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藝謀陳凱歌的恩師周傳基離世 曾在雲南任教 很多人聽過他的課

有人說, 他是中國電影人的教父

有人說, 他是自戀狂、自大狂

而他說:

我是一個電影小學教員

我是北京電影學院圖書管理員

我是廣東人

我是中國駐緬遠征軍普通一兵

……

在北京

在上海

在雲南

在全國各地

他桃李滿天下

他是中國電影界的泰斗

他是第一個將西方的電影理論和優秀影片介紹到中國的人

他是叱吒風雲的第五代電影人張藝謀、陳凱歌的老師

據說, 當年他在北京電影學院上課

整個年段的學生都翹了其他課來旁聽

校方甚至出動保安來維持秩序

……

2017年的清明節, 他走了

周傳基先生走了 不是網傳的肝癌

2002年, 周傳基教授在為雲南藝術學院授課期間曾說:“如果離開這個世界, 不要放哀樂, 只要聽《Take My Hand Precious Lord》”。 那時候, 周老已經77歲高齡。

2017年3月12日, 周老剛剛過了92歲生日, 如此高齡, 他仍未停下教學的腳步。 感覺裡, 周老師一定是長命百歲的。

【訃告】

而就在4月4日,

周老一手創辦的“周傳基電影學校”發出訃告:周傳基老師因病在美國芝加哥與世長辭, 享年92歲。

目前網路上關於周老師的離開, 更多的說法是患肝癌, 這個說法並不正確。

據悉, 由於身體原因, 周老師長期服用抗血栓的藥物, 藥物副作用是破壞身體的凝血功能, 如果身體出現傷口, 則無法癒合, 出現不斷流血的情況。 臨走前一大早, 周老師突然感覺身體不適, 肚子痛。 緊急送到醫院, 醫生卻查出由於肝臟上出現傷口, 導致內出血不止。 周老師離開時, 其大女兒一直陪伴在左右, 周老師的女兒說:“他走的很安詳, 無痛苦, 是在睡夢中走的。 ”

4月3日臨睡前, 周老師在發給助手的最後一條語音訊息中, 還在囑咐著, 說要讓班上的學生們真正明白電影中的形象問題,

要把這段相關的討論發到論壇裡去(zhouchuanji.net/bbs 老師建立的國內最早電影教育論壇)讓大家繼續討論, 還說第二天有時間要把同學們召集起來給他們講一講, 可是就再也沒能講上這最後一句了。

在周老師離世之前, 他時長在課堂上自嘲是“老棺材囊子”, 說希望自己“死在講臺上”。 而最終, 他實現了自己一直的願望, 教育直至生命的盡頭。

周傳基與雲南的情緣

周傳基先生1925年3月12日出生於北京, 祖籍山東, 是中國資深電影人、教授,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家學會會員。 代表作品有學術著作《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電影時空結構中的聲音》等。

1950年, 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學院外國文學系, 獲英國文學學士學位。

1976年—1986年, 在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擔任資料員。

1981年起, 在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 文學系, 研究生班及各類進修班等授課;同年, 任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電視學校聯合會年會代表。

1983年, 擔任電視飛天獎評委。

1984年, 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電視學校聯合會年會代表。

1986年, 在德國慕尼克電影電視學院舉行講座, 講座題目為“好萊塢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同年, 被北京電影學院評為教授職稱, 主講電影聲音構成, 世界電影史, 影片分析, 好萊塢電影, 視聽語言等課;同年還擔任電視廣告評委,無錫國際旅遊電影節評委。

1988年,受聘吉林藝術學院名譽教授;同年擔任電影電視技術委員會錄音獎評選委員會評委。

1992年,獲得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金燭"獎。

1993年,被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聘為名譽教授;同年,被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同年還擔任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

1995年,為美國三藩市大學講授電影公共課,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泰斗。

1996年,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聘為客座教授;同年,擔任北京圖書館系列電影講座主講人。

自2000年後,周老師接到雲南藝術學院邀請回國,在雲南藝術學院建立電影電視藝術系。從此,周老師也開啟了在雲南的教學。

2001年,正式給雲南藝術學院學生上課,同時招收01屆短訓班。

2001-2005年間在雲藝親授學生百余人。

2009年,由於身體原因回到美國,定居芝加哥;同時繼續電影教學工作,由助手在雲南昆明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014年,與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合作開辦周傳基電影研究所。同年發起“候車時周傳基一分鐘國際電影大賽”。

