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條碼支付新規要掐斷支付寶和微信的活路嗎?

就在支付寶的“賺錢紅包”玩得正嗨之時, 一紙規定讓移動支付領域的兩大巨頭如坐針氈。 12月27日, 央行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下稱《規範》), 同時還配套印發了安全技術和受理終端技術兩個規範, 上述規範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這部即將執行的央行條碼支付《規範》, 核心點有三個:一是明確了條碼支付的限額;二是對再次重申清算管理要求;三是風險管理的問題被再次提及。 透過《規範》的一些細則, 我們不難發現: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大移動支付平臺的市場空間再次被壓縮。

新規動了移動支付的乳酪

此次央行發佈的《規範》中, 對條碼支付限額的規範, 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規範》根據不同的交易驗證方式, 設置了 A-D四類不同風險防範能力, 並對應不限額、5000元、1000元、500元四類交易限額(同一客戶單日累計)。

在明確了條碼支付交易限額的同時, 央行還指出條碼支付的驗證方式,

包括靜態密碼、一次性密碼、數位憑證、電子簽名、指紋等常見的移動支付驗證方式。 每一種驗證方式, 對應的是不同的安全防範級別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 同一客戶單個銀行帳戶或所有支付帳戶、快捷支付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除了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外, 條碼支付新規, 還對商戶的收款限額做出了具體的規定。

事實上, 《規範》對商家收款限額的規定, 更多的是為了防範非法套現。 由於小微商戶的註冊門檻比較低, 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小微商用申請移動支付, 然後刷大額信用卡套現。 對此, 央行的《規範》要求同一身份證在同一家機構辦理的全部小微商戶基於信用卡的條碼支付收款限額1000元/天、10000元/月。

毫無疑問, 《規範》對於消費者和商家的限額約束, 都動了微信和支付寶的乳酪。 最近兩年, 移動支付爆發式增長, 二維碼支付憑藉便捷的優勢, 成為移動支付的主流。 央行出臺《規範》限制移動支付, 這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支付寶和微信被央行卡住了咽喉

從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

到央行的《規範》出臺,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前景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一旦央行的條碼支付新規落地執行, 支付寶和微信的市場地位無疑會受到強烈的衝擊。 對此, 有業內人士認為, 央行在變相扶持銀聯, 因為銀聯也推出了二維碼支付。

不得不說, 央行一系列的政策出臺後, 有變相削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市場地位之嫌。 兩年前, 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機構, 分別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移動支付平臺的快捷支付限制做出了限制, 並且不斷下調快捷支付的額度。 對於其他的移動支付平臺, 各大銀行也在下調快捷支付的額度。 以支付寶來說, 調整後工商銀行的快捷支付額度每天每筆5000元,

每天和每月的最大額度只有5萬元。

談及各大商業銀行調整移動支付快捷支付額度的意圖, 外界一致認為這是防止銀行的資金流入到支付寶、微信這樣的移動支付平臺。 在餘額寶剛剛誕生時, 在高收益的驅使下, 大量資金逃離傳統銀行, 這顯然是銀行不願意看到的。 加之支付寶和微信都像銀行一樣推出了理財產品, 並且門檻比商業銀行更低, 收益卻比商業銀行高, 這對商業銀行是一種威脅。 眼下, 央行出臺《規範》的本質, 就是限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額度。

毋庸置疑,從銀行到央行這樣的監管機構,都在打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市場空間。尤其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央行出臺的《規範》中,再次重申了移動支付作為小額支付的市場定位,並且要求移動支付平臺的結算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此前,央行曾下發通知,要求各移動支付平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這樣一來,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平臺,結算業務要在網聯平臺處理,二維碼的支付限額也有了明確的規定。由於移動支付自身沒有基礎帳戶體系,所有的資金必須由銀行卡轉入,銀行又在限制資金轉入移動支付的額度。這樣一來,支付寶和微信就真正的成為小額支付工具了。

不可否認,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寶和微信都在不斷開疆擴土,並且把觸角伸到了公共交通領域。隨著央行《規範》檔的出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野心勢必被打壓。未來,哪怕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場景比銀行卡還要豐富,也只能是支付體系中的小角色。條碼支付新規,不是已經掐住了支付寶和微信的要害麼?

毋庸置疑,從銀行到央行這樣的監管機構,都在打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市場空間。尤其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央行出臺的《規範》中,再次重申了移動支付作為小額支付的市場定位,並且要求移動支付平臺的結算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此前,央行曾下發通知,要求各移動支付平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這樣一來,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平臺,結算業務要在網聯平臺處理,二維碼的支付限額也有了明確的規定。由於移動支付自身沒有基礎帳戶體系,所有的資金必須由銀行卡轉入,銀行又在限制資金轉入移動支付的額度。這樣一來,支付寶和微信就真正的成為小額支付工具了。

不可否認,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寶和微信都在不斷開疆擴土,並且把觸角伸到了公共交通領域。隨著央行《規範》檔的出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野心勢必被打壓。未來,哪怕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場景比銀行卡還要豐富,也只能是支付體系中的小角色。條碼支付新規,不是已經掐住了支付寶和微信的要害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