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制度套利紅利不再 券商資管投研能力迎挑戰

對於券商資管而言, 今年見證了行業規模飆漲至歷史新高, 但也經歷了規模的持續萎縮。 增速變化背後, 是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在劇變;債市的調整還未結束,

強監管的趨勢仍在持續。

制度套利的紅利不復存在, 主動管理的轉型勢在必行。 從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年內表現來看, 股、債和混合型產品仍取得了平均正收益, 但產品業績的分化開始加大。 當發展主動管理成為行業共識, 券商資管的投研能力也迎來全新的挑戰。

爆發中的拐點之年

在今年一季度末, 快速擴張中的券商資管規模達到了18.77萬億元, 創下歷史新高。 新產品設立出現井噴。 據統計, 今年3月券商資管新設立產品897只, 創下近兩年來單月新設產品的新紀錄;而第一季度新設產品總數達到2199只, 也是今年單季度產品發行的峰值。

是什麼創造了券商資管規模的歷史新高?從達到規模頂峰時一季度的資料來看,

券商集合計畫資產規模增長放緩, 相比過去兩年峰值時期有較大回落, 較2016年底環比增長4.16%;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定向計畫仍保持著近10%的增速。

但這種增長模式和速度, 從今年二季度起被徹底地扭轉。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統計, 券商資管規模至二季度結束, 環比減少6740億元;三季度繼續萎縮7228億元, 券商資管規模已降至17.37萬億元, 回落至2016年底的水準。

而協會最新披露的11月份資料還顯示, 截至11月底, 券商資管規模為16.96萬億元, 較三季度末繼續減少4200億元。 這也意味著, 在達到歷史新高之後, 券商資管在7個月時間裡已減少了1.8萬億元。

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劇變, 是導致券商資管規模大幅浮動的主要原因。

從產品類型上來看, 固收類產品在券商資管中占比最高;但從去年開始的債市回檔, 重創了券商資管固收類產品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 近兩年監管風險發生轉變, 負債端方面受銀監對同業套利、理財空轉的嚴查而開始緊縮;投資端方面, 受去通道、去杠杆的衝擊明顯, 資金池產品清理也開始推進。

主動管理規模排位元大調整

去通道、去杠杆的進程正在向行業全面滲透。 因各自的業務結構不同, 券商資管公司在其中所受影響也各不相同, 這從業務規模的劇烈變化中也能得到呼應。

從整體資管規模來看, 從去年底至今年三季度末, 券商資管公司前五位中僅一席未變。 基金業協會的資料顯示,

中信證券以1.79萬億元的總規模位居行業之首, 這也是業內唯一一家規模過萬億元的券商資管, 始終佔據榜首之位。 相比去年底, 中信資管總規模增長3118億元, 增長21%。

同時, 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證券資管、申萬宏源分列其後, 管理規模分別為8859.65億元、8639.3億元、8212.26億元, 較去年底分別增長33%、6%、24%。 中信建投以6693.91億元位居總規模第五位元, 但較去年底下滑4%。 從名次上看, 國泰君安資管和申萬宏源資管的排名都有提升, 華泰資管和中信建投小幅下滑;而去年底規模排名第四位元的廣發證券資管, 不僅規模萎縮近千億元, 名次更下滑至行業第八位。

主動管理規模的變化, 則更為劇烈。 從今年三季度的主動管理規模資料來看, 排名前20位的券商資管公司,

有14家券商資管名次較去年底發生變動。 其中, 6家排名上升、5家名次下降、3家新增登榜。

具體來看, 主動管理規模排名的前7位元, 變化幅度不大。 其中, 中信證券以6227.85億元的主動管理規模再次位元列首位, 較去年底增長18%。 廣發證券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仍居第二位元, 但較去年底大幅縮減1188億元, 下滑幅度達26%;華融證券主動管理規模較去年底增長41%, 近兩千億元, 排位也上升了3個名次。

而除此之外, 截至三季度末, 主動管理規模前20名的其他排位均易主。 中泰證券資管、中金公司、東方證券資管、財通證券資管、廣州證券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業內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光大證券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增長, 但名次小幅下滑;申萬宏源、海通證券資管、招商證券資管則出現規模與排名的雙雙下滑。 此外,長江證券資管、天風證券、銀河金匯證券資管公司在去年底尚未登榜,至今年三季度末,則以800億元左右的主動管理規模躋身業內前20位。

