄之不用,然後在油裡下入泡椒醬250克炸香(提色、提辣),下入用清水泡過的香料(白蔻、小茴香、八角、香葉等共10克)、鮮香茅草30克、幹香茅草10克小火繼續熬10'分鐘至香,待將水分全部熬出、油變清亮之後,起鍋倒入盛器備用。

製作方法:

(1)銀芽汆水。鍋下底油燒熱,下入銀芽、洋蔥絲翻炒均勻,調鹹鮮味,起鍋入盛器墊底。

(2)處理好的鵝腸200克加醃制料醃制入味,再拌入鹽焗雞粉、美極鮮味汁。

(3)將拌好的鵝腸放在銀芽上,再淋上藤椒油,放上幹辣椒段。

(4)鍋下熬好的特製香茅油300克燒至三成熱,起鍋倒在鵝腸上即可。

製作關鍵:

香茅油燒至三成熱即可沖入鵝腸,如果油溫太高,鵝腸就燙老了。

5椒王鮮魚肚

特點:

鮮椒味濃郁,鱗魚肚口感軟糯。

一道椒王鮮魚肚,是將鮮鰱魚肚提前蒸熟入味,分裝入保鮮袋冷藏,入菜時取一袋鮮魚肚加自製鮮味汁烹調,製作方便快捷,出品穩定。

原料:

鮮鰱魚肚(海鮮市場有售,是宰殺鰱魚留下的魚肚,大小類似大拇指,每斤約40元)5000克,黃瓜片200克。

調料:

鹽30克、胡椒粉20克、薑汁酒(廣東米酒500克、白酒50克放入老薑絲200克泡24小時即成)50克、薑片100克、蔥段100克,清雞湯500克、自製鮮味汁150克,花椒油20克,菜籽油50克,青紅小辣圈、青紅杭椒圈共20克。

自製鮮味汁配方制法:

淨鍋下李錦記生抽1000克、家樂鮮麻辣鮮露2000克、美極鮮味汁2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00克、蠔油200克、家樂雞汁150克、冰糖100克中火熬開,下入薑片150克、蒜片300克、小米辣節300克,起鍋倒入不銹鋼桶,自然冷卻後蓋上蓋子,入保鮮冰箱冷藏,24小時後取出,打渣留湯即成。

製作方法:

(1)批量預製:鮮鰱魚肚5000克洗淨剖開,入不銹鋼託盤,調入鹽30克、胡椒粉20克、薑汁酒(廣東米酒500克、白酒50克放入老薑絲200克泡24小時即成)50克、薑片100克、蔥段100克,加水至剛沒過魚肚,覆上保鮮膜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蒸好的魚肚軟糯,入味均勻,若用“水煮”的方法則容易變老),將魚肚挑出來,每份400克分裝入保鮮袋,入保鮮櫃冷藏。

(2)黃瓜片200克入油鹽水快速汆2秒撈出,擺在盤底;從保鮮櫃取出一包魚肚,用清水沖一下。

(3)淨鍋下清雞湯500克、自製鮮味汁150克,下入魚肚小火燒開,連湯一起澆在黃瓜片上,淋少許花椒油。

(4)鍋入菜籽油50克燒熱,下入青紅小米辣圈、青紅杭椒圈共20克炒香,淋在魚肚上即可。

6臨沂大碗炒雞

此菜薑、蒜、朝天椒用量很大,目的是突出底味。此菜一定要旺火快炒,以免粘鍋。要在雞肉水分快煸幹時下入湯料,味道才能充分滲入到雞肉中。

原料:

一年仔雞1只(約800克)。

調料:

混合油70克(沙拉油、熟豬油各35克),A料(幹朝天椒40克,薑片50克,蔥30克),B料(老抽5克,味達美醬油、大碗雞料各10克,高湯150克),C料(鹽、老抽各5克,味精6克,雞粉7克)。

秘制大碗炒雞料粉配比:

八角100克,花椒50克,白芷、小茴香、魚腥草、當歸、陳皮、草果、甘草、幹裡香各10克,丁香2個,竹葉青、黑胡椒各20克,將以上香料磨成面即可。

製作方法:

