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提到電影藝術大師查理卓別林,除了幽默,你還知道什麼?

40年前的12月25日, 查理·卓別林最終離開了人世間, 他為後人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悲喜劇角色, 如小流浪漢等, 以及讓他名聲大噪的電影變革(對無聲電影和早期的對白片這兩大電影類型的革命性改變), 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後, 《淘金記》、《摩登時代》、《尋子遇仙記》和《大獨裁者》等影片仍然被很多人奉為電影經典巨制。 在此, 我們不禁要問:那麼幽默大師的日常或他的人生經歷又是如何, 是不是跟我們不同呢?不言而喻, 卓別林在他的作品, 製作, 導演, 表演等方面都和他的個人生活一樣備受關注, 就像在倫敦出生的卓別林更傾向於和十幾歲的女人結婚,

結果竟生育了11個孩子。 同時, 儘管他直言不諱自己的政治觀點, 但這最終導致了他在1952年被迫離開了美國…………以下就是關於這位幽默的傳奇電影人最真實的人生經歷, 讓我們一起來開開眼界吧。

在當時, 卓別林很罕見的與一位女電影人合作

馬貝爾·諾曼德是一位無聲電影(默片)女演員, 同時也是一位作家、製片人和導演--這在20世紀中期是很少見的。 她與查理·卓別林搭檔共同出演了12部電影, 其中就包括了1914年的《馬貝爾的困境》, 同時, 這也標誌著卓別林在出演電影《流浪漢》的角色首次出現在了大螢幕上。

隨後, 馬貝爾還在1914年導演了卓別林的喜劇短片《侍者》, 並且兩人還共同導演及主演了《她的強盜朋友》, 兩片也于同年上映。 兩人的合作從側面就很容易讓人瞭解到他們對電影藝術文化的“相見恨晚”和“惺惺相惜”吧。

一個俄國人以他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

1981年, 俄羅斯天文學家柳德米拉發現了100多顆小行星, 其中一顆就是以傳奇導演卓別林所命名的(小行星3623)。

一年一度的查理·卓別林電影節

在20世紀60年代, 卓別林和他的家人非常喜歡位於愛爾蘭凱裡環的沃特維爾村來進行避暑和消遣, 而在2011年, 小鎮則成立了查理·卓別林喜劇電影節, 並於每年8月舉行(他的銅像就矗立於城鎮中),

該電影節的特色是以類似卓別林風格的短片來角逐競爭。 去年, 這個電影集會還試著邀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群卓別林COSPLAYER來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卓別林在瑞士的故居被改建成了博物館

2016年4月16日, 他的第127個生日主題--卓別林的世界, 一棟致力於電影製作人生活和工作的博物館,

在他的瑞士故居正式開館了。 博物館在過去一年接待了大約30萬人次的遊客, 另外, 在沃韋科爾西耶的日內瓦湖上, 遊客們還可以親眼目睹這座藝術文化氣息渾厚的博物館。 館內常年在放映著他的電影, 擺放著供人欣賞的蠟像, 以及他主演過的一些電影佈景……更為有趣的是, 還有一個叫“流浪漢”的餐館。

盜墓賊洗劫了卓別林的墓地, 他的屍體也被偷走了, 並拿去索要贖金

即使逝世的卓別林也引發了軒然大波。卓別林於1977年耶誕節當天逝世,他被下葬于瑞士沃韋科爾西耶的家附近。1978年3月2日,差不多在他死後的三個月,他的遺孀奧娜·卓別林接到了員警的電話稱道,有人挖開了卓別林的墳墓,並把他給“拐走”了。獅子大開口的盜墓賊要求60萬美元才會把卓別林的屍體“物歸原主”,此時,奧娜通過與盜墓賊的電話內容,引導員警對兩名男子羅曼·沃達斯和甘內夫展開了全面的調查,最終,他們承認了這一罪行,並向警方坦白了卓別林遺體埋藏的位置,即卓別林墓地附近的一片玉米地那裡。

