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西歷史上響噹噹的書法大牛都有誰

拾·遺

顧名思義

找尋那些遺落在民間

有趣的傳統文化

也許它就藏在

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家長里短、衣食住行裡

書法“大牛”們的光輝歲月

琴棋書畫, 也許書的“要求”最低吧,

只要有筆有紙, 便也許就能有所成就,

甚至有根木棍, 在泥上比劃,

也能成為一種不錯的練習手段。

不過, 要成為書法大家,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僅要有勤學苦練,

還要能夠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想來簡單, 做來著實不易。

山西自古人傑地靈,

不僅詩文名冠一時,

連書法也是大家不斷,

本期【拾遺】

就拾一拾書法“大牛”們的光輝歲月。

衛夫人:名鑠, 字茂猗, 夏縣北人, 晉代著名書法家, 也是我國書法史上少有的女書法家, 在書法上她善於隸、正、行書。 據《古今教授筆法人名》記錄, 她的書法由鐘繇一脈傳來, 然後她又傳給王羲之。 晉人曾歌頌衛夫人的書法, 說:“碎玉壺之冰, 爛瑤台之月, 婉然若樹, 穆若清風。 ”充實肯定了衛夫人書法高逸清婉, 流通瘦潔的特色。

衛夫人是鐘繇的學生, 又是王羲之的老師, 可謂是承上啟下, 又自成一派, 唐代韋續對其評價為:“衛夫人書, 如插花舞女, 低昂芙蓉;又如玉人登臺, 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 碧治浮霞。 ”連用三組優美的形象來相比其書法, 可見衛夫人的書法充斥著美感, 帶有女性特有的嬌媚嬌柔的氣勢派頭, 又與鐘繇迥異其趣。 這是衛夫人聯合自身氣質特點, 在學習鐘繇底子之上的生長和創造。

難得的是, 衛夫人不光工于書法, 對於書法理論, 也有很高的造詣。 相傳《筆陣圖》一篇, 以簡潔明瞭的敘述形式講述研習書法的技巧與訣竅, 通俗易懂可以讓初學者得到極大的啟發。 這對後世人研習其中書法甚有幫助, 且也可以從中看出衛夫人在書法方面的造詣頗深。

正所謂人紅“故事多”,

衛夫人書法自成一家,

關於她的故事和傳說也就“玄乎”的很。

故事一:給鵝點睛

一次, 王羲之畫鵝, 什麼都畫好了, 就是眼睛左也不成右不成, 總感覺畫的不好。 於是, 便請恩師衛夫人給鵝點睛。 衛夫人接筆便點, 誰知, 這一點, 鵝撲閃一下竟飛了。

故事二:墨汁雨

有年夏天, 衛夫人習字, 把周圍山上的石頭、樹皮和能寫的地方上幾乎都寫滿了字。一日突下大雨,石塊、樹皮上洗刷一新,而雨水和墨蹟又混為一體變為黑水,這樣就有了人們傳說的“山上下過墨汁雨”的故事。

故事三:玉石白菜

話說,衛夫人的“筆陣圖”寫成後,呈送皇上禦閱。皇帝禦閱後,連聲說,寫得好,寫得好。忙叫來大臣,把自己身邊一尊稀世珍寶——玉石白菜賜給她。衛夫人在世時愛不釋手,經常擺放案頭。一說她死後,家人為表示紀念,並經皇上恩准,把玉石白菜作為殉葬品,隨之入土;二說後來這國寶流失到臺灣故宮博物館。

薛稷:唐代書法家、畫家,山西萬榮人,多才藝,善畫,尤以畫鶴著名,號稱一絕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

薛稷行、楷書,始見稱於開元中葉張懷瓘所撰之《書斷》,併入能品,且立傳稱:“書學褚公,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可謂河南公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尚。”杜甫曾見其普贊寺題額三大字,筆勢雄健,有《觀薛少保書畫壁》詩贊雲:“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鬱鬱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薛稷算得上初唐有名的書法家,更有趣的是,他的外祖父是唐初有名的諫臣魏征,他也是在魏征家中見到了虞世南和褚遂良的書跡,從此銳意模仿,而後自成一家。

他的書法用筆纖瘦,結字疏朗,自成一家。宋徽宗趙佶的“瘦金書”就是由薛稷書法演化而成。薛稷書法特點是有一種清秀的風韻,尤其是豎法的筆法,微微的彎曲輕勾,純然是褚書的樣子。而且他用筆的粗細,和掌握結構的疏通,是十分恰當的,並且在筆的起落間又有他自己的獨特風格,薛稷書法就是一幅佳作。

至今字薛稷書法中,存世的有《信行禪師碑》,這一書法作品創作于唐神龍二年。這個作品現僅存清何紹基藏宋拓本傳世,而且此本也已經流入日本,收藏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學內。這個是薛稷書法中的代表作,而且薛稷書法傳世極少,能流傳至今的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說薛稷的《信行禪師碑》價值十分高。

