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銀行業進一步“縮表”趨勢解讀

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金融領域相關表述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未來三年, 防控風險仍擺在金融工作首位。 某股份行高管表示, 在此大背景下, 加之銀行流動性管理約束增強, 以及大資管新規對銀行表外業務的限制, 2018年銀行業或面臨進一步“縮表”。

文/21世紀經濟報導 楊曉宴

原標題/高負債還是賣資產? 2018銀行業進一步“縮表”趨勢解讀

不同於2016年末因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迷茫”, 2017年末, 銀行從業者的“迷茫”更多來自確定性強監管政策下, 如何化險為夷, 又如何佈局轉身。

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金融領域相關表述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未來三年, 防控風險仍擺在金融工作首位。 某股份行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在此大背景下, 加之銀行流動性管理約束增強, 以及大資管新規對銀行表外業務的限制, 2018年銀行業或面臨進一步“縮表”。

“錯配收益要沒有了”

“銀行這兩年的資產負債錯配太嚴重了。 ”某城商行人士坦言, 特別是通過發行同業存單進行同業存單 , 期限多在一年以內;而資產端, 一方面貸款期限多在一年期以上, 另外, 在同業投資上通過質押回購加的杠杆也不少, 在利率上行過程中, 不僅面臨收益倒掛可能, 更重要的是, 流動性管理壓力巨大。

某國有大行在今年年中會議上就指出, 同業板塊因承擔著一定流動性調節職能,

又要確保銀行各項考核達標, 付出了很高的成本。

前述某股份行高管表示, 銀行過去賺期限錯配的錢, 但在大資管新規和12月初發佈的流動性管理修訂版約束下, 銀行被“束住了手腳”, 對銀行未來的營收和利潤的影響很大, 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根據《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 對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適用三個新的量化指標, 一是淨穩定資金比例, 即可用的穩定資金除以所需的穩定資金;二是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 即優質流動性資產除以短期現金淨流出;三是流動性匹配率, 即加權資金來源除以加權資金運用, 三者監管要求均不低於100%。

但對於優質流動性充足率和流動性匹配率分別設置了2018年底和2019年的達標期,

並要求前者在2018年6月前達到70%, 後者在2018年底前達到90%。

前述某股份行高管表示, 上述2018年的過渡期達標要求對於多數銀行而言, 壓力頗大。 在銀行目前的資產負債結構下, 壓縮同業拆借, 意味著銀行只有兩條路可行:一是通過協定存款或者理財產品等驅動高成本負債;二是主動收縮資產。 若銀行算一筆賬, 可能後者更為“經濟”。

“縮表”伴隨“逆淘汰”

主動收縮資產, 意味著相比2017年, 2018年或有更多銀行進行“縮表”。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股份行中有兩家已經“縮表”。 其中中信銀行“縮表”最為明顯, 前三季度資產總額較上年末下降6.64%, 負債總額下降7.41%, 營業收入同比微降0.03%。 另外, 民生銀行同期資產總額較去年年末減少了3.11%。

前述股份行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 2017年, 銀登中心的資產流轉生意較為火爆。 無論是讓其他銀行代持, 還是真實賣斷, 背後邏輯是不同銀行間資產負債表呈現互補:有的銀行資產溢出了, 有的銀行缺資產。 而2018年可預期的趨勢是, 各銀行的互補性進一步降低, 大部分銀行都將面臨資產處置問題, 包括可能需要壓降存量信貸。

“這個過程中銀行還會面臨一個頭疼的問題, ”前述股份行高管表示, “壓降資產規模將伴隨‘逆淘汰’過程, 就是肯定先壓降能夠還本付息的企業的貸款, 而這些企業對銀行而言應該是好的資產。 ”

21世紀經濟報導就“開門紅”採訪全國多名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對公業務人士,

得到的多數回復是“沒有明晰的業務導向”, 且預計2018年信貸額度較為緊張。 某華南股份行同業部人士甚至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往年起始于新年1月的“開門紅”從今年四季度就開始了, 但效果並不太理想。

在以往, 政府、國企和上市公司往往受銀行“最愛”, 目前圍繞上市公司的業務被提及較多, 多名受訪銀行人士提到了上市公司信用貸款、股票質押以及相關股債結合融資產品。

“存款立行”大環境變了?

收縮同業負債, 銀行吸收存款依然很難。

多名銀行分支行行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饋, 今年以來, 政府部門及國企對資金使用效率要求大大提高, 導致原來這些部門在銀行的存款, 特別是活期存款大大減少, 存款理財化趨勢還在不斷深化。

“我們過去授信比較集中在國企和政府平臺,導致很多結算性的客戶退出,現在看來對我們是很大的損失,可能明年總行政策會有一些調整。”某國有大行分行對公業務人士表示。

前述某股份行高管表示,“存款立行”的外部環境發生巨大改變,而銀行目前的應對主要還是以存款產品驅動,以高成本獲客。以某小型股份行為例,該行今年發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平均高出市場20BP-30BP,內部考核將基礎客戶數增量置於中間收入之上。

這也就引發了客戶黏性之問,用高收益吸引來的客戶,又是否會在高收益結束之後用腳投票?

前述股份行高管表示,目前好幾家銀行都在做大交易銀行,就是希望通過供應鏈,在交易環節引流和截流資金,獲取低成本資金。另有某股份行杭州分行行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18年將繼續拓展私募基金市場,從託管服務入手,串聯開戶、結算、現金管理等服務。另外,今年已開展的汽車經銷商供應鏈服務也有不錯的資金引流效應,銷售回款的資金沉澱較為可觀。

存款理財化趨勢還在不斷深化。

“我們過去授信比較集中在國企和政府平臺,導致很多結算性的客戶退出,現在看來對我們是很大的損失,可能明年總行政策會有一些調整。”某國有大行分行對公業務人士表示。

前述某股份行高管表示,“存款立行”的外部環境發生巨大改變,而銀行目前的應對主要還是以存款產品驅動,以高成本獲客。以某小型股份行為例,該行今年發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平均高出市場20BP-30BP,內部考核將基礎客戶數增量置於中間收入之上。

這也就引發了客戶黏性之問,用高收益吸引來的客戶,又是否會在高收益結束之後用腳投票?

前述股份行高管表示,目前好幾家銀行都在做大交易銀行,就是希望通過供應鏈,在交易環節引流和截流資金,獲取低成本資金。另有某股份行杭州分行行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18年將繼續拓展私募基金市場,從託管服務入手,串聯開戶、結算、現金管理等服務。另外,今年已開展的汽車經銷商供應鏈服務也有不錯的資金引流效應,銷售回款的資金沉澱較為可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