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中簽率、八成首付、利率上浮……2017年南京樓市六大關鍵字出爐!

轉眼間2017年即將成為過去式, 這一年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 無疑是個小寒冬。 政策不斷升級、中央定調調控不松, 讓南京樓市的2017有些沉寂:房價在下浮, 利率在上漲, 首付要八成, 賣房等三年……

但儘管如此, 在回顧2017時, 依然有不少“歷史性”的關鍵字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展望即將到來的2018, 調控是會繼續升級, 還是有所放鬆?有人說明年才是真正的樓市小年, 你準備好了嗎?

關鍵字一 房住不炒

2017年的樓市, 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便是中央的定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2016年樓市的火爆讓人記憶猶新, 尤其在南京, 大批外地名車來南京成批成批的買房, 房價一躍而上, 真正的剛需被擠成了邊緣化。 在這樣的風潮下, 國家重申房地產市場的主風向——居住是房屋的根本屬性。 一方面, 關注房屋的居住品質與建築品質, 另一方面, 嚴厲打擊投機炒房, 抑制樓市泡沫,

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

在這樣的一個大方向下, 樓市一系列新政策接踵而至。 在南京, 2016年政府已陸續推出了限價、限貸、限購三大政策。 進入到2017年, 調控政策幾度升級:

擴大了限貸限購的範圍(六合、高淳、溧水也包括在內), 提高首付比例;

增加限售要求,

新購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證後3年內不得轉讓;

同時, 要求加大住宅用地供應, 提高土地市場准入門檻, 加大人才安居房供給。

南京房地產開發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張輝表示, 政策的不斷升級, 代表著在南京買房的成本與門檻不斷提高, 尤其限售政策, 將短期炒房賺快錢的投機攔在門外。 有關部門對於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態度十分明確, 同時又要儘量避免誤傷普通購房者。

關鍵字二 租售並舉

在“房住不炒”的方向指引下, 樓市降溫的長效機制呼之欲出, “租售並舉”便是其中最大的一環。

6月12日, 萬科拿下佛山一幅70年 100%自持的地塊, 意味著未來70年該地塊只租不賣;

7月5日, 上海新掛出2幅地塊, 明確提出地塊用途為租賃住房,

所建物業嚴格按照“只租不售”模式管理;7月24日, 該地塊以底價成交;

7月17日, 廣州出臺新政, 提出“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 保障租購同權”;

7月20日住建部等九部委發文, 點名南京、杭州、合肥、武漢、廣州、深圳、廈門等12個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 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成為首批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

12月8日, 南京首批分散式公寓掛牌南京網上房地產、“我的南京”手機APP和“南京房產微政務”微信公眾號等政府官方平臺;

12月27日, 南京首幅租賃用地掛牌出讓, 地塊位於仙林, 最終地塊以底價成交。

越來越多的租賃元素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而業內專家對於租賃市場未來的發展依然抱著些許保留態度。 房地產學會會長吳翔華認為,

目前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 包括南京在內的其他城市的房屋租賃市場發展一直比較平穩健康, 目前暫時不需要大規模增加市場供給。 “需要的是有針對性地發放租賃補貼, 是規範市場主體行為、規範市場秩序即可。 ”

房掌櫃也採訪了不少在南京租房的上班族們。 他們的態度也很簡單——就算未來租房是大趨勢, 有合適的機會還是希望買房, 在心理上更“有安全感”。

關鍵字三 公證搖號、中簽率

2017年5月13日,南京市政府發佈樓市新規,其中一條宣告了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開盤公證搖號”的城市——

“本市範圍內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含住宅用地上的酒店式公寓)客戶積累大於可供房源的專案,須採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等方式公開銷售商品住房,搖號排序,按序購房,搖號排序名單現場公示。”

之後,“中簽率”就成了凡開盤必比較的指標。開盤房源數量與有資格買房的人數之比,便能直觀地看出某個樓盤、某個板塊乃至整個南京的供求比。而每次公證搖號,全市網友都會盯著公證處公佈的名單仔細核對,生怕有“水軍”來拉低中簽率。

匯總公證搖號之後樓盤的中簽率會發現,南京樓市很明顯居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剛需板塊(如江北高新區、江甯濱江等),中簽率極低,好幾千人搶幾十套房,目前中簽率最低的專案是位於江北高新區的亞泰山語湖,中簽率僅4%;而在某些後勁相對較弱的板塊、品質口碑一般的樓盤,中簽率就相對較高,有的或許不需要公證搖號。久而久之,“中簽率”也成了大家評判樓盤品質的一個側面指標。

其實,政府推行公證搖號的本意在於遏制炒房號、讓有真正購房需求的人得到公平的機會。但其實,市場總還是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稱“有關係能買到房”。 新景智庫總經理王慧提醒,想要根治市場的不公平現象,光靠搖號肯定不夠,“更重要的是快速加大市場有效供應量,同時讓市場自我調節。”

