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媒:中國科技“跳躍式”式創新如同大艦巨炮,日本已無存在感!

日本製造效率創下自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據日本媒體報導, 根據“日本生產性本部”的分析結果顯示, 日本製造業的勞動生產效率創下了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勞動生產效率是表示每位勞動者的勞動效率達到多高的數值, 2015年日本為9.5063萬美元, 比5年前減少了10%。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29個主要成員國中排名中, 日本的排名也是迅速下滑。 在2000年的中, 日本高居榜首, 而2016年則大幅度下滑至第14位。

日本的水準只有美國(13.9686萬美元)的70%。 2010年時排在日本後面的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排名也發生逆轉。 不過, 日本生產效率明顯降低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在於外匯市場上日元貶值, 按美元換算的生產效率水準被壓低。

中國的科技創新如同大艦巨炮般

近年來, 中國的科技成果進入收穫高峰期。 超級電腦、高鐵等領域傲視群全球, 阿裡巴巴、騰訊也進入全球十大科技公司行列(按照市值排名),

即時通訊、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等也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

日媒認為, 在國家發出號令後, 不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 企業一齊展開行動。 這種“發展型獨裁”類似於過去日本的體制, 但中國的規模截然不同。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顯示, 2015年中國的研發投資額達到4088億美元, 逼近美國(5029億美元)。

從家電到工廠, 都在不斷配備人工智慧(AI)。 從在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AAI)發表研究論文的數量(2010~2015年)來看, 日本僅為75篇, 而中國達到413篇, 與美國的共同研究也達到80篇。 面對擁有“大艦巨炮”的大國, 日本應如何展開對抗呢?

日本的研發投資額2016年度為逾18萬億日元。 進入21世紀後基本持平。 在缺乏戰略的情況下花掉了有限的資金, 結果是在計算高品質論文的世界排行榜上, 日本的排名在所有研究中都在下降。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統計顯示, 從2013~2015年的全球排名來看, 與10年前相比, 材料科學從第3位下滑至第6位元, 化學從第3位元下滑至第5位。

支撐工業革命的電腦與數學從第9位下滑至第13位, 而基礎生命科學則從第5位下滑至第11位, 形勢嚴峻。

找到能獲得優勢的研究領域將是關鍵。 但是, 作為科學技術政策的指揮部, 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議長為首相安倍晉三)在綜合戰略上宣導“集中分配資源”, 但僅僅是政府與企業要率先推動的研究, 就包括AI、感測器、機器人和防災, 羅列了一大串。

中美這2個大國投入巨額資金、展開競爭的局面日趨明顯。 中國的戰略是在國家主導下, 盡全力追趕美國, 但不知道能否帶來創新。

但是, 如果日本不進行果斷的選擇與集中, 將在世界上不斷被埋沒。 日本要通過創新在世界上保持存在感, 就需要大膽重估此前的成功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