(1)將仔雞宰殺治淨,剁成小塊備用。

(2)鍋入混合油燒熱,入A料小火煸香,下入雞塊大火翻炒2分鐘至雞肉脫水,下入B料中火靠幹水分,下入C料調味,旺火收汁出鍋即可。

7夫妻肺片

特點:

製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原料:

鮮牛肉、牛雜(肚、心、舌、頭皮等)、老鹵水各2500克,冷菜專用紅油、油酥花生未、醬油各150克,芝麻面10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製作方法:

(1)將牛肉、牛雜洗淨。牛肉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肉、牛雜仍放鍋內,倒入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鐘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鹵汁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後,取碗一隻,舀入鹵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肉、牛雜分別切成4釐米長、2釐米寬、0.2釐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鹵汁拌勻,分盛若干盤,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面即成。

關鍵:

牛肉、牛雜必須反復洗淨,去除異味。用於拌制牛肉和牛雜的鹵汁要濃,使其得味起鮮。

另附:成都冷菜紅油專用配方

特點::

紅油味濃色澤紅亮,香味悠長,適合於製作各類川味葷性原料,煉製方法獨到。

此紅油為成都很多老字型大小冷菜店專用配方,用它做出的“夫妻肺片”、“口水雞”、“棒棒雞”別有風味,用這種冷浸方法煉出的紅油酥香味濃、辣而不燥,做涼菜時用很少就能出香很容易著味。

試做後發現做出的紅油就像凍過的油一樣不亮,可以將油料換成18千克菜籽油和7千克沙拉油的混合油,這樣做後發覺油的亮度增高了,稠度也適中,變得更加理想。

原料:

菜籽油25幹克,芝麻100克,花椒面200克,薑片300克,蔥段1000克,沙拉油200克,二金條辣椒5000克,子彈頭辣椒2500克。

A香料:

八角50克,山奈30克,白蔻25克,桂皮40克,草果20克,香果50克,砂仁30克,乾草20克。

B香料:

千里香30克,玉蘭香40克(藥店有售)小茴香50克。

製作方法:

(1)將菜籽油燒到九成熱,關火降到八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炸幹後撈出,下入芝麻炸約1分鐘至幹香,撈出芝麻待用,再從其中盛出15千克油,放在一邊待用。

(2)鍋中倒入沙拉油100克,燒到四成熱後下入二金條辣椒小火翻炒3---5分鐘後盛出;鍋中倒入沙拉油100克,燒到四成熱後下入子彈頭辣椒小火炒3---5分鐘出香後撈出,將炒好的兩種辣椒放入粉碎機中打成粉末。

(3)取一個空桶放入A香料和打成粉末的二金條辣椒、子彈頭辣椒,當步驟1中鍋內剩下的10幹克油的溫度降到五成熱時,將其倒入桶中,待油溫降到四成熱時下入B香料,待油溫降到一成熱時下入花椒面,等油溫完全冷卻後將第1步中盛出的15千克菜籽油和炸好的芝麻倒入,蓋上蓋子靜置48小時即可使用。

8花香秘制牛仔骨

亮點:

牛仔骨醃漬之後用黃油煎熟.再用秘制醬炒,口味非常好。

此菜先煎後炒,口感和口味都不錯。用黃油製作,不僅很香,色澤也很好。秘制醬的做法也不錯,是複合味型。

原料:

牛仔骨500克,彩椒50克,蒜苗段20克,洋蔥塊20克。

調料:

蔬菜汁50克,蛋黃1枚,蠔油10克、料酒15克,起士粉80克,秘制醬30克。

秘制醬配方制法:

炒鍋上火加黃油燒熱,入香菜末、洋蔥末、天津冬菜(用大白菜加蒜和鹽發酵醃漬而成,色澤金黃、口感鮮嫩、蒜香味濃,既可做鹹菜,也可當調味品)末、西芹末各50克,煸出香味,加入郫縣豆瓣150克炒香,再加入辣妹子辣椒醬50克炒出辣味,加入海鮮醬50克翻炒30秒,調入雞精20克、味精10克翻勻,加入XO醬50克炒勻即成。

注:

此醬一次不可炒制太多,因為放置時間超過2天它的香味就會流失,還會變黑,炒出菜來顏色不好。

製作方法:

