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現在冬天再冷,我們也最好不要這樣給寶寶取暖哦!

冬至過後, 天氣冷得朝朝媽出門基本靠抖了, 各位勤勞的媽媽們, 都把家裡能用的取暖神器拿出來了吧?

抱著熱水袋、電暖寶、坐在暖風機前, 晚上睡覺墊著電熱毯, 和娃幸福地窩在家裡, 光想想就覺得暖洋洋~

暖是暖了, 燙傷事故卻也隨之而來。 上網頁一搜, 這些取暖設備讓寶寶低溫燙傷的事故數也數不清。

1

低溫燙傷是什麼

低溫燙傷:

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44~50℃的物體, 造成的皮膚以及皮膚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

這就有點類似“溫水煮青蛙”。

在44~50℃的溫度範圍內, 可能我們並沒有覺得不適, 還感到挺暖和的, 但時間久了, 仍然會燙傷皮膚。

而且, 寶寶還小, 即使覺得燙也無法表達, 如果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一直用熱水袋, 就會逐漸烤熟寶寶的皮膚, 造成面積很小, 但是深度極深的燙傷創面。

市面上常見取暖神器的持熱溫度, 朝朝媽都整理出來了, 供大家參考:

我們在用這些取暖神器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正確使用, 預防寶寶低溫燙傷。

比方說, 儘量不要給孩子用暖寶寶。 家裡用電暖扇時, 離寶寶遠點。

冬天被窩很冷, 我們可以用熱水袋給孩子暖床, 在孩子進被窩前拿走, 一定要選品質過關的熱水袋, 以防漏水、炸裂燙傷寶寶。

最好不要給孩子用電熱毯, 嬰兒和小寶寶受不了過熱的溫度, 大人也有可能會忘記關掉電熱毯, 另外, 如果孩子尿床, 還可能產生觸電的危險。

2

民間偏方不可取!

如果寶寶不小心燙傷了, 有的家長會用各種民間偏方來治療。

如往傷口上撒鹽、淋醬油、糊麵粉、澆麻油等等, 聽起來不像在治療燙傷, 更像是燒烤。 還有塗牙膏、抹肥皂等, 這些都是不靠譜的燙傷處理方法。

這些偏方不僅對燙傷處理沒有任何好處, 還可能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而且醫生處理傷口時, 首先是清潔創面, 這些東西塗在傷口上, 會影響醫生判斷, 嚴重的可能延誤治療時間。

3

燙傷後該怎麼辦?

那麼, 寶寶不小心燙傷了,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只要一發現寶寶燙傷, 豆苗媽希望爸媽們可以按步驟做到以下4點, 一定程度上緩解燙傷對寶寶的傷害。

用乾淨的流動冷水沖洗寶寶燙傷部位10分鐘以上, 水流放慢, 流動的冷水可迅速帶走局部熱量, 減少進一步的熱損傷。

用冷水浸泡傷口, 然後輕輕地把燙傷部位表面的衣物去除,

如果衣物緊貼在孩子身上, 可以用剪刀剪開, 注意剪刀口朝上, 避免尖銳的剪刀傷到寶寶, 同時也要避免弄破水皰。

用潔淨或無菌的紗布、毛巾覆蓋傷口並固定, 可保持傷口清潔、減少感染。

傷得嚴重時, 要及時送寶寶到醫院治療。

朝朝媽的話:

寶寶不小心燙傷後, 用正確、科學的處理方法很重要, 也能最大程度地減輕孩子的痛苦。 但最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

希望朝朝媽今天的分享, 不僅能讓媽媽們知道燙傷時的急救處理方法, 更能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讓寶寶的每一個冬天, 都過得安全又暖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