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洋節,多種生活方式,無關文化“侵略”

耶誕節剛剛過去, 每一年聖誕, 總會有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的爭論。 首先, 我覺得一天唧唧歪歪聲討中國人過聖誕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行為, 畢竟, 又沒誰逼著過, 一些人的自然選擇, 有什麼“該不該”好說的?何況, 現在指責中國人過洋節的同時, 又常常打出過中國節弘揚中國文化的論調, 邏輯上也太多混亂之處。

比如, 說中國人又沒有那種文化傳統, 過聖誕有什麼意義?別逗了, 中國人過端午, 吃粽子的時候有幾個人腦子裡會過下屈原?讓我們看看, 什麼叫“節日”?什麼叫“過節”?什麼樣的“節日”會讓人願意過?確實, 節日是一種傳統, 但也是一種文化, 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特別在現代社會日新月異, 全球化進程加深的時候, 也加大了全球各國文化的交流, 而各種“節日”本身是文化傳統和形式的體現, 其影響力是一個自由競爭的過程, 也是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

所以, 最終, 有些節日可能在更多地區引起更多人群的興趣, 也無可厚非。

事實上, 很多人對洋節的擔憂有些多餘, 仿佛中國人過過這些洋節, 會摧毀中國節日傳統一般。 一方面, 他們表現著對中國人過洋節的不屑:哼, 只知道皮毛;但是另一方面, 又把中國人過洋節上綱上線, 這根本就是一種互相矛盾的邏輯。 事實上, 耶誕節在中國大中城市, 確實搞得熱鬧, 很多人也願意為孩子在家中放顆小聖誕樹, 孩子也激動的等著早上拆聖誕老人的禮物。 但是, 難道中國人就因此不過中國的節日了?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什麼?還是春節嘛!洋節根本沒有對中國文化產生啥擠壓效應, 瞎操心啥。

況且, 也不是所有洋節都能激起中國人的興趣, 屈指可數的也就是耶誕節、情人節、萬聖節。 什麼樣的節日讓人“想過”, 其實可以總結兩個特點, 至少要占一樣, 兩樣都占著最好。

1.激起共鳴的儀式感。

2.容易參與的趣味性。

從這個角度, 你就可以理解, 為啥感恩節在中國火不起來?沒有激起共鳴的儀式,

也不夠有趣啊, 吃火雞並沒有特別的趣味吧。 但是, 看看耶誕節, 先不管它現在的宗教意味到底多強, 但是漂亮的聖誕樹, 笑容可掬的聖誕老人, 還送禮物, 這些都是有儀式感, 又有趣的要素。 情人節自不必說, 每年給愛情增加一個有儀式感的日子, 有什麼不好?有什麼文化隔閡?萬聖節則是典型的趣味取勝, 特別對孩子, 奇裝異服, 還討糖果, 自然喜歡。

在這方面, 中國節日也很明顯, 比如春節, 充滿儀式感的親人團聚就很重要。 清明節, 對親人的悼念也是一種儀式, 是對家族和個人記憶的一種加強。 不過, 有些遺憾的是, 很多節日的儀式感, 因為一些其它原因有些淡化。 比如春節, 很有中國特色的放鞭炮, 就因為一會兒禁, 一會兒准的, 被折騰的已經缺乏足夠的傳承。

其實節日本身現在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要斥責什麼商家宣傳包裝,就是春節也需要商業化的更多管道讓你過節。有時候,一些所謂的傳統節日在現代的再度被提及,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比如,有人又痛心疾首,現在的年輕去過情人節,卻不過中國的七夕。這就很搞笑了,仿佛中國一直有張揚愛情的節日似的,仿佛中國人此前就過七夕,實際上,這不也是中國人開始過情人節,進而一個中國情人節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弘揚嗎?所以,很多時候“洋節”也是背鍋,實際上,沒有這些節日之前,我們也是有選擇性的在過節,而隨著時代發展,生活方式變化,這種選擇也在變化,這無關洋節“入侵”,只是生活方式的選擇風尚。

當然,所謂洋節盛行,一個背景也是歐美文化在全球的流行伴生現象,但是這也是一個自然過程,你光痛心疾首,氣急敗壞是沒用的,而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好的傳播方式,也是有機會對世界產生影響的。多樣化的選擇讓生活更美好,而傳統並不會因此遭受多大的摧毀,就如過完聖誕,大家更期盼是春節,特別出門在外的人們,在長假中回到家裡,在親情中去放鬆,去歡樂,多些充滿儀式感和趣味性的日子可以選擇,本身就很美好。

其實節日本身現在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要斥責什麼商家宣傳包裝,就是春節也需要商業化的更多管道讓你過節。有時候,一些所謂的傳統節日在現代的再度被提及,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比如,有人又痛心疾首,現在的年輕去過情人節,卻不過中國的七夕。這就很搞笑了,仿佛中國一直有張揚愛情的節日似的,仿佛中國人此前就過七夕,實際上,這不也是中國人開始過情人節,進而一個中國情人節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弘揚嗎?所以,很多時候“洋節”也是背鍋,實際上,沒有這些節日之前,我們也是有選擇性的在過節,而隨著時代發展,生活方式變化,這種選擇也在變化,這無關洋節“入侵”,只是生活方式的選擇風尚。

當然,所謂洋節盛行,一個背景也是歐美文化在全球的流行伴生現象,但是這也是一個自然過程,你光痛心疾首,氣急敗壞是沒用的,而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好的傳播方式,也是有機會對世界產生影響的。多樣化的選擇讓生活更美好,而傳統並不會因此遭受多大的摧毀,就如過完聖誕,大家更期盼是春節,特別出門在外的人們,在長假中回到家裡,在親情中去放鬆,去歡樂,多些充滿儀式感和趣味性的日子可以選擇,本身就很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