(1)牛仔骨沖洗乾淨,改成2釐米見方的片,加入蔬菜汁醃漬2小時去除腥味,再加入蛋黃、蠔油、料酒、起士粉抓勻備用。

(2)平底鍋上火入黃油燒至四成熱,加入牛仔骨,小火煎至八成熟備用。

(3)炒鍋上火加黃油燒熱,加入秘制醬炒香,加入煎過的牛仔骨翻炒入味,下入彩椒片、洋蔥塊大火翻炒,加蒜苗段翻勻起鍋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

1、製作這道菜時,炒醬料、煎牛仔骨和最後炒制都要使用黃油,成菜才會更香更黃亮。

2、起士粉本來有一股刺激性氣味,但用黃油煎過之後不僅不刺激,還會散發出一股奶香味。

9

羊脊骨火鍋

特點:

羊脊樑,形狀酷似蠍子,俗稱羊蠍子。以其為主料燉制的羊蠍子火鍋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羊蠍子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高蛋白,富含鈣質(民間常以此醫治骨質疏鬆症者),易於吸收,有滋陰補腎,養顏壯陽功效。

原料:

羊脊骨2500克,羊棒骨500克。

調料:

蔥段50克,薑片15克,香料包30克,料酒20克,鹽適量。

配菜:

羊肉500克,水發墨魚150克,水發玉蘭片100克,時令蔬菜適量

蘸料:

胡椒粉2克,蠔油、醬油、香菜末、蔥花各適量。

香料包配比:

花椒15克,八角2克,幹辣椒8克,丁香3粒,香葉2片、桂皮2克。

製作方法:

(1)羊脊骨洗淨,從骨節處砍成小段,羊棒骨洗淨砸斷,用清水浸泡以除去血水,撈出。

(2)羊肉切片,水發墨魚淘洗去堿味,瀝幹,切塊,水發玉蘭片洗淨,切片。時令蔬菜擇洗乾淨。以上各料分別裝盤,圍火鍋擺放,備用。

(3)用蠔油、醬油、胡椒粉、香菜末、蔥花調勻製成蘸料,每人1碟。z)XLGI2Vx^=$s]K9

(4)淨鍋置於火上,加入冷水燒開,下入羊脊骨和羊棒骨燒開後撇去浮沫,撈出,放入另一淨鍋中,加入適量熱水,下入蔥段、薑片、鹽、料酒及香料包,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羊脊骨熟爛,撈出香料包。

(5)將羊脊骨及湯倒入火鍋中燒開,放入原料燙熟後蘸上蘸料食用。

另附紅湯羊蠍子火鍋參考配方製作:

鍋底用料:

羊脊骨(羊蠍子)3000g、羊肋排2000g、老薑5 片、大蔥5段、蒜100g、鹽2茶匙(10g)、雞精1茶匙(5g)、醬油100ml、油1湯匙(15ml)。

燉肉料1份:

丁香3粒,草果1枚,肉豆蔻2枚,香葉3片,花椒30粒,八角2顆,小茴香10粒,桂皮1片,黃芪5粒,南姜1支,砂仁2粒,枸杞5粒,黨參1根。

涮料用料:

麵粉100g、土豆200g、平菇300g、茼蒿200g、粉絲50g、大白菜200g。

鍋底做法:

(1)羊脊骨和羊肋排洗淨切大塊,放入煮鍋中,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後撈出羊脊骨和羊肋排用冷水洗淨備用。

(2)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5成熱,放入老薑片、大蔥段和5粒蒜煸炒出香味。加入足量的冷水和羊脊骨、羊肋排,調成大火加蓋煮至即將沸騰,加入醬油,不需攪拌,待煮開後撇去浮沫,將燉肉料裝入調料包放入湯中,加入其餘的蒜、姜片調成小火燜煮2小時。

(3)上桌前取出調料包,連湯盛入火鍋,待重新燒開,先品羊骨再涮其他材料。

關於蘸料:

羊蠍子火鍋以味濃湯鹹為特點,因此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另備蘸料,如果在涮菜時覺得口味不夠,可以使用涮羊肉的麻醬調料作為蘸料。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以 如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如果您對(巫山烤魚、麻辣龍蝦、燒烤、川菜、麻辣香鍋、火鍋、幹鍋火鍋、烤豬蹄、冒菜、酸辣粉等數十種餐飲特色菜品)感興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更高見解請務必聯繫我們 ,請微信關注公眾號 (名廚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