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東“海豚灣”工地剛剛挖出了“大事”,引起政府高度重視!

【今日如東】

官方微信事業部整理發佈

責編/蔥(via@關注如東)

優惠資訊↑↑↑

始建于唐代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重見天日!

南無阿彌陀佛!!!

“眾生歡喜佛歡喜”

隨喜, 分享!功德無量!

唐朝至今(西元806年--2017年), 掘港國清寺歷經滄桑, 千年道場幾經興衰, 如今國運昌隆, 古寺遺址重光, 這亦是如東普羅大眾的福分, 也是如東城市新的風景線, 更是彌足珍貴且厚重的如東歷史文化遺產!

掘港國清寺佈局(60年代前)

掘港國清寺舊照

掘港國清寺遺址還出土了其它相關文物—— 古碗(碗底字跡依然清晰)、 古瓦當(紋飾精美、威嚴)。

還有一直使用至“中央廣場”房地產項目拆遷前, 唐朝掘港國清寺遺址古井之一

掘港國清寺是江海平原著名佛寺, 曾受過皇帝的敕封。 唐太宗曾下旨:“交兵之處, 各建寺刹, 招延僧侶, 法鼓所振, 變災火於青蓮;清梵所聞, 易苦海于甘露。 ”唐元和年間(806~820), 天臺山(今浙江省內)國清寺天臺宗第十祖、著名法師行滿奉命, 在時為海防門戶的掘港按天臺山國清寺風格建築佛寺。 所建佛寺也取名國清寺。 行滿法師親手在大雄寶殿後植銀杏兩株, 其樹枝繁葉茂, 綿延千年。

寺廟入寺有照壁一座,進山門便是天王殿,殿正中是一尊大肚彌勒佛,背面是韋馱菩薩。東西兩側四大天王造型獨特,為江蘇寺廟所罕見。出天王殿,天井正中安放寶鼎一座,銘曰:“佛是心”。兩側各有深井一眼,西井稱“海井”;東井稱“江井”。

二進是大雄寶殿。中心蓮花座上安放著釋迦牟尼坐像,上方高懸“唐來聖像”橫匾。佛像兩側的侍者是禪宗認定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迦葉和第二代祖師阿難,在叢林佛寺中亦不多見。佛像背面是“海島觀音”巨幅浮雕,場面恢宏,氣度非凡。殿內兩側塑有18尊羅漢,形象生動,神采奕奕,錦衣繡帶,流光溢彩。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樓上設有佛龕,供奉“三寶如來”,兩旁分列20緣覺。

此帖同時奉勸那些在發掘前,將掘港國清寺遺地塊文物捎帶回家的相關人員,請及時主動的將物件上交政府部門。另外,提醒如東文化部門的相關人員,你們應當及時查處。“抬頭三尺有神明”“善惡一念間”,本就不屬於你的東西,放在家裡終究不會給你們帶來好運!

歷史資料:

據史料記載,如東的佛教源于東漢。

國清寺的歷史與如東掘港的成陸幾乎相等。唐朝初年,一道捍海圍堤把掘港與海灘分開,國清寺便帶著人們對太平盛世的期盼應運而建。

掘港國清寺與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天臺山的國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屬於天臺宗。天臺山修禪寺座主 行滿大師在唐元和年間(西元806——820年)來到如東歷時十四年按照天臺山國清寺的建築風格創建了掘港國清寺。所以掘港國清寺和天臺山國清寺是一個名字,原來的結構方式也是一個模式。行滿法師在建築佛寺時,曾有"寺若成,國即清"之說。

唐開成三年(西元838年)七月,日本天臺宗高僧圓仁大師(注:日本最澄法師弟子,最澄法師曾入唐師從行滿大師,後回國創建日本天臺宗)隨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來到中國,求法巡禮,途經如東掘港,拜謁國清寺,瞻禮道場,參拜祖師,在寺中住歇半月有餘。回國後,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書中多處提及掘港國清寺。在世界旅遊文化寶庫裡,日本圓仁和尚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中國玄奘和尚的《大唐西域記》、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被列為“世界三大旅行遊記”,名播四海五洲。《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使“掘港”、如東“國清寺”之名在世界歷史典籍中記錄。

注: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發掘正式結果敬請期待如東官方發佈為准。

- The end -

感謝你的閱讀

(≖ᴗ≖)✧

寺廟入寺有照壁一座,進山門便是天王殿,殿正中是一尊大肚彌勒佛,背面是韋馱菩薩。東西兩側四大天王造型獨特,為江蘇寺廟所罕見。出天王殿,天井正中安放寶鼎一座,銘曰:“佛是心”。兩側各有深井一眼,西井稱“海井”;東井稱“江井”。

二進是大雄寶殿。中心蓮花座上安放著釋迦牟尼坐像,上方高懸“唐來聖像”橫匾。佛像兩側的侍者是禪宗認定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迦葉和第二代祖師阿難,在叢林佛寺中亦不多見。佛像背面是“海島觀音”巨幅浮雕,場面恢宏,氣度非凡。殿內兩側塑有18尊羅漢,形象生動,神采奕奕,錦衣繡帶,流光溢彩。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樓上設有佛龕,供奉“三寶如來”,兩旁分列20緣覺。

此帖同時奉勸那些在發掘前,將掘港國清寺遺地塊文物捎帶回家的相關人員,請及時主動的將物件上交政府部門。另外,提醒如東文化部門的相關人員,你們應當及時查處。“抬頭三尺有神明”“善惡一念間”,本就不屬於你的東西,放在家裡終究不會給你們帶來好運!

歷史資料:

據史料記載,如東的佛教源于東漢。

國清寺的歷史與如東掘港的成陸幾乎相等。唐朝初年,一道捍海圍堤把掘港與海灘分開,國清寺便帶著人們對太平盛世的期盼應運而建。

掘港國清寺與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天臺山的國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屬於天臺宗。天臺山修禪寺座主 行滿大師在唐元和年間(西元806——820年)來到如東歷時十四年按照天臺山國清寺的建築風格創建了掘港國清寺。所以掘港國清寺和天臺山國清寺是一個名字,原來的結構方式也是一個模式。行滿法師在建築佛寺時,曾有"寺若成,國即清"之說。

唐開成三年(西元838年)七月,日本天臺宗高僧圓仁大師(注:日本最澄法師弟子,最澄法師曾入唐師從行滿大師,後回國創建日本天臺宗)隨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來到中國,求法巡禮,途經如東掘港,拜謁國清寺,瞻禮道場,參拜祖師,在寺中住歇半月有餘。回國後,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書中多處提及掘港國清寺。在世界旅遊文化寶庫裡,日本圓仁和尚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中國玄奘和尚的《大唐西域記》、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被列為“世界三大旅行遊記”,名播四海五洲。《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使“掘港”、如東“國清寺”之名在世界歷史典籍中記錄。

注: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發掘正式結果敬請期待如東官方發佈為准。

- The end -

感謝你的閱讀

(≖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