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湖南六大會戰

抗日戰爭期間, 從1938年武漢失守以後到1945年日本投降以前, 在湖南境內, 國軍與日軍所進行的幾次重大戰役, 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

常德會戰, 長衡會戰, 湘西會戰。

指揮湖南境內國軍作戰的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 第一任司令長官為陳誠, 1939年1月由薛嶽代理, 1939年10月正式任命。 到1945年3月, 軍事委員會在湖南境內組建第四方面軍, 司令官由王耀武出任, 歸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指揮, 負責湖南境內對日作戰事宜, 直至1945年9月接受湖南境內日軍投降。

三次長沙會戰, 分別是1939年9月14日—10月10日雙十節, 1941年9月6日—10月11日, 1941年12月19日—1942年1月16日。 前後三次指揮作戰均為薛嶽, 此人對日作戰前的作戰典範就是湘江之戰, ——讓戰無不勝的工農紅軍從8萬減到3萬。 對日作戰的傑作先有萬家嶺大捷, 後有前後三次勝利的長沙會戰, 在抗日名將中戰鬥力非常之靠前!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1日—12月26日, 此時常德屬第六戰區, 國軍以74軍57師守衛常德, 師長余程萬。 全師與日軍往復爭奪, 日軍采爆破前進方法, 戰後常德成為一片焦土, 不剩下一棟房屋, 57師全師剩餘不足300人。 國軍援軍趕到, 圍困日軍, 打到最後, 日本人空投官佐來組織戰場作戰, 可見戰況之激烈。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26日—8月8日。 5月下旬, 日軍20余萬人從湘北進攻, 6月18日長沙淪敵。 日軍前後三次增兵圍攻衡陽, 最後圍城兵力竟達10余萬人, 城內守軍方先覺的第十軍血戰48天, 殺傷日軍2萬9千餘人。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9日—6月7日。 日軍作戰目的為攻佔芷江機場,

進襲貴州入川攻略戰時陪都重慶。 國軍第三、四方面軍於5月9日進行反攻和追擊, 殺傷日軍2萬8千餘人。 會戰後不久, 中國軍隊即收復桂柳, 在緬北、滇西開始反攻。 中國戰場進入全面反攻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