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看北方最丹霞地貌集中地請到這裡!!

親,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承德最美丹霞地貌

大自然是一位藝術家, 在大地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創造出了許多驚豔的藝術品, 丹霞地貌則是其藝術作品之一。 那麼什麼是丹霞地貌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瞭解一下:

丹霞地貌

所謂丹霞地貌就是指由產狀水準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岩( 主要是礫岩和砂岩), 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 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貌特徵。

承德是北方最大丹霞地貌集中地, 這裡的奇峰異石真是能讓您過足眼癮不信來看一下吧~!

磬錘峰

擎天拔地, 氣勢磅礴。 磬錘峰位於承德市區東側武烈河東岸的山巔之上, 在承德奇峰異石中最受人們的關注和讚賞。 您在承德市區向東望去就會看見那奇、秀的山峰。 磬錘峰孤峰撥起, 屹立於絕壁之上, 傲然倚天, 通高60米(含石台基座), 淨高38.29米, 上部最大直徑15.04米, 下部最小直徑10.7米, 體積約6508立方米, 重約16205噸。 孤石雲舉的磬錘峰, 本身就是奇景, 更奇特的是在光禿禿的石峰半腰還生長著一棵蒙桑, 桑樹有3米多高,

大約已有300多年歷史。 春夏, 蒙桑的新綠給石峰平添了許多姿色, 到了夏季還會掉下又白又大的桑葚呢。

蛤蟆石

形象逼真, 憨然可愛。 在承德市武烈河東岸馨錘峰的東南端海拔550米的山崖上, 隔一條山谷, 有一巨大的岩石, 踞于群峰之巔, 似一青蛙欲躍蒼穹, 故名。 是承德十大自然勝景之一。 這塊昂首凸目、大嘴微啟的蛤蟆石, 長約二十米, 高四十多米。 蛤蟆頭探出懸崖, 腹下有南北兩個空洞, 洞室南北相連, 東西貫通。 蛤蟆石頂部佈滿了大小不一的卵石, 像極了金蟾的背部。 洞內地勢平坦, 夏季山風穿洞而過,

可以一避外界的暑熱。

羅漢山

如同工雕鑿的大佛,安然打坐。羅漢山山形如屏障,層巒疊翠。山的中部一峰突起,酷似一位羅漢袒胸露腹,雙手扶膝,背山面水而坐,比例勻稱,神態自若。主峰下側一峰,形似小羅漢。主峰東側一峰,猶如一僧人披袈裟而立,主峰相連,如佛之弟子侍立。南面兩峰,形似兩羅漢扶肩說笑,神情瀟灑。據計算,這座羅漢山形成約有300萬年的歷史。這尊大佛淨高110米,海拔455米,真像一尊石雕大佛。傳說羅漢是釋迦牟尼派來的一位高僧,在承德一帶降伏妖魔,守護避署山莊,磬錘峰、蛤蟆石、雙塔山、元寶山都是他的法器。

僧冠山

為一頂僧人的帽子,放置山梁之上。矗立在市區南面連綿峰巒之上的僧冠峰,海拔650米,山勢險峻,怪石嶙峋,周圍景色秀美,是承德人登山的首選。僧冠峰一峰突兀封頂四周高聳,中間低窪,南部寬大的崖壁酷似“帽檐”,遠遠望去,極像一頂和尚的帽子,清帝乾隆題名:“僧冠峰”,承德人稱它“僧官帽山”。這座山的奇妙之處在於它還能“以雲氣聚散占晴雨輒驗”,據說一年四季只要看山頂景色的變化,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在雨季,峰上若有雲霧繚繞,必有雨水降臨。為此,僧冠峰成了承德人的“晴雨錶”。

半壁山

一面是陡峭石崖,一面是黃土高坡,像是誰一刀下去把一座給劈去了一半。半壁山位於承德市區的武烈河畔,是一座海拔420米的山峰,北面武烈河,山勢臨流而斷,半壁陡立,氣勢巍峨,形若刀削,十分險峻。也算得上承德名山之一。半壁山下有一條石道。當年,康熙北巡即由此進入承德。陡壁山腰處還刻有“文明福地”、“半壁山”等幾個大字,為道光年間太子太保內大臣、熱河都統吉林英和所撰,承德知府海忠書寫。因去時尚未久遠,字跡十分清晰。說承德是文明福地便由來於此。

