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反對把這部國民喜劇巔峰《我愛我家》拍成電影,誰都不行

“我們都愛的那個家。 ”

最近有消息說, 《我愛我家》準備拍成電影了。

我心裡五味雜陳, 預感一部神劇就要淪為賤賣情懷的大IP。 為什麼呢?因為當年的它, 不可再複製。

且不說劇裡那些針砭時弊的臺詞, 令人捧腹大笑的情境, 多年以後仍是耐人尋味。

劇中展現了90年代一個普通家庭, 從吃穿用度到流行時尚, 從時髦用語到演藝明星, 一個家的瑣碎日常映射了整個時代的風貌。

更何況, 我們小時候的童年記憶, 它也有。

很多人評論, 小時候看它, 並不知道周圍的大人在笑什麼, 但是現在看它, 卻深深地懷念當年家裡硬硬的沙發和28寸的黑白電視。

看到它, 就仿佛回到每一年的暑假。 經典的劇, 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有它, 那些美好的回憶才能反復回味。

那就來說一說當年劇中幕後的故事吧。

它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情景喜劇, 功勞歸功於導演英達。 80年代末, 英達留學時發現了情景喜劇, 於是想將它搬到國內螢屏, 編劇王朔向他推薦了梁左。

▲梁左。

知道梁左的人不多, 但是知道薑昆的《虎口遐想》的人不少, 87年的春晚相聲《虎口遐想》便是梁左寫的。

當時紅極一時, 《虎口遐想》成就了薑昆的相聲事業, 也讓梁左名噪一時。 17年, 薑昆改編《新虎口遐想》再上春晚, 可見當年作品的成功程度。

梁左筆下的《我愛我家》, 裡面的情節和對話與他自己的經歷密不可分。

劇中老幹部傅明就有梁左父親的影子, 傅明是梁左父親革命時的化名, 整個賈家其實就是梁家的投射。

知識份子機關幹部賈志國(對應梁左自己)▼

整天無所事事到處約會女同志的賈志新(對應梁天)▼

梁左弟弟的角色由梁天本人出演,渾身散發一股屌絲氣質。

中文系妹妹賈小凡(對應梁歡)▼

梁左妹妹,後來英達出軌梁歡,與宋丹丹離婚,一部戲改變兩個人的婚姻,只能說貴圈好亂。

《我愛我家》裡,能看到宋丹丹飾演的大嫂和老公賈志國對知青生活的回憶,這源于梁左曾插過隊,非常熟悉基層的生活。

後來梁左在北京的大菊胡同住了很多年,每天跟居委會大媽在一塊,劇中經典的一段“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抓壞人,那壞人得多大年紀呀!”就是來自大雜院生活。

底層生活是梁左創作的主要題材,梁左的好友劉震雲分析他。

梁左所講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平民老百姓的故事,如果只是把這些故事原封不動地說出來,大家上街隨便去看場景就行了,就不需要再看梁左的情景喜劇了。他在寫平民百姓生活的時候加進了很多知識份子的文化含量。正是這種文化含量使這些司空見慣的平民的生活得到了昇華,這就是梁左的作品讓所有人喜愛的根本原因。

《我愛我家》第一年播出時褒貶不一,被批評“諷刺老幹部”。

雖然這種諷刺是溫情的、善意的,但它還是被部分媒體評為年度最差電視劇,沒想到如今卻成了不可逾越的經典。

劇中的開頭可以看到,梁左的正式頭銜是文學師。在影視行業裡只有他被這樣稱呼過,事實證明,他也配得上這個頭銜。

視頻簡介上是這樣介紹《我愛我家》的:

「 透過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以及他們的鄰里、親朋各色人等構成的社會橫斷面,展示了一幅當今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絢麗斑讕的生活畫卷。為什麼那麼多的煩惱與瑣碎,卻擋不住開懷的笑聲,因為我愛我家。」

以一個六口之家,映射了整個90年代的風貌。於是,劇裡好多90年代的特色。

賈圓圓喜歡追星,最愛的便是哥哥張國榮,因此120集的劇中,有專門一集來講張國榮,叫做《心中的明星》。

但遺憾的是,原本準備客串的張國榮最後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拍攝。還要告訴你們的是,《霸王別姬》里程蝶衣的配音,正是“賈志國”楊志新。

