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天明和他的電影”回顧展啟幕 再現大師情懷

2002年, 一貫以“黃土地”形象著稱的老導演吳天明, 以青島企業家張瑞敏為原型創作了“中國第一部企業教案電影”《首席執行官》, 該片一經上映就產生了極大反響。 時隔15年, 為紀念吳天明導演, 4月8日電影《首席執行官》數字版在青島首映 。 此次首映, 也標誌著“吳天明和他的中國電影”回顧展青島站正式啟幕, 影片原型人物張瑞敏及主演石涼、馬躍、涓子、李宗華也特地趕來與青島觀眾見面。

《首席執行官》作為代表一代人在改革浪潮中銳意進取的時代風貌電影, 堪稱經典良心之作。 2002年, 吳天明想拍一部與以往題材迥異的商業電影,

他將目光轉向民族工業。 吳天明曾說, 表現真人真事的工業題材電影難寫難拍, 而青島企業家張瑞敏卻讓自己明知難啃又欲罷不能。 2002年, 《首席執行官》問世, 這部既沒有愛情也沒有驚險情節的電影, 卻被影評人評為“一部充滿真激情的電影”, 並榮獲2003年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現場, 影片原型人物張瑞敏自爆, 最初自己拒絕了吳天明將海爾拍成電影的提議, “一個企業宣傳太多對發展未必有利, 有時候出名就等於出局, 我還是想要集中力量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 ”張瑞敏透露, 最終說服自己的不是吳天明的誠意而是其憂國憂民的品質。

15年後再看影片, 被感動的除了張瑞敏還有電影當年的主創們, 影片中常立夏的扮演者馬躍更是一度哽咽難言。

現場馬躍回憶起15年前拍攝的艱辛, 他表示自己曾問過吳天明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 既不是商業大片又沒有贊助也沒有很好的拍攝環境, 而吳天明則表示, 這部電影代表的是一種民族精神, 一種不斷進取不斷挑戰的精神, 這不是用賺多少錢可以衡量的。 “吳導更是表示, 這種精神讓自己決定, 無論有多少困難都一定要繼續下去”, 馬躍補充道。

2016年, 《百鳥朝鳳》的發行激起了電影人面向藝術電影的整體反思, 也讓人們看到了不具備商業元素但品質優良的藝術電影在中國也有廣泛的受眾群體。 現場,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向輝介紹,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成立於2016年10月,

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5個城市設立了藝術影廳, 旨在為優秀藝術電影提供穩定的與觀眾見面的時間空間。

據悉, 此次“吳天明和他的中國電影”回顧展將於4月20日正式開始 , 屆時, 全國觀眾都可以在大銀幕上觀看《百鳥朝鳳》、《首席執行官》、《人生》、《變臉》、《老井》、《非常愛情》和《沒有航標的河流》七部吳天明導演的經典作品。 其中《首席執行官》和《非常愛情》兩部影片都是數字版的首次放映。 除西安、青島點映之外, 其他五部電影也會相繼在五座城市舉行巡迴點映, 屆時, 主創人員將蒞臨現場再聚首, 與年輕觀眾來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

城市信報記者 吳鯤

[編輯: 焦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