1972年,耄耋(mào dié指八十歲的老人)卓別林接受了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52年,由於他的政治立場,當他出席倫敦電影《舞臺生涯》首映式後,美國拒絕了他重返本國,得知此消息的卓別林,憤怒地把自己的家搬到了瑞士,並發誓再也不會回到好萊塢了。但20年後,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可能是為彌補卓別林背井離鄉的困苦境遇,決定授予82歲的卓別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也是他第二次奧斯卡得獎)。最後,卓別林也給足了組委會面子,出席了該典禮,並受到了全場人員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卓別林捲入了一場齷齪且具劃時代的親子訴訟中

20世紀40年代,女演員瓊·貝瑞據說與卓別林有染。他曾一度邀請貝瑞從洛杉磯啟程到紐約旅行,在紐約期間,她和卓別林一起度過了一段不道德的時光,隨後這樣的勾當被曝光,受到譴責的他們,同時也觸碰了《曼恩法案》的底線(美國國會1910年通過的一項法案,禁止州際之間販賣運送婦女為娼)。1943年,貝瑞生下一個女兒,她堅稱這個孩子的父親就是卓別林,但卓別林堅決否認了這一事實。儘管親子驗血證實了卓別林並不是這個女兒的父親,但由於加州法庭在血液檢查方面並不會作為判罰依據,因此卓別林不得不再次忍受第二次單獨的審判,好在有血證,不然全部陪審團成員會一致認為卓別林就是這個小孩子的父親。在這個訴訟後,卓別林的名聲不僅受到了巨大影響,而且他還得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另一方面,這項裁決也促進改革了國家親子鑒定的律法。

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卓別林關於電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完美主義。在他的短片《移民》中,卓別林拍攝了4萬英尺長的電影膠片,投入了如此長時間的前期拍攝,最後影片被精縮成了20分鐘的經典短片。另外,女演員維吉尼亞·徹里爾在《城市之光》中就被要求反反復複說:“花,先生”這兩個詞342次之多!出於對完美的追求,卓別林很清楚自己要的什麼,有時候他甚至不希望自己的電影裡有任何其他的演員!

卓別林為自己許多的電影創作音樂

從1931年的《城市之光》開始,卓別林就為自己的電影創作電影原聲了,他的歌曲《微笑》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被譽為了經典。而在1973年,卓別林憑藉在1952年的電影《舞臺生涯》中創作的電影原聲贏得了他演藝生涯中唯一靠角逐勝出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該片直到1972年才在美國上映)。

最後,想必通過上文,小夥伴們已經從多角度多層次地更熟識這位元幽默電影的藝術巨匠了,他除了黑色喜劇,其實也給我們留下了更為真實、七情六欲、“接地氣”,以及“普通人”似的傳奇人生,對此,他仿佛就跟我們沒什麼兩樣,且隱隱覺得他就像生活在我們身旁熟悉的陌生人一般。而在文化造詣與後現代的藝術影響力等等方面,他又猶如藝術文化中的“魔王”,終生只有唯一一個目標,那就是專注于自己幽默電影的領域,不離不棄,不論花再大的心血,都要征服它,並使之成為NO.1!正如魔王象(mowangxiang)每每在文章中所提倡的那樣,眾誠為模,必為“魔王”!『樹立社會之楷模,成就文化、藝術的“入魔”者』在此刻也有了用武之地!

讀而思duersi

1.你最喜歡卓別林的電影是哪一部?為什麼會喜歡?

2.如何用通俗的方式來評價卓別林這位大師?

3.還有那些卓別林不可告人的人生秘密?說出來分享分享

文末請留言,我們一起來“幽默”一下!

本文由魔王象原創寫作,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您的流覽!