雞冠山

五峰累累,如五指,若雞冠。承德有十大名山,雞冠峰也是其中之一。它距承德避暑山莊 20公里,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和植被,是距承德市區最近的生態旅遊休閒登山最佳選擇。雞冠峰主峰海拔936.5米,有公里可直通山頂。駐足山巔,但見群山之間,五根粗大的紅色石柱,一字形排開,參差矗立,正如《承德府志》所描繪:“五峰累累若雞冠”。那就是雞冠峰了。

天橋山

一座天然石拱大橋,橫臥於山之巔,氣勢雄偉,氣貫長虹。天橋山,是承德十大名勝之一,位於承德市區東20餘公里處,朝陽洞西口對面八裡許的山巒上,又是一處懸崖斷壁。近前細看天橋成拱洞形、全長180米,兩拱。北拱跨長25.5米,高4.7米,寬6米;南拱長5.8米,高3米。北拱北端下頭,有兩塊巨石上下相疊形成的風動石,人稱石牛,坐在上面,用力搖動,還可以發出哞哞的叫聲。

朝陽洞

石竇嵌空,深20餘丈,寬2丈多的巨洞,橫貫山腹。朝陽洞位於承德市區東40裡處一陡立石崖的中段,是一個東西貫通的天然溶洞,全長60多米。每當旭日初升,陽光透過洞口,宛如柄金劍射穿山崖,甚為奇特。洞體呈喇叭形,西窄東空,西洞口為入口,東洞口平臺外是百丈懸崖,險不可攀。最值得稱道的是對面就是著名的天橋山。

雙塔山

兩峰並肩而立,如同雙塔,象一對含情脈脈的情人。承德名山多,雙塔山就是其中之一。出市區西南30裡處,有兩顆巨大岩柱並肩而立,峰頂各有一座似磚塔又似小廟的古老建築,那就是雙塔山。兩峰高低大體相同;北峰粗大,高40余米,周長74米。南峰上粗下細,周長34米。這是大自然的神工傑作,看去神奇,妙不可言。近代無人上去過,特別是峰頂磚塔何人、何時、何故所建,不得而知,它又建在上粗下細的峰頂上,更讓人不解;據說是距今1300多年的遼代古塔,均系方磚砌成,給整個景區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元寶山

一個大元寶放在山巔。元寶山距承德市內8公里,雙塔山東六七裡路海拔562米的南山嶺上有一塊狀似元寶的巨石,橫臥山巔,故名元寶山。“元寶”石長100余米,兩頭翹起,北有洞,深8米,寬6米,高1.6米,終年不見陽光,陰曆五月洞內仍有冰雪。元寶山、雙塔山中間有一條溝,東側山崖是一個高百仞、長300余米的絕壁,壁上洞洞極多,宛若蜂窩。圍繞著元寶山上長靈芝的傳說,有許多懲惡揚善的動聽故事。

2018如果您還沒想好去哪裡,

不如就來體驗一次別樣的登山之旅吧!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cd2051858@163.com

如同工雕鑿的大佛,安然打坐。羅漢山山形如屏障,層巒疊翠。山的中部一峰突起,酷似一位羅漢袒胸露腹,雙手扶膝,背山面水而坐,比例勻稱,神態自若。主峰下側一峰,形似小羅漢。主峰東側一峰,猶如一僧人披袈裟而立,主峰相連,如佛之弟子侍立。南面兩峰,形似兩羅漢扶肩說笑,神情瀟灑。據計算,這座羅漢山形成約有300萬年的歷史。這尊大佛淨高110米,海拔455米,真像一尊石雕大佛。傳說羅漢是釋迦牟尼派來的一位高僧,在承德一帶降伏妖魔,守護避署山莊,磬錘峰、蛤蟆石、雙塔山、元寶山都是他的法器。