關鍵字四 利率上浮

房子不好買,銀行也“作妖”。2017年,南京的銀行清一色的上浮房貸利率,首套房利率上浮標准從5%至15%不等;二套房的利率更是能達到上浮20%左右。更無奈的是,有銀行直接宣告停貸,不再接受房貸業務。這對於購房者而言,也是個不小的衝擊。

利率在上浮,放貸時間也是個未知數。最慢的(如中國銀行)很有可能3個月才放款,如果材料出現問題,時間可能會拉得更長。

因為房貸利率上浮,不少購房者感覺權益收到侵害,一度到銀行維權。然而業內人士的解答是:銀行最終放款時間要以完成備案的合同案件為准,審批合同只是預合同,實際放款以實際情況為准,調整利率這個大事是執行方面經辦人員無法左右的,只能按規矩辦事。

關鍵字五 房價下跌

在不斷升級的調控下,南京樓市的房價漲幅得到了抑制,進入一個平穩下行的通道。根據國家統計局每個月發佈的房價指數來看,南京從去年12月開始,房價每個月降幅基本保持在0.1%或0.2%左右;同比漲幅從原先的45%跌至今年11月的-1.5%。

坊間各種傳聞,房價下跌的資料“摻水”。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的限價政策已經起了很明顯的成效,各板塊的“價格紅線”遏制了房價的上漲,有些樓盤的開盤價格與去年相比甚至一分沒漲;另一方面,主城區上市量的減少也使得整體價格漲幅有所下跌,而均價較低的邊緣板塊反而成了供貨主力。

房價下跌是不是代表著買房都是被套了?南京資深媒體人馬樂樂直言,南京房價看上去“冷了”,但實際上板塊之間冷熱分化日益嚴重。“例如,河西地區因為利好的兌現、地王的效應以及一二手房嚴重倒掛,房價依然有強勁的上升動力;但是在其他區域,樓市則會因為板塊自身的素質而呈現不同程度的降溫。”

房掌櫃南京公司總經理、南京資深地產評論員尹霄飛認為,南京的房價下跌是比較困難的,按照市場經濟原理,在供遠遠小於求的情況下,價格會有走高的趨勢,現在房價受到政府限制,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要有大幅度的下降也是市場和政府不能接受的。“最有可能的是維持當前的水準。”

關鍵字六八成首付

南京樓市安安靜靜、穩穩妥妥過了一年,到了年底才是真正的爆發。標誌性事件便是11月中旬,河西10家樓盤齊領銷許,並且清一色的要求八成首付,也就是說,開盤當天,購房者就必須準備好至少250萬的現金。據瞭解,在南京曾有不少其他板塊樓盤傳出要五成或以上的首付,均被駁回;這個特權,南京只給河西。

八成首付其實只是一個條件。開盤當天,應不同樓盤的要求,購房者們還需要準備好最少200萬的銀行存單,作為驗資(也就是購房資格憑證)。有些樓盤驗資金額甚至高達400萬,讓人咋舌。

那幾天的微信裡,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去銀行開存單了嗎?”

實際上,河西大部分樓盤沉寂了近一年才等來這一次開盤。開發商等的苦,想要買河西的購房者自然也是望眼欲穿。在登記前夕,不少購房者撐起帳篷、抱著棉被,在售樓處門口過了一夜;不少銀行甚至為河西購房者開設了綠色視窗,以免造成銀行擁堵……

毫無意外,河西儘管來了個“開盤狂歡”,但房源的去化也就是在一夜之間。開盤潮之後,金隅紫京府、朗詩熙華府、五礦崇文金城、金地中心風華等一眾熱盤宣佈收官,而保利天悅、佳兆業城市廣場等樓盤也只剩下最後一批房源庫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一房難求”的河西,依然出現了有人放棄選房、優先選擇大戶型等耐人尋味的現象。南京房地產學會會長吳翔華認為,河西的表現雖然不具有代表性,但能看得出南京市場確實在降溫。“改善需求超過投資需求,證明市場在慢慢回歸‘住’的本質,我預計南京那些差價倒掛嚴重的板塊庫存逐漸去化後,後續市場很有可能會真正轉冷。”

關鍵字三 公證搖號、中簽率

2017年5月13日,南京市政府發佈樓市新規,其中一條宣告了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開盤公證搖號”的城市——

“本市範圍內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含住宅用地上的酒店式公寓)客戶積累大於可供房源的專案,須採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等方式公開銷售商品住房,搖號排序,按序購房,搖號排序名單現場公示。”

之後,“中簽率”就成了凡開盤必比較的指標。開盤房源數量與有資格買房的人數之比,便能直觀地看出某個樓盤、某個板塊乃至整個南京的供求比。而每次公證搖號,全市網友都會盯著公證處公佈的名單仔細核對,生怕有“水軍”來拉低中簽率。

