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神探狄仁傑》的錯誤:狄仁傑為什麼不能被叫成“閣老”?

《神探狄仁傑》是新世紀中國最優秀的電視劇系列劇之一, 充滿唐朝風味的官職名稱與文言文臺詞則是該系列電視劇的一大優點。 因此相比較其他古裝偵探懸疑劇, 《神探狄仁傑》系列更具歷史與文化內涵。

不過“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 劇中的“真乃神人”的狄仁傑大人尚且犯錯, 更不要說身為“凡夫俗子”的製作組了。 《神探狄仁傑》在還原歷史方面依然有一些錯誤, 比如將狄仁傑尊稱為“閣老”就是很大的錯誤。

唐朝實行“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制”, 基本上所有的朝廷檔都由中書省起草。 正因如此, 唐太宗下令:凡是涉及軍國大事的檔, 必須先由中書省的五個中書舍人寫出草案並署名, 然後才送交中書令和中書侍郎, 被稱為“五花判事”。

於是中書省的日常工作基本是由中書舍人負責的, 而不是中書令。 因為經常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所以中書舍人的權力日益加重。 由於唐朝中書省也被稱為“閣台”或者“鳳閣(武則天起的名字)”, 因此資歷較深的中書舍人也就稱為“閣老”。

隨著政事堂制度的確立與完善,

中書省與門下省基本形成了合署辦公, 因此中書省與門下省的資深屬官在唐朝中後期都被稱為“閣老”。 但是直到唐朝滅亡, 只有中書省與門下省的資深屬官才被稱為“閣老”, 而沒有用於稱呼宰相。

到了五代和宋朝時, 宰相才開始被稱為“閣老”。

明朝正式建立“內閣制”以後, “閣老”才徹底成為內閣大學士(實際宰相)的專用稱呼。 在唐朝的時候, 把身為宰相的狄仁傑叫成“閣老”, 實際上是在貶低狄仁傑的身份, 所以是個錯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