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貿易保護抬頭,中國如何自處

貿易保護抬頭, 中國如何自處

白 明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的貿易大國, 向貿易強國邁進可以說是當務之急。 然而樹大招風, 現在看來, 貿易摩擦似乎是貿易大國發展進程中的伴生品, 德國和日本都曾經經歷過, 中國邁向貿易強國的道路自然也不會一帆風順。 從入世之初的2001年到2016年, 僅世貿組織成員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就超過1000件。 迄今為止, 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從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來看, 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遇到過各種各樣的貿易摩擦。

2017年上半年, 中國產品共遭遇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3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 雖然相比2016年同期中國遭遇貿易救濟調查的數量和金額有所下降, 但根據世貿組織和OECD、聯合國貿發會議最近共同發佈的《二十國集團貿易投資措施報告》, 中國目前仍然是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

而從交易夥伴來看, 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 美國發起的貿易摩擦對中國外貿所帶來的損害無人能夠超越。 與前些年不同, 2017年是特朗普執政的“元年”, 因此, 中國遇到的貿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帶有特朗普印記。 特朗普上臺之前, 曾經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45%的特別關稅並且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但這兩件事都“泡湯”了。 畢竟, 特朗普也不希望付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高昂代價。 但由於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帶有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 美國貿易政策自然要對著中國、日本、德國、韓國等貿易大國“集中火力”。 當地時間2月2日, 美國商務部就對華不銹鋼板帶材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 裁定中國企業63.86%-76.64%的反傾銷稅率和75.6%-190.71%反補貼稅率。 美國在2017年對華髮起的類似雙反調查還有許多, 如針對土工格柵、原鋁、碳鋼與合金鋼釘板、非晶織物、卡客車輪胎、不銹鋼板材等產品。

特朗普上臺後針對中國發起了不少貿易救濟, 但除了貿易救濟案件數量的數量看點外, 更多的看點則在於貿易救濟的“花樣”之多。 眾所周知, 所謂“232調查”,

就是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的規定, 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進行立案調查。 自從1995年WTO成立後, 美國政府僅在1999年與2001年啟動過兩次“232調查”, 而2017年應特朗普總統要求, 美國商務部“翻箱倒櫃”找到了塵封已久的232條款, 於4月20日和27日分別對進口鋼鐵產品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 無獨有偶, 8月14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 授權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 對中國是否侵犯了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展開調查。 相對於其他貿易救濟措施而言, 這次美國對華髮起的“301調查”更帶有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 更有甚者, 11月28日, 美國商務部宣佈針對從中國大陸的鋁合金薄板自主發起雙反立案調查,
這也是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美國首次自主採取貿易救濟措施。 按理講, 發起貿易救濟總要師出有名。 而在沒有相關行業上訴背景的情況下, 美國商務部“自行”發起貿易救濟調查, 看來在“美國優先”口號下搞貿易摩擦也真顧不得“吃相”了。

除了美國外, 歐盟也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的“大戶”。 2017年以來, 歐盟先後對從中國進口的鑄鐵、卡車輪胎、低碳鉻鐵、無縫鋼鐵管、無縫鋼鐵管等多項產品發起貿易救濟, 有些處於調查階段, 有些我們已經看到了初裁結果, 還有些歐盟方面已經做出了終裁。 相對于美國來說, 歐盟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看起來卻有些“只求數量不上水準”, 幾乎除了雙反還是雙反, 在貿易保護上的“創新”能力還是不如美國。

不過, 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也不是沒有“特色”, 而最大的“看點”就是沒完沒了。 西班牙陶瓷業協會和歐洲瓷磚業協會聯盟11月披露, 從中國進口到西班牙以及整個歐盟地區的陶瓷產品, 將被征繳30.6%到69.7%的關稅。 據悉, 歐盟準備將反傾銷關稅延長五年, 也即到2022年11月前, 進口的中國陶瓷均被徵收反傾銷稅三成到七成。 10月底, 歐盟委員會對原產於中國的電動自行車產品發起了反傾銷調查。 事實上, 這並不是歐盟第一次將中國的自行車產品拒之門外。 早在25年前, 歐盟靠貿易保護手段, 使來自中國的普通自行車產品此後多年被課以重稅。

