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你|滬建全市統一監管平臺,預付卡有了“緊箍咒”

預收資金餘額達到風險警示標準的80%、停歇業不退卡等8類行為將被亮黃燈;失信被執行人或嚴重失信人髮卡、單張卡超額等4類行為將被亮紅燈……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協同監管平臺已建設完成, 這也是全市針對預付卡的統一監管平臺。

隨著單用途卡發放和使用日益廣泛,在便利支付、擴大消費的同時,超發濫發、侵權違約等現象頻發,行業主管部門對單用途卡的監管也存在資訊不對稱、處罰力度有限、懲戒措施威懾不夠等問題。

據市商委介紹, 監管平臺通過充分發揮大資料和移動支付技術的作用, 開發設計了全市統一的監管平臺。 目前,監管平臺通過了專家驗收,進入調試階段, 與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商務誠信公眾服務平臺實現初步對接和資料共用。

從功能角度看,監管平臺實現了資訊互聯互通。 監管平臺與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事前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臺以及有關投訴舉報平合等實現資訊互聯互通。

髮卡主體通過建立髮卡業務處理系統, 或使用公共基礎髮卡業務處理系統, 實現與監管平合聯網對接。

據介紹, 監管平臺的一大特色在於風險動態預警。 監管平臺通過對髮卡經營者資訊和其他各類資訊的綜合處理和分析,

依據法規規定, 對經營者預收資金餘額達到風險警示標準的80%等8類行為, 以黃燈方式進行預警。 對失信被執行人或嚴重失信人髮卡、單張卡超額等4類行為亮紅燈。

監管平臺綜合運用大資料技術在風險動態預警的基礎上, 對黃燈預警的經營者加強日常監管。 同時, 對黃燈預警後仍然違法的經營者開展精准執法。

市商委表示, 監管平臺將實現對單用途卡發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管。 首先, 事前實現髮卡主體資訊登記、信用核查和系統對接。 根據法規規定, 經營者通過自建業務處理系統或者使用單用途卡公共基礎業務處理系統, 與監管平臺實現系統對接, 及時、準確、完整地傳送單用途卡發行數量、預收資金以及預收資金餘額等資訊。 監管平臺對經營者進行信用核查和資金管理確認。

第二, 事中實現髮卡主體分類警示的智慧監管。 監管平臺通過“黃燈預警”方式, 提前預警髮卡主體違規風險從而降低髮卡企業違法概率。

對預收資金餘額、信用狀況等資訊, 由系統自動識別髮卡主體是否違法。 如違法, 監管平臺通過“紅燈報警”方式向行政執法部門進行線索推送, 實現行政執法精准化, 降低行政執法成本。 消費者也可通過監管平臺查詢聯網發行資訊(確認髮卡主體是否聯網發行)、單用途卡餘額資訊、警示名單資訊, 還可以進行業務諮詢和線上舉報。

第三, 事後實現髮卡主體信用資訊歸集和聯合懲戒。 經營者的髮卡聯網、違法違規等資訊將歸集到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商務誠信公眾服務平臺。 根據《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 將實現對失信經營者在行政和市場層面的聯合懲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