僧冠山

為一頂僧人的帽子,放置山梁之上。矗立在市區南面連綿峰巒之上的僧冠峰,海拔650米,山勢險峻,怪石嶙峋,周圍景色秀美,是承德人登山的首選。僧冠峰一峰突兀封頂四周高聳,中間低窪,南部寬大的崖壁酷似“帽檐”,遠遠望去,極像一頂和尚的帽子,清帝乾隆題名:“僧冠峰”,承德人稱它“僧官帽山”。這座山的奇妙之處在於它還能“以雲氣聚散占晴雨輒驗”,據說一年四季只要看山頂景色的變化,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在雨季,峰上若有雲霧繚繞,必有雨水降臨。為此,僧冠峰成了承德人的“晴雨錶”。

半壁山

一面是陡峭石崖,一面是黃土高坡,像是誰一刀下去把一座給劈去了一半。半壁山位於承德市區的武烈河畔,是一座海拔420米的山峰,北面武烈河,山勢臨流而斷,半壁陡立,氣勢巍峨,形若刀削,十分險峻。也算得上承德名山之一。半壁山下有一條石道。當年,康熙北巡即由此進入承德。陡壁山腰處還刻有“文明福地”、“半壁山”等幾個大字,為道光年間太子太保內大臣、熱河都統吉林英和所撰,承德知府海忠書寫。因去時尚未久遠,字跡十分清晰。說承德是文明福地便由來於此。

雞冠山

五峰累累,如五指,若雞冠。承德有十大名山,雞冠峰也是其中之一。它距承德避暑山莊 20公里,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和植被,是距承德市區最近的生態旅遊休閒登山最佳選擇。雞冠峰主峰海拔936.5米,有公里可直通山頂。駐足山巔,但見群山之間,五根粗大的紅色石柱,一字形排開,參差矗立,正如《承德府志》所描繪:“五峰累累若雞冠”。那就是雞冠峰了。

天橋山

一座天然石拱大橋,橫臥於山之巔,氣勢雄偉,氣貫長虹。天橋山,是承德十大名勝之一,位於承德市區東20餘公里處,朝陽洞西口對面八裡許的山巒上,又是一處懸崖斷壁。近前細看天橋成拱洞形、全長180米,兩拱。北拱跨長25.5米,高4.7米,寬6米;南拱長5.8米,高3米。北拱北端下頭,有兩塊巨石上下相疊形成的風動石,人稱石牛,坐在上面,用力搖動,還可以發出哞哞的叫聲。

朝陽洞

石竇嵌空,深20餘丈,寬2丈多的巨洞,橫貫山腹。朝陽洞位於承德市區東40裡處一陡立石崖的中段,是一個東西貫通的天然溶洞,全長60多米。每當旭日初升,陽光透過洞口,宛如柄金劍射穿山崖,甚為奇特。洞體呈喇叭形,西窄東空,西洞口為入口,東洞口平臺外是百丈懸崖,險不可攀。最值得稱道的是對面就是著名的天橋山。

雙塔山

兩峰並肩而立,如同雙塔,象一對含情脈脈的情人。承德名山多,雙塔山就是其中之一。出市區西南30裡處,有兩顆巨大岩柱並肩而立,峰頂各有一座似磚塔又似小廟的古老建築,那就是雙塔山。兩峰高低大體相同;北峰粗大,高40余米,周長74米。南峰上粗下細,周長34米。這是大自然的神工傑作,看去神奇,妙不可言。近代無人上去過,特別是峰頂磚塔何人、何時、何故所建,不得而知,它又建在上粗下細的峰頂上,更讓人不解;據說是距今1300多年的遼代古塔,均系方磚砌成,給整個景區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元寶山

一個大元寶放在山巔。元寶山距承德市內8公里,雙塔山東六七裡路海拔562米的南山嶺上有一塊狀似元寶的巨石,橫臥山巔,故名元寶山。“元寶”石長100余米,兩頭翹起,北有洞,深8米,寬6米,高1.6米,終年不見陽光,陰曆五月洞內仍有冰雪。元寶山、雙塔山中間有一條溝,東側山崖是一個高百仞、長300余米的絕壁,壁上洞洞極多,宛若蜂窩。圍繞著元寶山上長靈芝的傳說,有許多懲惡揚善的動聽故事。

2018如果您還沒想好去哪裡,

不如就來體驗一次別樣的登山之旅吧!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cd2051858@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