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蔡襄的書法歐陽修蘇軾推為宋朝第一,為何死後卻列宋四家末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字君謨, 漢族, 興化軍仙遊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 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專家。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

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 出任福建路轉運使, 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蔡襄逝世後, 贈吏部侍郎, 後加贈少師。 南宋乾道年間, 追諡忠惠, 故稱"蔡忠惠"。

蔡襄工書法, 書學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 其書法渾厚端莊, 淳淡婉美, 楷書端重, 行書溫媚。 自成一體, 名列"宋四家"蘇黃米末尾。

《宋史·列傳》稱他:“襄工於手書, 為當世第一, 仁宗尤愛之。 ”宋四家中, 他年齡輩份, 應在蘇、黃、米之前。 宋四家中, 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 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 還是蔡襄。

蘇東坡在題跋書帖時多次讚美蔡襄的書法, 推崇蔡襄的書法為北宋第一, 文壇領袖歐陽修也持此論:

歐陽文忠公論書雲:’蔡君謨獨步當世‘此為至論。 言君謨行書第一, 小楷第二, 草書第三。 就其所長而求其所短, 大字為小疎也。 天資既高, 輔以篤學, 其獨步當世, 宜哉!近歲論君謨書者, 頗有異論, 故特明之。

“僕嘗論君謨書為本朝第一, 議者多以為不然。 或謂君謨書為弱, 此殊非知書者。 ”

“近年蔡君謨獨步當世, 往往謙讓不肯主盟。 ”

“君謨天資既高, 積學至深, 心手相應, 變化無窮, 遂為本朝第一。 ”

“餘評近歲書, 以君謨為第一, 而論者或不然, 殆未易與不知者言也。 書法當自小楷出, 豈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稱也?君謨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 知其本末矣。 ”

“僕論書以君謨為當世第一, 多以為不然, 然僕終守此說也。 ”

“蔡君謨為近世第一, 但大字不如小字,

草不如真, 真不如行也。 ”

“惟近日蔡君謨, 天資既高, 而學亦至, 當為本朝第一”

, “如君謨真、行、草、隸, 無不如意, 其遺力餘意, 變為飛白, 可愛而不可學, 非通其意, 能如是乎? ”

“自君謨死後, 筆法衰絕。 ”蘇軾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對創新書法的最高評價!

下面, 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蔡襄的書法:

以上是蔡襄的行書手劄

蘇軾認為蔡襄行書最好。

小楷《茶錄》

蘇軾認為蔡襄小楷在他的書法中列第二,

《謝賜禦書詩表》

楷書冊頁

《顏真卿自書告身跋》

蔡襄的《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得魯公筆法而跋于魯公書,深得顏真卿筆意。

蔡襄的楷書碑刻

蘇軾認為蔡襄的大字不如小字。

蘇軾認為蔡襄草書在他的書法中列第三。

蔡襄的書法被蘇東坡及歐陽修推崇為北宋第一,深得宋仁宗的喜愛,他又是宋四家中年齡最長者。從繼承晉唐古法方面來說,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字識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備”,他坐宋四家第一把交椅是名符其實的;但因蔡襄的書法稍欠創新精神,個人風格無時代特徵,後世人們在給宋四家排座次時,列他為末位,這也是符合藝術定位的。

以上是蔡襄的行書手劄

蘇軾認為蔡襄行書最好。

小楷《茶錄》

蘇軾認為蔡襄小楷在他的書法中列第二,

《謝賜禦書詩表》

楷書冊頁

《顏真卿自書告身跋》

蔡襄的《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得魯公筆法而跋于魯公書,深得顏真卿筆意。

蔡襄的楷書碑刻

蘇軾認為蔡襄的大字不如小字。

蘇軾認為蔡襄草書在他的書法中列第三。

蔡襄的書法被蘇東坡及歐陽修推崇為北宋第一,深得宋仁宗的喜愛,他又是宋四家中年齡最長者。從繼承晉唐古法方面來說,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字識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備”,他坐宋四家第一把交椅是名符其實的;但因蔡襄的書法稍欠創新精神,個人風格無時代特徵,後世人們在給宋四家排座次時,列他為末位,這也是符合藝術定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