米芾:宋代書法家、畫家,祖籍山西太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與蘇軾、黃庭堅、蔡襄(蘇、黃、米蔡)共稱“宋四書家”。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

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東坡勸他學晉。元豐五年(1082)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輟,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在書壇上也算是個怪人,

他可是有不少的怪癖。

怪癖一:潔癖

他身邊常常放著一盆水,時時洗手洗臉,洗完也不用手巾擦拭,只是甩手晾乾,生怕手巾弄髒自己。平時,也不與別人共用“器服”。有一次, 他的朝靴被別人碰過,心裡面總覺得不舒服,就一洗再洗,弄得破損無法再穿。據說他為女兒挑選夫婿,也是因為其姓名“乾淨”——女婿姓段,名拂,字去塵。他 說:“既拂矣,又去塵,真是我的女婿呀。”

怪癖二:奇裝異服

喜歡唐代服飾,帽子、袍子仿效唐人,走到哪裡都引來人群圍觀。時間久了,汴京(今開封)城裡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認識他,也能從著裝上知道他就是米芾。

怪癖三:拜石

米芾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見官署中有塊石頭生得十分奇特,便命人取出官袍,手執朝笏對著奇石行跪拜禮,口裡還叫它“石丈”。言官們聽到這事後進行評議,一時在朝廷中傳為笑談。對於拜石一事,米芾自己倒是很得意,他曾自作《拜石圖》,以為紀念。後世也喜歡用這個題材來作畫,很多著名畫家都作有《米顛拜石圖》。

傅山: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山西太原人,書法傳統功基甚厚,自大小篆,隸以下,無不精,兼工畫”。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鐘王,樸實古拙。

八九歲時即從鐘繇入手,繼而學王羲之、顏真卿,至二十歲左右,已“於先世所傳晉唐楷書無所不臨”。喜以篆隸筆法作書,重骨力,宗顏書而參以鐘王意趣,並受王鐸書風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時譽。

傅山學富五車,積學深厚,又頗具個性,加之書法界有了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和倪元璐等諸名家的影響,傅山的書法更是具有一種奇特的怪味。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的人生觀和審美觀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對顏真卿的人品書品推崇備至,簡直是五體投地。他的顏體寫得非常好,流傳至今的顏體大字楹聯和榜書多件,皆端莊遒勁,剛健有力。

傅山在書法藝術理論上是有貢獻的。他所提出的“四甯四毋”理論極其精闢,對整個藝術範疇有著普遍意義和深遠影響。

特別有意思的是,傅山,字青主,所以也叫傅青主,梁羽生武俠名作《七劍下天山》也有一位傅青主,其實,兩人實為一人。梁羽生認為傅山書法有“劍氣”,故小說中把傅山塑造成一代劍俠。可見傅山書法影響之深遠。

自清初傅山之後,

書法上再沒有出現過引領思潮,

或可以與其相抗行者,

清末至少在書法領域山西沒有什麼大家。

大家群體的出現,

是經過民國中晚期的培育,

到共和國時期才逐漸顯現出來。

下期預告:山西與名畫的不解之緣會有哪些故事呢?

——THE END——

【拾遺·琴棋書畫】系列 精彩回顧

【衣食住行】系列 精彩回顧

【拾遺·七件事】系列 精彩回顧

山西文博會節目單

【拾遺】:尋找遺失在油鹽醬醋茶裡的三晉傳統文化

【博物】:彙集山西省內有趣、有料的博物館、紀念館

【味道】:正宗晉風味,口口品美食,山西特色小吃一網打盡

【美麗山西】:讓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麗走上舞臺,盡展光彩

把周圍山上的石頭、樹皮和能寫的地方上幾乎都寫滿了字。一日突下大雨,石塊、樹皮上洗刷一新,而雨水和墨蹟又混為一體變為黑水,這樣就有了人們傳說的“山上下過墨汁雨”的故事。

故事三:玉石白菜

話說,衛夫人的“筆陣圖”寫成後,呈送皇上禦閱。皇帝禦閱後,連聲說,寫得好,寫得好。忙叫來大臣,把自己身邊一尊稀世珍寶——玉石白菜賜給她。衛夫人在世時愛不釋手,經常擺放案頭。一說她死後,家人為表示紀念,並經皇上恩准,把玉石白菜作為殉葬品,隨之入土;二說後來這國寶流失到臺灣故宮博物館。

薛稷:唐代書法家、畫家,山西萬榮人,多才藝,善畫,尤以畫鶴著名,號稱一絕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