周老師到北影金沙大講堂講座

2017年3月,在雲南大學開啟“電影是什麼”巡迴聯合講座,這也成為了周老師生前最後一次講座。

這只是周老師部分工作簡歷及在雲南教學軌跡的一部分,他的一生都在與電影打交道,孜孜不倦的把他一生所學通過面授、網路教學、培訓班等方式傳遞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

緬懷:陳凱歌發官微悼念恩師

為了悼念周老師,周傳基電影學校暫停一切教學活動。

4月4日,陳凱歌在其新片《貓妖傳》的官微悼念已逝恩師周傳基,讚揚“老師風度翩翩,講一口流行的英語“,感念周老師在學校時對他影響很大。

他回憶周老師第一次讓他譯一篇關於電影《公民凱恩》的英文文章的情形,“我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才譯出來,他幫我改了許久,笑著說:’現在像個樣子了。’ ”周傳基曾任職於北京電影學院,是陳凱歌和張藝謀的老師。他曾評價學生張藝謀“可能不適合當導演,做攝影師或許更合適”,而對陳凱歌的評價也十分犀利,“《霸王別姬》後,不看他的任何影片”。陳凱歌也坦言“先生在學院老師中算個異數。”

對於周老師的去世,全國各地的影視界人士、學子和學校追思如潮。

霍建起導演說:電影的啟蒙。我們的啟蒙者!

張建業導演說:視聽思維遠去了……

楊遠嬰教授說:周老師的魅力在於,他的課上充滿了細節的解剖!

三藩市州立大學電影系主任張偉民說:一代宗師!只是北京電影學院大師不再!

據周老師的助手透露,隨後,將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舉行周老師的追思會。

世論:他是一個極富爭議的人

或許,直到周傳基老師去世那一刻,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不認識他,對於他的理論和教學,確實有一些人持著懷疑和不認可的態度。

有人認為,周傳基是活在學生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光輝裡,不傍上學生的名氣,根本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周傳基是個很偏執的電影教育者,他非常堅信自己的那套電影理論,非常自我,容不得他人半點不同的看法。

國內的諸多理論界權威甚至覺得,周傳基的教學都是“周傳基一家之言”,甚至將他奉為電影理論的“邪教頭子”。

然而,更多的人卻認同並不斷學習著他所宣導的電影本體論。在周老師從北京電影學院退休到他離世的幾十年間,他不斷的學習,利用網路的強大傳播力,進行著更為廣泛的電影教育工作,用個人網站、社交媒體以及公開授課的方式,深深啟迪了很多熱愛電影的年輕人。

且不說周老師對非科班出生的影視愛好者的啟蒙,不少專業院校從事電影教育的老師,也是從周老師的網站和文章中獲取知識和養分,再回饋給自己的學生。

數十年來他已擁有學生6萬多人,遍佈全國及海內外。多年以來畢業學生中,有數名獲得國內外影視比賽大小獎項(多為國際比賽)。

他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泰斗、中國第一電影教頭、中國電影界“公敵”……儘管各種各樣的言論對他而言,但正如他對助手所說的“你不被承認,怕什麼!你想想我!”確實,不管人們對他的爭論如何,如今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講臺上站到了最後一刻。

追憶:幽默又愛“吐槽”的良師

周老師的離世,讓很多學生悲痛不已,業界人士紛紛發文追憶,緬懷那些與周老師一起走過的日子。

王繼偉繪製的12年前的課堂

周傳基老師風度翩翩,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學院的老師中算得上一個異數,在學校時對我影響很大。是周老師第一次讓我譯一篇英文文章,我記得是關於影片“公民凱恩”的,我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才譯出來,他幫我改了許久,笑著說:現在像個樣子了。後來周老師四處遊學,見得少了。聽到他辭世的消息,往事撞上心頭。永遠懷念這位滿懷童心真摯為師的前輩先生。