嚴格來說, 印度還算不上貿易大國, 但從發起貿易摩擦來看, 印度也不是一個“省油燈”。 單純從貿易救濟數量上看,2017年上半年印度對華貿易救濟12立案起,比美國還多一起。下半年,印度在貿易關係上與中國“較勁”就更厲害了,8月9日起對93種從中國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當然,中印的洞朗對峙也讓印度有些鬱悶,正好借著貿易摩擦而發洩一番。

說起貿易摩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一個關注點。按照當初《入世議定書》第15條的約定,自2016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滿15周年之日起,關於反傾銷“替代國”的規定已於該天失效,所有世貿成員均應在該日期之後,在對華反傾銷調查和裁決中不得使用“替代國”做法。也就是說,無論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都不應當繼續採用“替代國”做法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于12月1日表示,美政府已向世貿組織正式提交書面檔,反對在反傾銷調查中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相比之下,歐盟的做法稍顯“含蓄”,準備以“市場扭曲”說法取代“市場經濟地位”的說法,但繼續採用“替代國”做法。從貿易保護主義來看,這種看似“變通”的做法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同樣是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我們自然會十分擔憂,也必然會堅決反對。

應當指出的是,我們不應當一聽到有貿易摩擦就火冒三丈,認為所有的貿易摩擦都是別國或地區搞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事實上,有些貿易摩擦也與我們的企業貿易行為不規範有關。對此,我們應當強調對外貿易的法制化。也要看到,對於絕大多數貿易摩擦來說,都需要保護國內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此,我們也不妨先禮後兵。針對一些貿易摩擦,政府部門和進出口商會固然需要組織相關國內企業積極應訴,甚至提交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準備好必要的反制手段,增加一些國家搞貿易保護主義的成本。而相比之下,現在的某些反制手段出臺滯後,使用起來顯得比較被動,未來也可考慮在應對貿易摩擦過程中主動出擊,讓有些國家搞貿易保護主義過程中不得不“掂量掂量”。

過去,我們總是期待著通過打造貿易強國克服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害。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這般簡單。隨著中國外貿的不斷做大做強,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市場爭奪會更加激烈化。畢竟,我們遇到的競爭對手也在不斷變化過程中,從以往的“低端對手”為主到未來的“高端對手”為主,貿易摩擦將會越來越激烈。從這個意義上講,貿易摩擦將會伴隨中國邁向貿易強國之路。

單純從貿易救濟數量上看,2017年上半年印度對華貿易救濟12立案起,比美國還多一起。下半年,印度在貿易關係上與中國“較勁”就更厲害了,8月9日起對93種從中國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當然,中印的洞朗對峙也讓印度有些鬱悶,正好借著貿易摩擦而發洩一番。

說起貿易摩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一個關注點。按照當初《入世議定書》第15條的約定,自2016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滿15周年之日起,關於反傾銷“替代國”的規定已於該天失效,所有世貿成員均應在該日期之後,在對華反傾銷調查和裁決中不得使用“替代國”做法。也就是說,無論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都不應當繼續採用“替代國”做法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于12月1日表示,美政府已向世貿組織正式提交書面檔,反對在反傾銷調查中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相比之下,歐盟的做法稍顯“含蓄”,準備以“市場扭曲”說法取代“市場經濟地位”的說法,但繼續採用“替代國”做法。從貿易保護主義來看,這種看似“變通”的做法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同樣是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我們自然會十分擔憂,也必然會堅決反對。

應當指出的是,我們不應當一聽到有貿易摩擦就火冒三丈,認為所有的貿易摩擦都是別國或地區搞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事實上,有些貿易摩擦也與我們的企業貿易行為不規範有關。對此,我們應當強調對外貿易的法制化。也要看到,對於絕大多數貿易摩擦來說,都需要保護國內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此,我們也不妨先禮後兵。針對一些貿易摩擦,政府部門和進出口商會固然需要組織相關國內企業積極應訴,甚至提交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準備好必要的反制手段,增加一些國家搞貿易保護主義的成本。而相比之下,現在的某些反制手段出臺滯後,使用起來顯得比較被動,未來也可考慮在應對貿易摩擦過程中主動出擊,讓有些國家搞貿易保護主義過程中不得不“掂量掂量”。

過去,我們總是期待著通過打造貿易強國克服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害。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這般簡單。隨著中國外貿的不斷做大做強,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市場爭奪會更加激烈化。畢竟,我們遇到的競爭對手也在不斷變化過程中,從以往的“低端對手”為主到未來的“高端對手”為主,貿易摩擦將會越來越激烈。從這個意義上講,貿易摩擦將會伴隨中國邁向貿易強國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