過半混合型產品年內浮盈

從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年內表現來看,股債和混合型產品仍取得了平均正收益,但具體產品的分化開始加大。當發展主動管理成為行業共識,券商資管的投研能力也迎來全新的挑戰。

資料顯示,目前仍處於存續期的券商資管集合理財產品共有4174只。其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債券型集合產品,共1509只、占比達到36.15%;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共有119只,占總比例的28.61%;另類投資以673只產品,占總比例的16.12%;股票型集合產品目前有225只,占比達5.39%。此外,貨幣型和QDII型集合理財還分別占比5.08%、0.43%。

不同類型產品的業績表現各異;債券型產品占比最高,但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據統計,不合併計算同一產品不同份額的情況下,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中,僅有四成年內總回報為正;全部產品年內總回報平均為1.98%。

其中,長江資管乾坤2號A份額年內回報率達3774%,最近一個月回報率為12.84%。長江資管官網的資管計畫說明書披露,該只產品成立於今年1月20日,計畫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和現金類資產。大通通達1號次級C、太平洋紅珊瑚智匯1號B、浙商恒天季季聚利3號普通級,年內總回報分別為184%、75%、60%,排名緊隨其後。但伴隨年內債市的持續調整,包括上述產品在內,年內總回報超過50%的僅有6只產品;總回報超過10%的總計也僅有62只。跌幅榜上,年內總回報低於-10%的有40只,太平洋紅珊瑚穩盈進取級以-65%墊底。

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方面,超過五成的產品年內已浮盈。統計顯示,有53%的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年內總回報為正,全部產品年內總回報的平均值為4.55%,表現強於其他類型產品。但同時,不同管理人的產品表現也有所分化。

一個指標看透主力行為,關注公眾號“牛股學堂”:niuguxuetang(長按可複製)回復關鍵字“指標”,即可免費領取一套主力行為分析指標!

此外,長江證券資管、天風證券、銀河金匯證券資管公司在去年底尚未登榜,至今年三季度末,則以800億元左右的主動管理規模躋身業內前20位。

過半混合型產品年內浮盈

從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年內表現來看,股債和混合型產品仍取得了平均正收益,但具體產品的分化開始加大。當發展主動管理成為行業共識,券商資管的投研能力也迎來全新的挑戰。

資料顯示,目前仍處於存續期的券商資管集合理財產品共有4174只。其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債券型集合產品,共1509只、占比達到36.15%;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共有119只,占總比例的28.61%;另類投資以673只產品,占總比例的16.12%;股票型集合產品目前有225只,占比達5.39%。此外,貨幣型和QDII型集合理財還分別占比5.08%、0.43%。

不同類型產品的業績表現各異;債券型產品占比最高,但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據統計,不合併計算同一產品不同份額的情況下,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中,僅有四成年內總回報為正;全部產品年內總回報平均為1.98%。

其中,長江資管乾坤2號A份額年內回報率達3774%,最近一個月回報率為12.84%。長江資管官網的資管計畫說明書披露,該只產品成立於今年1月20日,計畫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和現金類資產。大通通達1號次級C、太平洋紅珊瑚智匯1號B、浙商恒天季季聚利3號普通級,年內總回報分別為184%、75%、60%,排名緊隨其後。但伴隨年內債市的持續調整,包括上述產品在內,年內總回報超過50%的僅有6只產品;總回報超過10%的總計也僅有62只。跌幅榜上,年內總回報低於-10%的有40只,太平洋紅珊瑚穩盈進取級以-65%墊底。

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方面,超過五成的產品年內已浮盈。統計顯示,有53%的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年內總回報為正,全部產品年內總回報的平均值為4.55%,表現強於其他類型產品。但同時,不同管理人的產品表現也有所分化。

一個指標看透主力行為,關注公眾號“牛股學堂”:niuguxuetang(長按可複製)回復關鍵字“指標”,即可免費領取一套主力行為分析指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