——陳凱歌通過《妖貓傳》官博發表悼文

在我做導演後,剪輯和聲音的觀念大多都是受周傳基的影響。回憶起在導演系讀研的時候,周傳基為我們講授電影聲音課程,一字一字寫戲,一格一格拍戲,導演控制戲要以格為單位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老師。

——趙甯宇(演員、導演)

周先生精通五門外語,有著自成一家的電影理念,是許多屆電影院校學生的開山蒙師,可以說好幾代學生的電影價值觀、電影驕傲感的建立跟周先生巨大的入門影響有直接的關係。周先生性情清高桀驁,憤世嫉俗,不齒權貴,老而彌堅,常因爛片褻瀆藝術而憤憤不平,張藝謀等許多大腕都怕見到這位眼裡不揉沙子的老教頭。

——葉朗(紀錄片導演)

周老師後來因為身體原因,去美國跟女兒同住,見到周老師的機會,就不多了。大約十年前,我聽說周老師回國,急忙邀請他來給學生們做一次講座。講座前,在師大旁邊的花港觀魚用餐,我跟周老師介紹那裡一道名菜鰣魚,說張愛玲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未完。”周老師笑笑,卻吃不下什麼,那時候,我感覺到,周老師老了……

那一次,我們沒有大規模宣傳,卻不知道從哪裡趕來了那麼多周老師的崇拜者、電影發燒友和電影學生。其中有不少人如我,已近中年。周老師那時候略略發福,原本舉動遲緩,看到教室裡滿滿當當熱情洋溢的學生們,竟一時間身輕如燕,精神抖擻,聲若洪鐘,三小時,站著,講完。

周老師常說,做老師久了,每一次坐飛機,都會遇到學生,跑過來幫忙拎行李。如今,我也到了坐飛機常常遇到學生的年紀,然而,想在機場為周老師提一次行李,這個心願,卻再也難圓了。

——田卉群(北師大教授)

1995年秋天,周老師來廣幹院給我們攝影班講課,雖說他老人家是講錄音學,實際是來上電影理論普及課。學校裡引起了翹課高峰期,階梯教室爆滿,站都沒地了,周老師是連軸轉的集中講課,沒二小時休息十分鐘,上午下午晚上連續一周的高強度高密度課程,直接埋下了我的電影夢,那一周我負責保證周老師黑板的清潔,擦去的是粉筆,留下的是夢想。

——石事求實(周老師學生)

周傳基老師走了,留下了他的本體論和我們這些還幼稚的學生。周老師是我唯一的精神導師,對我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李安導演。曾經的夢想清單裡有將來和周老師面對面聊電影,昨夜這一切都幻滅了!沉痛悼念!我應該做的是認真踐行周老師講過的理論,將周老師的思想傳遞下去。

——張木匠(周老師學生)

大三那年,周老師到了昆明,給我們那屆剛剛轉為影視藝術專業的學生開班授課,全班只有十七個人,當時的我們只知道周老師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是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的恩師,我們都是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去上周老師的課。第一堂課下來,這個年屇八旬,個頭不高,滿頭銀髮,但目光如炬,思維敏捷且風趣的“老頭兒”,就用他深厚的學識、獨到的視角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影視語言的大門。

——昆明電視臺節目主持龍凱(周老師學生)

當年周老師在雲藝給我們上課,患肺氣腫住院,可他才住了一兩天就要堅持出院,他固執地說,如果不讓他上課,住院就是在浪費時間。

——瓦礫上的貓(周老師學生)

以前在雲藝聽老師們說,周老師在學校上課,一上一天,晚上吸氧氣瓶補充氧氣,第二天接著上課。

——Fun(周老師學生的學生)

他愛喝可樂

他喜歡吃肉

他愛養貓

他愛吐槽

他風趣幽默

他是個老頑童

他從來不說“太遲了”

他不會兩天穿同樣的襯衣

他有幾十個裝著教學素材的硬碟

他五月份還有一場講座

……

然而,他走了

視聽語言等課;同年還擔任電視廣告評委,無錫國際旅遊電影節評委。

1988年,受聘吉林藝術學院名譽教授;同年擔任電影電視技術委員會錄音獎評選委員會評委。

1992年,獲得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金燭"獎。

1993年,被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聘為名譽教授;同年,被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同年還擔任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

1995年,為美國三藩市大學講授電影公共課,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泰斗。

1996年,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聘為客座教授;同年,擔任北京圖書館系列電影講座主講人。

