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二乙二醇:終端需求尚可 依賴進口難題怎麼破?

臨近年尾, 二乙二醇及相關產品處於震盪格局之中。 再看2016年12月份大宗產品, 整體格局處在強勢上行之中, 同時也推動了石化產品的發展。 就2017年全年來看, 二乙二醇發展起點較低, 但目前的市場交易氛圍與去年有著相似之處, 社會庫存趨勢也幾乎同行發展。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 中國的二乙二醇的對外依賴度程度依舊處於高位, 儘管這幾年我國原料乙二醇的增長速度明顯, 但是改變二乙二醇對外依賴程度還是欠缺一點“火力”。 因此我們來看看今年的二乙二醇發展格局是怎樣的。

進口量走勢

據海關資料的統計, 今年二乙二醇1-10月的累計進口量在52.01萬噸, , 進口量環比下降42.46%, 進口量同比下降23.33%, 累計進口量比去年同期上漲9.44%。 就此漲幅來看, 二乙二醇的進口量會一直處於增量的狀態, 漲幅度但不會太大。 因為2016年的進口量出現大幅縮水, 相對而言, 2017年的進口量依舊處於近年的緊張當中。

按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 平均計算下來, 月均進口量在5.2萬噸/月。 上圖走勢可看出, 全年呈現前高後低的趨勢, 上半年進口量較多, 越到年底進口量逐漸減少。 造成原因是國內短期時間需求較為冷淡, 多以合約商談為准, 且國外部分裝置停車檢修, 降低二乙二醇的出口量, 如臺灣裝置下半年集中檢修, 在8-9月份亦是缺乏商談成交的達成, 南亞供應商減少了對大陸的供應量。

我們再來談談港口發貨資料, 2017年年初二乙二醇受需求緩慢影響, 春節前後裝置開工較低, 發貨量均值也在正常水平線以下。 據慧聰化工網瞭解, 全年發貨均值在1000噸上下, 另外第一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 受國家法定節假日影響,

二乙二醇的市場港口發貨量不及3成。 雖然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發貨較穩, 但臨近春節, 季節性需求呈下降趨勢, 同時也影響到港口發貨狀況。

眾所周知二乙二醇用作合成不飽和聚酯樹脂、增塑劑等。 還用於防凍劑、氣體脫水劑、增塑劑、溶劑、芳烴抽提劑、捲煙吸濕劑、紡織品潤滑劑及整理劑、糨糊及各種膠的防幹劑、還原染料吸濕助溶劑等。 是油脂、樹脂、硝化纖維素等的常用溶劑。 二乙二醇下游在今年的表現來看, 只有少量的終端客戶維持剛需, 唯有傳統的不飽和樹脂工廠需求較淡, 另外表現較好的就是聚氨酯行業, 依然在高位徘徊之中。 從宏觀角度上看, 今年的房地產行業投資超過預期, 整體表現上並不是很“火熱”,

所以此種情況將直接影響到業內人士的心態。

綜合上述情況來看, 二乙二醇受港口發貨情況及對外進口以來程度, 短期時間內改變需求的問題較難。 房地產、基建等眾多下游需求逐漸飽滿, 環保限產趨嚴成為二乙二醇發展的重要因素。 未來投資建設的二乙二醇項目不排除相應的未知因素, 到最終生產也是有著不確定情況, 所以二乙二醇市場發展格局在未來幾年並沒有較大的起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