賈圓圓沉迷張國榮,但是保姆小張卻覺得“不如蔡國慶帥”。

趙忠祥也到劇中客串自己,滿足大家“十分想見趙忠祥”的呼聲。

家裡的佈置也很讓人懷念,還原了當時北京人家的佈置:冰箱、彩電、洗衣機、座機電話以及BP機。

後來還出現了空調和電腦,在第87集《卡拉ok》裡出現了高大上的VCD,這些當時90年代最時髦最IN的物件,統統在劇中展現。

這樣的暖壺,這樣的地圖,以及沙發前一邊打毛衣一邊看電視的媽媽,是不是很熟悉?

90年代,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大家紛紛下海經商,隔壁的燕紅做生意,惹得大家眼紅,全家心動入股。

第41、42集《從頭再來》裡,賈志新帶著保姆小張跑去海南創業。因為看到昔日老同學下海經商賺了大錢,還一度引發了賈志國的中年危機。

除此之外,劇中還出現了當時的社會風尚。

當時流行氣功熱,19集《大氣功師》老傅就練起氣功,還開起了“帶功報告”;

56集中出現了和平女士的整容計畫,誓要帶領全家人整一整;

電視上熱播國外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節目,83集《家庭吉尼斯》就出現了全家自吹自擂編寫家庭紀錄;

拍攝時趕上94年世界盃,於是99集出現《94世界盃》。

捯飭後驚悚的和平女士▼

再八卦一句,劇裡的服裝,在現在看來都不過時▼

金句小能手和平女士,穿起oversize的落肩套頭衫根本就是時尚先驅▼

深藍色的深V毛衣,趙明明真是盛世美顏啊▼

條紋裝,現在還在穿▼

復古大熱的印花系列,衣櫃裡是不是也有一件這樣的▼

時尚時尚我最時尚之燕紅(蔡明扮演),空氣劉海、透視裝、半丸子頭、闊腿背帶褲一樣都沒落下▼

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畫質被現在的高清視頻比得連渣都不剩,為什麼大家依然記得它依然喜歡它呢?

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從劇中找到熟悉的人吧。

老幹部老傅,人老心不老,家裡的大小事都想插手,喜歡說起當年的“英勇事蹟”,一開口便是“想當年”,還有劇中有名的“日本鬼子還曾經出三百塊大洋買我的腦袋。”

是不是很熟悉?誰的家裡還沒有一位喜歡訴說當年往事的老古董?

大兒子賈志國,機關幹部,人到中年,自然有中年危機。

尤其是在昔日的老同學下海掙了大錢,有的堅持畫畫成了藝術家時,他躊躇滿志,覺得不能“再這樣活下去”。

賈志國與和平女士,兩個人為生活瑣事吵吵鬧鬧,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執不下。時不時地互相吃醋,就如當年的爸爸媽媽一樣。

賈志新和賈小凡屬於青年一代。

志新不工作,整天吊兒郎當,還經常換女朋友;小凡整天想著出國,劇中一直在看英文書,學習英文,最後也如願出國。

在他們身上,一樣有對未來的迷茫,更看得到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賈圓圓與我們最貼近,跟90後的獨生子女一樣,調皮任性,愛臭美喜歡追星,非常有個性。跟爸爸搶遙控器,惡作劇調戲家人,跟小桂裝鬼,寫匿名恐嚇信懲罰家人不帶她出去玩。