您至交的選擇→:魔王象 一本正經的文化、文體、文創乾貨、硬貨和實用貨平臺

即使逝世的卓別林也引發了軒然大波。卓別林於1977年耶誕節當天逝世,他被下葬于瑞士沃韋科爾西耶的家附近。1978年3月2日,差不多在他死後的三個月,他的遺孀奧娜·卓別林接到了員警的電話稱道,有人挖開了卓別林的墳墓,並把他給“拐走”了。獅子大開口的盜墓賊要求60萬美元才會把卓別林的屍體“物歸原主”,此時,奧娜通過與盜墓賊的電話內容,引導員警對兩名男子羅曼·沃達斯和甘內夫展開了全面的調查,最終,他們承認了這一罪行,並向警方坦白了卓別林遺體埋藏的位置,即卓別林墓地附近的一片玉米地那裡。

1972年,耄耋(mào dié指八十歲的老人)卓別林接受了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52年,由於他的政治立場,當他出席倫敦電影《舞臺生涯》首映式後,美國拒絕了他重返本國,得知此消息的卓別林,憤怒地把自己的家搬到了瑞士,並發誓再也不會回到好萊塢了。但20年後,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可能是為彌補卓別林背井離鄉的困苦境遇,決定授予82歲的卓別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也是他第二次奧斯卡得獎)。最後,卓別林也給足了組委會面子,出席了該典禮,並受到了全場人員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卓別林捲入了一場齷齪且具劃時代的親子訴訟中

20世紀40年代,女演員瓊·貝瑞據說與卓別林有染。他曾一度邀請貝瑞從洛杉磯啟程到紐約旅行,在紐約期間,她和卓別林一起度過了一段不道德的時光,隨後這樣的勾當被曝光,受到譴責的他們,同時也觸碰了《曼恩法案》的底線(美國國會1910年通過的一項法案,禁止州際之間販賣運送婦女為娼)。1943年,貝瑞生下一個女兒,她堅稱這個孩子的父親就是卓別林,但卓別林堅決否認了這一事實。儘管親子驗血證實了卓別林並不是這個女兒的父親,但由於加州法庭在血液檢查方面並不會作為判罰依據,因此卓別林不得不再次忍受第二次單獨的審判,好在有血證,不然全部陪審團成員會一致認為卓別林就是這個小孩子的父親。在這個訴訟後,卓別林的名聲不僅受到了巨大影響,而且他還得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另一方面,這項裁決也促進改革了國家親子鑒定的律法。

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卓別林關於電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完美主義。在他的短片《移民》中,卓別林拍攝了4萬英尺長的電影膠片,投入了如此長時間的前期拍攝,最後影片被精縮成了20分鐘的經典短片。另外,女演員維吉尼亞·徹里爾在《城市之光》中就被要求反反復複說:“花,先生”這兩個詞342次之多!出於對完美的追求,卓別林很清楚自己要的什麼,有時候他甚至不希望自己的電影裡有任何其他的演員!

卓別林為自己許多的電影創作音樂

從1931年的《城市之光》開始,卓別林就為自己的電影創作電影原聲了,他的歌曲《微笑》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被譽為了經典。而在1973年,卓別林憑藉在1952年的電影《舞臺生涯》中創作的電影原聲贏得了他演藝生涯中唯一靠角逐勝出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該片直到1972年才在美國上映)。

最後,想必通過上文,小夥伴們已經從多角度多層次地更熟識這位元幽默電影的藝術巨匠了,他除了黑色喜劇,其實也給我們留下了更為真實、七情六欲、“接地氣”,以及“普通人”似的傳奇人生,對此,他仿佛就跟我們沒什麼兩樣,且隱隱覺得他就像生活在我們身旁熟悉的陌生人一般。而在文化造詣與後現代的藝術影響力等等方面,他又猶如藝術文化中的“魔王”,終生只有唯一一個目標,那就是專注于自己幽默電影的領域,不離不棄,不論花再大的心血,都要征服它,並使之成為NO.1!正如魔王象(mowangxiang)每每在文章中所提倡的那樣,眾誠為模,必為“魔王”!『樹立社會之楷模,成就文化、藝術的“入魔”者』在此刻也有了用武之地!

讀而思duersi

1.你最喜歡卓別林的電影是哪一部?為什麼會喜歡?

2.如何用通俗的方式來評價卓別林這位大師?

3.還有那些卓別林不可告人的人生秘密?說出來分享分享

文末請留言,我們一起來“幽默”一下!

本文由魔王象原創寫作,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您的流覽!

您至交的選擇→:魔王象 一本正經的文化、文體、文創乾貨、硬貨和實用貨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