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延平:金融活水助“做龍”產業再騰飛

23日, 在延平區舉辦的中國(南平)遊樂產業發展論壇暨遊樂設施設備採購洽談會上, 遊樂產業基金的發佈成為全場亮點。 該基金由福建海川藥業、延平國運、深圳摩根富通三家公司聯合投資, 基金規模30億元, 將對延平區“遊樂金融+”綜合項目進行投資。

近年來, 延平區著力打造“中國遊樂業之鄉”品牌, 把遊樂產業列入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之一, 致力於整合資源優勢, 加快遊樂與金融、旅遊、創意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延伸產業鏈。 “遊樂金融+”綜合專案正是延平區政府優化寬鬆發展環境, 吸引與鼓勵遊樂企業在延平設立總部,

引導相關產業向延平集聚, 實現遊樂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舉措。 通過證券募集資金, 進行全面佈局, 聯合分佈在全國的帶有延平標誌的遊樂園, 做有主題IP故事的城市周邊中型以上游樂園。

“小迷宮”引領大產業

遊樂產業基金落地延平, 與當地遊樂業悠久的發展歷史有著深厚淵源。 延平區作為國內農民開發公園遊樂業的發源地, 上世紀80年代, 樟湖鎮、巨口鄉的村民走出鄉村, 率先在蘇州虎丘建成一座外觀呈龍形的巨型遊樂設施——“龍閣迷宮”。 “龍閣迷宮”在蘇州取得良好反響後, 延平區農民由此踏上開拓城市公園經營性遊樂專案之路。 通過“傳幫帶”的形式, 發動毗鄰村民向北上廣等大都市進軍, “延平籍”遊樂園的足跡很快遍佈全國。

經過三十多年探索, 延平遊樂業從業者已在全國投資約3000家遊樂園(場), 從業人員近5萬人, 實現除港澳臺外全國省份全覆蓋, 遊樂園(場)布點率占全國同行業的70%, 年總營業額達500億元。

單一模式遇發展困境

輝煌背後, 延平區遊樂產業發展困境日漸顯現。 單一的“公園+樂園”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我們的遊樂園有數量卻沒品質, 在經濟新常態下面臨著極大考驗。 ”作為遊樂設備的製造產商, 南平市幸福遊藝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毅深有感觸地說。 “延平籍”遊樂園多為鬆散的家庭式經營, 沒有主題特色的遊樂園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如今, 除了同行業間的激烈競爭, 一批房地產商把遊樂業作為地產開發的一張名片,

插足遊樂產業, 行業競爭壓力更加殘酷。 “我們的遊樂園與方特、迪士尼等大型主題樂園相比規模小、產品單一, 缺少主題文化的概念, 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林毅說。

金融活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 南平市遊樂行業協會成立, 延平籍“遊樂人”開始嘗試走新發展模式。 2016年, 延平區攜手協會打造“遊樂業之鄉”, 樹立遊樂產業獨特品牌文化形象。 在外拼搏多年的延平籍“遊樂人”逐漸開始回鄉投資辦企業, 為家鄉經濟發展做貢獻。

“想成功轉型, 資金必不可少。 ”福建海川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正望說, 遊樂產業基金的發佈, 正是為在本地設廠的遊樂廠商提供資金支持, 實現遊樂產業轉型升級。 “遊樂金融+”綜合項目主要是將延平區優秀的資源與人才整合在一起,

將延平區打造成全國的3000多家遊樂場的總部。

遊樂產業基金的扶持, 解決了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 據金生遊樂集團董事長陳學政透露, 2017年, 集團成立了金生管理有限公司, 全資合併國內6個樂園, 由海川藥業扶持, 計畫同時上市, 力爭為延平遊樂之鄉打造遊樂產業第一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