除了主角,劇裡面還有親家丈母娘、農民包頭工、討薪的民工、熱情的居委會大媽,以及互相看不慣的老鄰居。

在這個普通、平凡、瑣碎的小家裡,反映了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年代的人。

它有人情味,有煙火氣,這一個個充滿煩惱、瑣碎但又有意思的故事,沒有那麼多浮誇,沒有那麼多做作,就是讓人懷念不已。

好多人會反復地看它,因為一直看才會覺得《我愛我家》永遠不會結束。

可是,現在的老傅早已去世多年,韓影(和平媽)、金雅琴(余大媽)也相繼離開,當年的場景再也不能複製。

《我愛我家》是宋丹丹英達的夫妻檔,但播出後,兩個人便離婚重組家庭,現在看來,分外令人唏噓。戲如人生,但人生永遠比戲更精彩。

既然提到這部劇了,就不能不說說劇裡的影帝和影后啦。當時的他們初出茅廬,嫩得能掐出水來。

16年的表情包葛優癱,就出自葛優客串的季春生▼

嗯,在一個伸手不見六指的晚上。

至今還活躍在春晚舞臺的蔡明▼

扮演渣男的郭冬臨▼

長得很像的姜文、姜武和夏雨▼

穿夾克衫的王志文▼

當時跟王志文組cp的江珊▼

濮存昕▼

李雪健老師▼

李明啟老師▼

表演藝術家韓影,看看這目光▼

見過這樣鮮的韓磊嗎▼

什麼才是真的偶像?就是不管過去多少年,說出他們的名字時,人們依舊親切熟悉。一部劇也是如此。

整天無所事事到處約會女同志的賈志新(對應梁天)▼

梁左弟弟的角色由梁天本人出演,渾身散發一股屌絲氣質。

中文系妹妹賈小凡(對應梁歡)▼

梁左妹妹,後來英達出軌梁歡,與宋丹丹離婚,一部戲改變兩個人的婚姻,只能說貴圈好亂。

《我愛我家》裡,能看到宋丹丹飾演的大嫂和老公賈志國對知青生活的回憶,這源于梁左曾插過隊,非常熟悉基層的生活。

後來梁左在北京的大菊胡同住了很多年,每天跟居委會大媽在一塊,劇中經典的一段“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抓壞人,那壞人得多大年紀呀!”就是來自大雜院生活。

底層生活是梁左創作的主要題材,梁左的好友劉震雲分析他。

梁左所講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平民老百姓的故事,如果只是把這些故事原封不動地說出來,大家上街隨便去看場景就行了,就不需要再看梁左的情景喜劇了。他在寫平民百姓生活的時候加進了很多知識份子的文化含量。正是這種文化含量使這些司空見慣的平民的生活得到了昇華,這就是梁左的作品讓所有人喜愛的根本原因。

《我愛我家》第一年播出時褒貶不一,被批評“諷刺老幹部”。

雖然這種諷刺是溫情的、善意的,但它還是被部分媒體評為年度最差電視劇,沒想到如今卻成了不可逾越的經典。

劇中的開頭可以看到,梁左的正式頭銜是文學師。在影視行業裡只有他被這樣稱呼過,事實證明,他也配得上這個頭銜。

視頻簡介上是這樣介紹《我愛我家》的:

「 透過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以及他們的鄰里、親朋各色人等構成的社會橫斷面,展示了一幅當今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絢麗斑讕的生活畫卷。為什麼那麼多的煩惱與瑣碎,卻擋不住開懷的笑聲,因為我愛我家。」

以一個六口之家,映射了整個90年代的風貌。於是,劇裡好多90年代的特色。

賈圓圓喜歡追星,最愛的便是哥哥張國榮,因此120集的劇中,有專門一集來講張國榮,叫做《心中的明星》。

但遺憾的是,原本準備客串的張國榮最後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拍攝。還要告訴你們的是,《霸王別姬》里程蝶衣的配音,正是“賈志國”楊志新。

賈圓圓沉迷張國榮,但是保姆小張卻覺得“不如蔡國慶帥”。

趙忠祥也到劇中客串自己,滿足大家“十分想見趙忠祥”的呼聲。

家裡的佈置也很讓人懷念,還原了當時北京人家的佈置:冰箱、彩電、洗衣機、座機電話以及BP機。

後來還出現了空調和電腦,在第87集《卡拉ok》裡出現了高大上的VCD,這些當時90年代最時髦最IN的物件,統統在劇中展現。

這樣的暖壺,這樣的地圖,以及沙發前一邊打毛衣一邊看電視的媽媽,是不是很熟悉?

