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為什麼現在自主車企極力推廣雙離合變速箱

從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開始, 包括吉利、哈弗、奇瑞、長安等在內的主流自主車企開始全力推廣雙離合變速箱, 10萬以下最新上市的自主車都開始搭載不同類型的DCT, 有6速的、有7速的, 有幹式的、也有濕式的。 似乎在一夜之間, 自主車企都已經覺醒, 並掌握核心技術, 這些變速箱都是哪來的?表現怎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帶著這些疑問, 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各個自主車企的雙離合變速箱都有著不同的出身。

比亞迪的是逆向大眾的雙離合器模組、電液控制系統以及控制單元等核心技術捯飭出來的, 說白了就是純抄襲, 並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軟體控制系統和與動力匹配令人不敢直視。

長安的五速濕式雙離合是與福特合作開發的,

福特的雙離合因為表現太差已經被淘汰了, 指望它能提供點乾貨?長安比較求穩, 只有五個檔位, 還是濕式的, 闖動、頓挫是沒了, 傳動效率已經完全對不起“DCT”這個稱謂。

格特拉克的雙離合器模組在自主車企中用的最多, 包括吉利、觀致、哈弗、奇瑞全部都是從這家供應商採購的雙離合器模組。

可以說, 除了車企在後期的調校、匹配上能略作微調, 幾個廠商的雙離合變速箱在表現都是在同一個梯隊, 想跟大眾、本田、保時捷比?還差的遠!反正以後出了什麼問題, 都統一甩鍋給格特拉克, 然後“痛定思痛”回歸6AT或CVT, 連後路都十分明朗。

下面聊一聊, 為什麼都開始搞雙離合。

首先, 自動變速箱有AMT、CVT、AT、DCT四個大類:AMT就是手動擋的變種, 門檻低, 表現差, 用起來太跌份;CVT結構簡單, 成本極低(不到傳統6AT變速箱的一半), 並且已經基本實現高度自主化, 沒多少潛力可挖了;傳統的AT變速箱結構複雜,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開發週期太長, 而且造出來也是別人玩剩下的, 別指望跟上潮流, 不明智;還是雙離合變速箱好, 說白了就是手動變速箱加雙離合器模組加液壓控制模組再加自動控制系統, 這下好了, 一些零部件自己能生產, 只要採購一些核心部件, 搞回來組裝調校, 成本比起現成採購的傳統AT低太多了, 簡直美滋滋。

傳統效率高,換擋速度快,這是雙離合變速箱相比傳統AT的重要優勢,也更契合當下節能減排的時代潮流,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它依舊是未來汽車變速箱領域重要趨勢。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主車企現在的雙離合變速箱設計和加工太差勁,為了避免換檔的噪音和衝擊,換檔時間和離合器打滑時間變長,最後效率反而不如AT。另外,與發動機的匹配也是一個大問題,各種八字不合,造成油耗下不去,動力上不來的尷尬局面。

CVT、6AT這類變速箱國際上已經很多各種不同的類型,這意味很多路都被各種技術專利堵死了,你想要量產?先把錢交了!DCT就好多了,現在的專利較少,外企供應商對核心技術把控不是很嚴(當然不嚴,自己也是半吊子,巴不得有人給他當小白鼠)。

傳統效率高,換擋速度快,這是雙離合變速箱相比傳統AT的重要優勢,也更契合當下節能減排的時代潮流,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它依舊是未來汽車變速箱領域重要趨勢。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主車企現在的雙離合變速箱設計和加工太差勁,為了避免換檔的噪音和衝擊,換檔時間和離合器打滑時間變長,最後效率反而不如AT。另外,與發動機的匹配也是一個大問題,各種八字不合,造成油耗下不去,動力上不來的尷尬局面。

CVT、6AT這類變速箱國際上已經很多各種不同的類型,這意味很多路都被各種技術專利堵死了,你想要量產?先把錢交了!DCT就好多了,現在的專利較少,外企供應商對核心技術把控不是很嚴(當然不嚴,自己也是半吊子,巴不得有人給他當小白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