薛稷行、楷書,始見稱於開元中葉張懷瓘所撰之《書斷》,併入能品,且立傳稱:“書學褚公,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可謂河南公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尚。”杜甫曾見其普贊寺題額三大字,筆勢雄健,有《觀薛少保書畫壁》詩贊雲:“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鬱鬱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薛稷算得上初唐有名的書法家,更有趣的是,他的外祖父是唐初有名的諫臣魏征,他也是在魏征家中見到了虞世南和褚遂良的書跡,從此銳意模仿,而後自成一家。

他的書法用筆纖瘦,結字疏朗,自成一家。宋徽宗趙佶的“瘦金書”就是由薛稷書法演化而成。薛稷書法特點是有一種清秀的風韻,尤其是豎法的筆法,微微的彎曲輕勾,純然是褚書的樣子。而且他用筆的粗細,和掌握結構的疏通,是十分恰當的,並且在筆的起落間又有他自己的獨特風格,薛稷書法就是一幅佳作。

至今字薛稷書法中,存世的有《信行禪師碑》,這一書法作品創作于唐神龍二年。這個作品現僅存清何紹基藏宋拓本傳世,而且此本也已經流入日本,收藏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學內。這個是薛稷書法中的代表作,而且薛稷書法傳世極少,能流傳至今的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說薛稷的《信行禪師碑》價值十分高。

米芾:宋代書法家、畫家,祖籍山西太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與蘇軾、黃庭堅、蔡襄(蘇、黃、米蔡)共稱“宋四書家”。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

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東坡勸他學晉。元豐五年(1082)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輟,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在書壇上也算是個怪人,

他可是有不少的怪癖。

怪癖一:潔癖

他身邊常常放著一盆水,時時洗手洗臉,洗完也不用手巾擦拭,只是甩手晾乾,生怕手巾弄髒自己。平時,也不與別人共用“器服”。有一次, 他的朝靴被別人碰過,心裡面總覺得不舒服,就一洗再洗,弄得破損無法再穿。據說他為女兒挑選夫婿,也是因為其姓名“乾淨”——女婿姓段,名拂,字去塵。他 說:“既拂矣,又去塵,真是我的女婿呀。”

怪癖二:奇裝異服

喜歡唐代服飾,帽子、袍子仿效唐人,走到哪裡都引來人群圍觀。時間久了,汴京(今開封)城裡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認識他,也能從著裝上知道他就是米芾。

怪癖三:拜石

米芾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見官署中有塊石頭生得十分奇特,便命人取出官袍,手執朝笏對著奇石行跪拜禮,口裡還叫它“石丈”。言官們聽到這事後進行評議,一時在朝廷中傳為笑談。對於拜石一事,米芾自己倒是很得意,他曾自作《拜石圖》,以為紀念。後世也喜歡用這個題材來作畫,很多著名畫家都作有《米顛拜石圖》。

傅山: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山西太原人,書法傳統功基甚厚,自大小篆,隸以下,無不精,兼工畫”。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鐘王,樸實古拙。

八九歲時即從鐘繇入手,繼而學王羲之、顏真卿,至二十歲左右,已“於先世所傳晉唐楷書無所不臨”。喜以篆隸筆法作書,重骨力,宗顏書而參以鐘王意趣,並受王鐸書風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時譽。

傅山學富五車,積學深厚,又頗具個性,加之書法界有了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和倪元璐等諸名家的影響,傅山的書法更是具有一種奇特的怪味。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的人生觀和審美觀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對顏真卿的人品書品推崇備至,簡直是五體投地。他的顏體寫得非常好,流傳至今的顏體大字楹聯和榜書多件,皆端莊遒勁,剛健有力。

傅山在書法藝術理論上是有貢獻的。他所提出的“四甯四毋”理論極其精闢,對整個藝術範疇有著普遍意義和深遠影響。

特別有意思的是,傅山,字青主,所以也叫傅青主,梁羽生武俠名作《七劍下天山》也有一位傅青主,其實,兩人實為一人。梁羽生認為傅山書法有“劍氣”,故小說中把傅山塑造成一代劍俠。可見傅山書法影響之深遠。

自清初傅山之後,

書法上再沒有出現過引領思潮,

或可以與其相抗行者,

清末至少在書法領域山西沒有什麼大家。

大家群體的出現,

是經過民國中晚期的培育,

到共和國時期才逐漸顯現出來。

下期預告:山西與名畫的不解之緣會有哪些故事呢?

——THE END——

【拾遺·琴棋書畫】系列 精彩回顧

【衣食住行】系列 精彩回顧

【拾遺·七件事】系列 精彩回顧

山西文博會節目單

【拾遺】:尋找遺失在油鹽醬醋茶裡的三晉傳統文化

【博物】:彙集山西省內有趣、有料的博物館、紀念館

【味道】:正宗晉風味,口口品美食,山西特色小吃一網打盡

【美麗山西】:讓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麗走上舞臺,盡展光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