90年代,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大家紛紛下海經商,隔壁的燕紅做生意,惹得大家眼紅,全家心動入股。

第41、42集《從頭再來》裡,賈志新帶著保姆小張跑去海南創業。因為看到昔日老同學下海經商賺了大錢,還一度引發了賈志國的中年危機。

除此之外,劇中還出現了當時的社會風尚。

當時流行氣功熱,19集《大氣功師》老傅就練起氣功,還開起了“帶功報告”;

56集中出現了和平女士的整容計畫,誓要帶領全家人整一整;

電視上熱播國外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節目,83集《家庭吉尼斯》就出現了全家自吹自擂編寫家庭紀錄;

拍攝時趕上94年世界盃,於是99集出現《94世界盃》。

捯飭後驚悚的和平女士▼

再八卦一句,劇裡的服裝,在現在看來都不過時▼

金句小能手和平女士,穿起oversize的落肩套頭衫根本就是時尚先驅▼

深藍色的深V毛衣,趙明明真是盛世美顏啊▼

條紋裝,現在還在穿▼

復古大熱的印花系列,衣櫃裡是不是也有一件這樣的▼

時尚時尚我最時尚之燕紅(蔡明扮演),空氣劉海、透視裝、半丸子頭、闊腿背帶褲一樣都沒落下▼

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畫質被現在的高清視頻比得連渣都不剩,為什麼大家依然記得它依然喜歡它呢?

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從劇中找到熟悉的人吧。

老幹部老傅,人老心不老,家裡的大小事都想插手,喜歡說起當年的“英勇事蹟”,一開口便是“想當年”,還有劇中有名的“日本鬼子還曾經出三百塊大洋買我的腦袋。”

是不是很熟悉?誰的家裡還沒有一位喜歡訴說當年往事的老古董?

大兒子賈志國,機關幹部,人到中年,自然有中年危機。

尤其是在昔日的老同學下海掙了大錢,有的堅持畫畫成了藝術家時,他躊躇滿志,覺得不能“再這樣活下去”。

賈志國與和平女士,兩個人為生活瑣事吵吵鬧鬧,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執不下。時不時地互相吃醋,就如當年的爸爸媽媽一樣。

賈志新和賈小凡屬於青年一代。

志新不工作,整天吊兒郎當,還經常換女朋友;小凡整天想著出國,劇中一直在看英文書,學習英文,最後也如願出國。

在他們身上,一樣有對未來的迷茫,更看得到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賈圓圓與我們最貼近,跟90後的獨生子女一樣,調皮任性,愛臭美喜歡追星,非常有個性。跟爸爸搶遙控器,惡作劇調戲家人,跟小桂裝鬼,寫匿名恐嚇信懲罰家人不帶她出去玩。

除了主角,劇裡面還有親家丈母娘、農民包頭工、討薪的民工、熱情的居委會大媽,以及互相看不慣的老鄰居。

在這個普通、平凡、瑣碎的小家裡,反映了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年代的人。

它有人情味,有煙火氣,這一個個充滿煩惱、瑣碎但又有意思的故事,沒有那麼多浮誇,沒有那麼多做作,就是讓人懷念不已。

好多人會反復地看它,因為一直看才會覺得《我愛我家》永遠不會結束。

可是,現在的老傅早已去世多年,韓影(和平媽)、金雅琴(余大媽)也相繼離開,當年的場景再也不能複製。

《我愛我家》是宋丹丹英達的夫妻檔,但播出後,兩個人便離婚重組家庭,現在看來,分外令人唏噓。戲如人生,但人生永遠比戲更精彩。

既然提到這部劇了,就不能不說說劇裡的影帝和影后啦。當時的他們初出茅廬,嫩得能掐出水來。

16年的表情包葛優癱,就出自葛優客串的季春生▼

嗯,在一個伸手不見六指的晚上。

至今還活躍在春晚舞臺的蔡明▼

扮演渣男的郭冬臨▼

長得很像的姜文、姜武和夏雨▼

穿夾克衫的王志文▼

當時跟王志文組cp的江珊▼

濮存昕▼

李雪健老師▼

李明啟老師▼

表演藝術家韓影,看看這目光▼

見過這樣鮮的韓磊嗎▼

什麼才是真的偶像?就是不管過去多少年,說出他們的名字時,人們依舊親切熟悉。一部劇也是如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