匯總公證搖號之後樓盤的中簽率會發現,南京樓市很明顯居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剛需板塊(如江北高新區、江甯濱江等),中簽率極低,好幾千人搶幾十套房,目前中簽率最低的專案是位於江北高新區的亞泰山語湖,中簽率僅4%;而在某些後勁相對較弱的板塊、品質口碑一般的樓盤,中簽率就相對較高,有的或許不需要公證搖號。久而久之,“中簽率”也成了大家評判樓盤品質的一個側面指標。

其實,政府推行公證搖號的本意在於遏制炒房號、讓有真正購房需求的人得到公平的機會。但其實,市場總還是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稱“有關係能買到房”。 新景智庫總經理王慧提醒,想要根治市場的不公平現象,光靠搖號肯定不夠,“更重要的是快速加大市場有效供應量,同時讓市場自我調節。”

關鍵字四 利率上浮

房子不好買,銀行也“作妖”。2017年,南京的銀行清一色的上浮房貸利率,首套房利率上浮標准從5%至15%不等;二套房的利率更是能達到上浮20%左右。更無奈的是,有銀行直接宣告停貸,不再接受房貸業務。這對於購房者而言,也是個不小的衝擊。

利率在上浮,放貸時間也是個未知數。最慢的(如中國銀行)很有可能3個月才放款,如果材料出現問題,時間可能會拉得更長。

因為房貸利率上浮,不少購房者感覺權益收到侵害,一度到銀行維權。然而業內人士的解答是:銀行最終放款時間要以完成備案的合同案件為准,審批合同只是預合同,實際放款以實際情況為准,調整利率這個大事是執行方面經辦人員無法左右的,只能按規矩辦事。

關鍵字五 房價下跌

在不斷升級的調控下,南京樓市的房價漲幅得到了抑制,進入一個平穩下行的通道。根據國家統計局每個月發佈的房價指數來看,南京從去年12月開始,房價每個月降幅基本保持在0.1%或0.2%左右;同比漲幅從原先的45%跌至今年11月的-1.5%。

坊間各種傳聞,房價下跌的資料“摻水”。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的限價政策已經起了很明顯的成效,各板塊的“價格紅線”遏制了房價的上漲,有些樓盤的開盤價格與去年相比甚至一分沒漲;另一方面,主城區上市量的減少也使得整體價格漲幅有所下跌,而均價較低的邊緣板塊反而成了供貨主力。

房價下跌是不是代表著買房都是被套了?南京資深媒體人馬樂樂直言,南京房價看上去“冷了”,但實際上板塊之間冷熱分化日益嚴重。“例如,河西地區因為利好的兌現、地王的效應以及一二手房嚴重倒掛,房價依然有強勁的上升動力;但是在其他區域,樓市則會因為板塊自身的素質而呈現不同程度的降溫。”

房掌櫃南京公司總經理、南京資深地產評論員尹霄飛認為,南京的房價下跌是比較困難的,按照市場經濟原理,在供遠遠小於求的情況下,價格會有走高的趨勢,現在房價受到政府限制,不會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要有大幅度的下降也是市場和政府不能接受的。“最有可能的是維持當前的水準。”

關鍵字六八成首付

南京樓市安安靜靜、穩穩妥妥過了一年,到了年底才是真正的爆發。標誌性事件便是11月中旬,河西10家樓盤齊領銷許,並且清一色的要求八成首付,也就是說,開盤當天,購房者就必須準備好至少250萬的現金。據瞭解,在南京曾有不少其他板塊樓盤傳出要五成或以上的首付,均被駁回;這個特權,南京只給河西。

八成首付其實只是一個條件。開盤當天,應不同樓盤的要求,購房者們還需要準備好最少200萬的銀行存單,作為驗資(也就是購房資格憑證)。有些樓盤驗資金額甚至高達400萬,讓人咋舌。

那幾天的微信裡,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去銀行開存單了嗎?”

實際上,河西大部分樓盤沉寂了近一年才等來這一次開盤。開發商等的苦,想要買河西的購房者自然也是望眼欲穿。在登記前夕,不少購房者撐起帳篷、抱著棉被,在售樓處門口過了一夜;不少銀行甚至為河西購房者開設了綠色視窗,以免造成銀行擁堵……

毫無意外,河西儘管來了個“開盤狂歡”,但房源的去化也就是在一夜之間。開盤潮之後,金隅紫京府、朗詩熙華府、五礦崇文金城、金地中心風華等一眾熱盤宣佈收官,而保利天悅、佳兆業城市廣場等樓盤也只剩下最後一批房源庫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一房難求”的河西,依然出現了有人放棄選房、優先選擇大戶型等耐人尋味的現象。南京房地產學會會長吳翔華認為,河西的表現雖然不具有代表性,但能看得出南京市場確實在降溫。“改善需求超過投資需求,證明市場在慢慢回歸‘住’的本質,我預計南京那些差價倒掛嚴重的板塊庫存逐漸去化後,後續市場很有可能會真正轉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