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精神疾病概念第一股”為回歸A股衝擊IPO,真的瘋了麼?

導讀:12月22日, 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IPO預披露名單中, 兩年前頂著“精神疾病概念第一股”在香港上市的溫州康寧醫院, 眼下正在向A股發起衝刺。

與大A股有所不同, 港股中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個股, 比如賭場、博彩、墓葬、夜店等等, 包容性比A股大很多, 加上審核制度的快速有效便利的因素, 使得非常多的內地公司選擇曲線救國的套路, 先在香港上市, 然後再衝擊主機板。

而最近, 一家IPO預披露的公司, 也採用的同樣套路, 但是卻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就是號稱“精神疾病概念第一股”的溫州康寧醫院。 該公司在2年前登陸了香港市場, 最近在為回歸A股做最後的衝刺。

精神病, 從醫學角度上視為一種疾病, 但卻因該疾病的一些外在表現和一些錯誤的謠傳和誤解, 使得這個詞聽上去並不是那麼美好, 所以, 往往會出現, 當人們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

必然會往醫院跑, 但是如果真的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卻往往唯恐被人知道, 常常是等到已經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才會被迫送醫。

於是, 有人不禁會問, 這樣的公司能賺錢麼?

從其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 截止目前, 實現營業收入約4.15億元, 淨利潤6555.10萬元, 賺錢主要來自於診療服務, 除此之外, 康寧醫院還做藥品銷售, 有一部分藥品銷售收入。 而根據全國統計資料, 共有243萬住院病人人次, 到2019年將達到450萬人次;全年門診病人總人數預計為4320萬人次, 到2019年將達6830萬人次。

如此龐大的門診人群, 加上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經濟壓力等等諸多“現代病”的出現, 使得各種人群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類疾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比如抑鬱、易怒、暴躁等, 都是比較常見的無法自我控制的精神類疾病, 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在康寧醫院2016年版本的招股書中, 前五大客戶銷售情況表顯示, 有單個患者的年度就診費用高達幾十萬之多, 最多一個病人在2015年度為醫院貢獻了超過42萬的就診收入, 占全年總收入的0.12%。

康寧醫院認為, 精神疾病易反復發作, 治療週期較長, 病人需要長期的住院護理服務, 因此精神疾病的治療費用相應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 該公司的10家自有醫院均已成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醫保賠付範圍達到九成。

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 精神病人急需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他們不是瘋子, 只是病了, 身不由己, 他們跟身體其他病症一樣, 通過治療, 會有康復的一天。 另外, 在進行IPO預先披露更新後, 按照常規康寧醫院有望一個月內上會, 成功過會的話, 康寧醫院將再次成為A股精神病概念第一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