自2000年後,周老師接到雲南藝術學院邀請回國,在雲南藝術學院建立電影電視藝術系。從此,周老師也開啟了在雲南的教學。

2001年,正式給雲南藝術學院學生上課,同時招收01屆短訓班。

2001-2005年間在雲藝親授學生百余人。

2009年,由於身體原因回到美國,定居芝加哥;同時繼續電影教學工作,由助手在雲南昆明負責教學管理工作。

2014年,與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合作開辦周傳基電影研究所。同年發起“候車時周傳基一分鐘國際電影大賽”。

周老師到北影金沙大講堂講座

2017年3月,在雲南大學開啟“電影是什麼”巡迴聯合講座,這也成為了周老師生前最後一次講座。

這只是周老師部分工作簡歷及在雲南教學軌跡的一部分,他的一生都在與電影打交道,孜孜不倦的把他一生所學通過面授、網路教學、培訓班等方式傳遞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

緬懷:陳凱歌發官微悼念恩師

為了悼念周老師,周傳基電影學校暫停一切教學活動。

4月4日,陳凱歌在其新片《貓妖傳》的官微悼念已逝恩師周傳基,讚揚“老師風度翩翩,講一口流行的英語“,感念周老師在學校時對他影響很大。

他回憶周老師第一次讓他譯一篇關於電影《公民凱恩》的英文文章的情形,“我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才譯出來,他幫我改了許久,笑著說:’現在像個樣子了。’ ”周傳基曾任職於北京電影學院,是陳凱歌和張藝謀的老師。他曾評價學生張藝謀“可能不適合當導演,做攝影師或許更合適”,而對陳凱歌的評價也十分犀利,“《霸王別姬》後,不看他的任何影片”。陳凱歌也坦言“先生在學院老師中算個異數。”

對於周老師的去世,全國各地的影視界人士、學子和學校追思如潮。

霍建起導演說:電影的啟蒙。我們的啟蒙者!

張建業導演說:視聽思維遠去了……

楊遠嬰教授說:周老師的魅力在於,他的課上充滿了細節的解剖!

三藩市州立大學電影系主任張偉民說:一代宗師!只是北京電影學院大師不再!

據周老師的助手透露,隨後,將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舉行周老師的追思會。

世論:他是一個極富爭議的人

或許,直到周傳基老師去世那一刻,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不認識他,對於他的理論和教學,確實有一些人持著懷疑和不認可的態度。

有人認為,周傳基是活在學生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光輝裡,不傍上學生的名氣,根本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周傳基是個很偏執的電影教育者,他非常堅信自己的那套電影理論,非常自我,容不得他人半點不同的看法。

國內的諸多理論界權威甚至覺得,周傳基的教學都是“周傳基一家之言”,甚至將他奉為電影理論的“邪教頭子”。

然而,更多的人卻認同並不斷學習著他所宣導的電影本體論。在周老師從北京電影學院退休到他離世的幾十年間,他不斷的學習,利用網路的強大傳播力,進行著更為廣泛的電影教育工作,用個人網站、社交媒體以及公開授課的方式,深深啟迪了很多熱愛電影的年輕人。

且不說周老師對非科班出生的影視愛好者的啟蒙,不少專業院校從事電影教育的老師,也是從周老師的網站和文章中獲取知識和養分,再回饋給自己的學生。

數十年來他已擁有學生6萬多人,遍佈全國及海內外。多年以來畢業學生中,有數名獲得國內外影視比賽大小獎項(多為國際比賽)。

他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泰斗、中國第一電影教頭、中國電影界“公敵”……儘管各種各樣的言論對他而言,但正如他對助手所說的“你不被承認,怕什麼!你想想我!”確實,不管人們對他的爭論如何,如今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講臺上站到了最後一刻。

追憶:幽默又愛“吐槽”的良師

周老師的離世,讓很多學生悲痛不已,業界人士紛紛發文追憶,緬懷那些與周老師一起走過的日子。

王繼偉繪製的12年前的課堂

周傳基老師風度翩翩,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學院的老師中算得上一個異數,在學校時對我影響很大。是周老師第一次讓我譯一篇英文文章,我記得是關於影片“公民凱恩”的,我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才譯出來,他幫我改了許久,笑著說:現在像個樣子了。後來周老師四處遊學,見得少了。聽到他辭世的消息,往事撞上心頭。永遠懷念這位滿懷童心真摯為師的前輩先生。

