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造車新勢力崛起?未來或將面臨大洗牌

論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最火熱的詞, 新能源無疑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 除了傳統車企向新能源領域大力轉型以外, 不少造車新勢力陸續出頭, 大搞融資, 推出量產車型。

隨著資金不斷流入, 新勢力造車這鍋粥也是越煮越亂, 傳統汽車企業、互聯網產業、通訊及投資金融領域都要來分一杯羹。 就在不久前, 由騰訊小馬哥、京東劉強東、小米雷布斯等大佬聯手投資的蔚來汽車發佈了第二款量產車型ES8, 雖然新車的具體表現還有待市場考驗, 但不爭的事實就是造車新勢力正「夢想照進現實」。

2017年新能源車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大大出人意料, 但未來的競爭必將「血流成河」就如同全球汽車製造中心的底特律, 百年間的相愛相殺過程中, 最終僅僅剩下了「三巨頭」。

政策影響市場走向

全世界都在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中國更是其中最為積極的參與者, 政府的政策更是直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走向。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中國市場, 接下來的政策必然影響著新一輪的格局。

鑒於一些騙補等行為的發生, 中國對於下一輪的新能源政策將會做出調整。 對續航里程小於150km或取消補貼, 或減少續航里程在150km~300km之間的補貼, 增加300km以上續航里程的補貼。 從這幾點上看, 新的補貼政策很可能對續航里程做出嚴格限制, 那些存在續航里程不夠、電控技術落後等問題的產品, 最終一定被淘汰。

而從長遠來看, 新政策也將促進在技術上更具實力的新能源企業的發展。 未來, 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加速產業升級, 將推動整個市場的優勝劣汰。

「狼多肉少」加劇行業競爭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收穫滿滿, 增長態勢保持up up up的節奏:1~11月份累計銷量達到60.9萬輛, 同比增長51.4%, 全年銷售量有望超過70萬輛。

良好的發展勢頭令無數企業趨之若鷲。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統計, 目前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傳統車企就已經超過了200家, 總體產能規劃已經超過500萬輛。

另外, 2016年以來隨著大量資本湧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 整車製造和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投資均出現過熱, 產能短期內急劇膨脹。

但是, 即便按目前的增速來看, 我國2020年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預計銷量也只有200多萬輛。 產能過剩風險已開始積聚。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高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 自2014年起動力電池產業增長率分別為368%、324%、78.6%。 在如此高增長的背後, 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隱憂也已經顯現。

可以想像, 在這個狼多肉少的市場中, 數量龐大的新能源製造商大軍將會打得頭破血流。

傳統巨頭決定最後格局

對於新興的勢力來講, 尤其是以互聯網思維造車的車企, 在打怪升級的路上即將面對的最終boss, 恐怕還是傳統車企。 這些擁有龐大的資本和雄厚的技術實力的老牌企業, 更有可能決定未來競爭的最終格局。

互聯網造車雖然動作快,但相對成熟的傳統汽車企業,尤其是經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國際巨頭,並不會因為一時的動作慢而落敗。它們在資金供應上並不是這些靠著融資為生的新勢力能夠比擬的;在生產製造上,它們有著完整的供貨體系,遍佈各地的生產工廠和充足的產能,能夠實現保質保量;更重要的是,傳統車企的4S店體系能夠提供很多線下服務,而目前試圖顛覆這種線下模式的互聯網造車,卻始終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拿蔚來ES8來說,就算不差錢,也能找到一流的團隊,甚至可以找來江淮進行代工生產,但是線下服務仍然是個問題。電動車也許不需要傳統汽車那樣的維修保養,這並不意味著電動車就不需要維修保養,不需要線下服務。

可以想像,即將到來的2018年將是新勢力造車和新能源汽車井噴的一年。但是它們的前途並非一帆風順,是憑藉創新的模式和觀念領先傳統企業,還是敗給傳統企業的工業優勢,結局仍未可知。

互聯網造車雖然動作快,但相對成熟的傳統汽車企業,尤其是經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國際巨頭,並不會因為一時的動作慢而落敗。它們在資金供應上並不是這些靠著融資為生的新勢力能夠比擬的;在生產製造上,它們有著完整的供貨體系,遍佈各地的生產工廠和充足的產能,能夠實現保質保量;更重要的是,傳統車企的4S店體系能夠提供很多線下服務,而目前試圖顛覆這種線下模式的互聯網造車,卻始終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拿蔚來ES8來說,就算不差錢,也能找到一流的團隊,甚至可以找來江淮進行代工生產,但是線下服務仍然是個問題。電動車也許不需要傳統汽車那樣的維修保養,這並不意味著電動車就不需要維修保養,不需要線下服務。

可以想像,即將到來的2018年將是新勢力造車和新能源汽車井噴的一年。但是它們的前途並非一帆風順,是憑藉創新的模式和觀念領先傳統企業,還是敗給傳統企業的工業優勢,結局仍未可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