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史」文物“雜說”(四)——寺廟戲臺

寺廟戲臺

寺廟在我國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 寺是當時官署的名稱。 如漢朝禦史太夫, 就叫禦史太夫寺, 管禮儀的叫太常寺, 管理馬匹的叫太僕寺, 負責外交事務的叫鴻臚寺。

那麼寺是怎樣演變成僧院稱呼的呢?

傳說東漢明帝劉莊, 派郎中蔡愔等十二人去西方尋求佛法, 他們歷盡艱辛, 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開始搜集佛像和抄寫經文, 同時認識了天竺(印度)高僧法籃和攝摩騰,

便邀請他們到東土傳法。

永平九年(西元65), 蔡愔等人帶領印度高僧回到洛陽, 明帝大喜, 親自接見二僧, 安排他們在鴻臚寺住下。 第二天在洛陽雍門外按古天竺建築模式, 興工建造僧院。 完工後, 明常給予很高的稱謂"寺院", 又因二高僧來時經書由白馬馱來, 故取名"白馬寺"。 這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建築的第一座僧寺。 此後寺便成了為僧人藏經, 講經和居住的場所。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 以"伽籃"為僧寺名, 隋煬帝大業中改稱道場, 唐朝恢復原名, 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今天對寺廟的稱謂其實並不準確。 古時的"寺"與"廟"是分開的, 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是兩回事。 古人供祭祖宗, 神位的房舍稱廟, 設廟是有較嚴格的規定, 《禮記》載, "諸侯五廟, 卿大夫三廟, 士一廟"。 可見設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於廟是人們最尊敬的所在, 故後來將皇帝的宮殿稱之為"廟堂"或"廓廟"。 皇帝死後, 追贈的諡號便也稱為廟號。

作為宣講宗教場所, 供奉的是佛, 而廟則是歷代炎黃子孫供奉優秀人士的,

如關帝廟, 嶽廟, 孔廟等等。 因而古人感歎曰:"大丈夫居士, 生當封侯, 死當廟食……"。

戲臺的出現形成在秦漢之後。 因為當時的戲曲還依附寺廟建築來進行演出, 唯一的目的就是祭神獻祖。 至西漢時戲曲浙漸脫離對寺廟的依附而獨立於寺廟之外, 在其對面始設專場。

在戲臺固定演化中大致經歷三個階段:露臺, 戲亭, 戲臺, 並由四面觀慢慢向三面觀, 一面觀演變。

唐時戲臺稱作戲場, 設於寺廟旁, 也就是露臺, 用枋木壘成臨時表演台, 有欄杆圍繞, 四面觀戲。 到了元代稱作戲臺, 多建於寺廟宗教建築的廣場上, 之後民間大量興建戲臺。明清時戲臺建築形制己相當成熟,在不同地區衍變出各種類型的戲臺建築。

由於戲臺與寺廟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整體,所以今天我們都稱為寺廟戲臺。如北堡口子上村的清泉寺戲臺,水門塔村的伏龍寺廟戲臺等。

目前在清水河境內仍保存較多的寺廟與戲臺,但大多數已殘敗。寺廟有雷音寺,伏龍寺,飛來寺,毛臺山全伏寺(仿建),小廟聖泉寺(已毀)。戲臺有口子上清泉寺戲臺(維修),伏龍寺戲臺(維修),柳青河戲臺(移建)等。

之後民間大量興建戲臺。明清時戲臺建築形制己相當成熟,在不同地區衍變出各種類型的戲臺建築。

由於戲臺與寺廟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整體,所以今天我們都稱為寺廟戲臺。如北堡口子上村的清泉寺戲臺,水門塔村的伏龍寺廟戲臺等。

目前在清水河境內仍保存較多的寺廟與戲臺,但大多數已殘敗。寺廟有雷音寺,伏龍寺,飛來寺,毛臺山全伏寺(仿建),小廟聖泉寺(已毀)。戲臺有口子上清泉寺戲臺(維修),伏龍寺戲臺(維修),柳青河戲臺(移建)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