——陳凱歌通過《妖貓傳》官博發表悼文

在我做導演後,剪輯和聲音的觀念大多都是受周傳基的影響。回憶起在導演系讀研的時候,周傳基為我們講授電影聲音課程,一字一字寫戲,一格一格拍戲,導演控制戲要以格為單位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老師。

——趙甯宇(演員、導演)

周先生精通五門外語,有著自成一家的電影理念,是許多屆電影院校學生的開山蒙師,可以說好幾代學生的電影價值觀、電影驕傲感的建立跟周先生巨大的入門影響有直接的關係。周先生性情清高桀驁,憤世嫉俗,不齒權貴,老而彌堅,常因爛片褻瀆藝術而憤憤不平,張藝謀等許多大腕都怕見到這位眼裡不揉沙子的老教頭。

——葉朗(紀錄片導演)

周老師後來因為身體原因,去美國跟女兒同住,見到周老師的機會,就不多了。大約十年前,我聽說周老師回國,急忙邀請他來給學生們做一次講座。講座前,在師大旁邊的花港觀魚用餐,我跟周老師介紹那裡一道名菜鰣魚,說張愛玲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未完。”周老師笑笑,卻吃不下什麼,那時候,我感覺到,周老師老了……

那一次,我們沒有大規模宣傳,卻不知道從哪裡趕來了那麼多周老師的崇拜者、電影發燒友和電影學生。其中有不少人如我,已近中年。周老師那時候略略發福,原本舉動遲緩,看到教室裡滿滿當當熱情洋溢的學生們,竟一時間身輕如燕,精神抖擻,聲若洪鐘,三小時,站著,講完。

周老師常說,做老師久了,每一次坐飛機,都會遇到學生,跑過來幫忙拎行李。如今,我也到了坐飛機常常遇到學生的年紀,然而,想在機場為周老師提一次行李,這個心願,卻再也難圓了。

——田卉群(北師大教授)

1995年秋天,周老師來廣幹院給我們攝影班講課,雖說他老人家是講錄音學,實際是來上電影理論普及課。學校裡引起了翹課高峰期,階梯教室爆滿,站都沒地了,周老師是連軸轉的集中講課,沒二小時休息十分鐘,上午下午晚上連續一周的高強度高密度課程,直接埋下了我的電影夢,那一周我負責保證周老師黑板的清潔,擦去的是粉筆,留下的是夢想。

——石事求實(周老師學生)

周傳基老師走了,留下了他的本體論和我們這些還幼稚的學生。周老師是我唯一的精神導師,對我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李安導演。曾經的夢想清單裡有將來和周老師面對面聊電影,昨夜這一切都幻滅了!沉痛悼念!我應該做的是認真踐行周老師講過的理論,將周老師的思想傳遞下去。

——張木匠(周老師學生)

大三那年,周老師到了昆明,給我們那屆剛剛轉為影視藝術專業的學生開班授課,全班只有十七個人,當時的我們只知道周老師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是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的恩師,我們都是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去上周老師的課。第一堂課下來,這個年屇八旬,個頭不高,滿頭銀髮,但目光如炬,思維敏捷且風趣的“老頭兒”,就用他深厚的學識、獨到的視角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影視語言的大門。

——昆明電視臺節目主持龍凱(周老師學生)

當年周老師在雲藝給我們上課,患肺氣腫住院,可他才住了一兩天就要堅持出院,他固執地說,如果不讓他上課,住院就是在浪費時間。

——瓦礫上的貓(周老師學生)

以前在雲藝聽老師們說,周老師在學校上課,一上一天,晚上吸氧氣瓶補充氧氣,第二天接著上課。

——Fun(周老師學生的學生)

他愛喝可樂

他喜歡吃肉

他愛養貓

他愛吐槽

他風趣幽默

他是個老頑童

他從來不說“太遲了”

他不會兩天穿同樣的襯衣

他有幾十個裝著教學素材的硬碟

他五月份還有一場講座

……

然而,他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