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嘉德四季50期」飲食男女—李津及其水墨繪畫

李津欣賞時常光顧“紅磨坊”以尋求靈感的勞德累克, 敬仰把似與不似發揮到極致的齊白石, 欽佩已臻收放自如大寫意境界的徐青藤,

二十餘年來, 他本色出演, 以真性情體驗生活, 堅持“飲食男女”系列作品的探索和表現, 那一件件充滿“享樂美學”韻味的水墨作品即是他人生態度的真實體現。

創作中的李津

“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此為《禮記·禮運》所載孔子語。 早在兩千多年前,

儒家即指出飲食和男女為人生所需的兩件大事。 飲食等於民生, 男女屬於康樂, 分別偏重於生活和性兩方面。 此後, 《孟子·告子上》中也有“食色性也”的說法。 至魏晉, 《世說新語》中有“劉伶恒縱酒放達”的記載, 元代關漢卿散曲有“我是浪子班頭……半生來弄柳拈花, 一世眠花臥柳”的表述, 明清時期更有《金瓶梅》等文學作品問世, 這是一條迥然不同于中國文人士大夫以清雅脫俗為追尋目標的審美傳統。 無論是嵇康、阮籍、劉伶, 還是上述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 都把酒肉或男女之歡變成了靈魂休憩的載體。 及至當代, 畫家李津用水墨媒材把這一審美特徵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341

李津(b.1958)

叫我如何不想他

紙本鏡心

2016年作

說明:附作者親筆簽章憑證。

35×138 cm

RMB:120,000-180,000

李津是位有個性的藝術家。 他天性散淡、詼諧、愛吃、愛玩、愛女人, 還有點玩世不恭, 他的作品多吃喝和豔情題材, 這是他的創造, 也是他性情的本真體現。 八十年代初, 剛從天津美院畢業的李津正值青春年華, 對青藏高原充滿濃厚的興趣, 毅然報名赴藏支教, 踏上了這片同時代眾多藝術家都充滿好奇和嚮往的熱土。 援藏數十年間, 李津目睹了西藏的風俗人情、宗教信仰, 他對人生以及繪畫的態度逐漸發生改變。 西藏人對生死的態度、天葬儀式裡生命被還原為“一籃子的肉”的震撼, 以及他親歷的一次連續三十多個小時挨餓的記憶, 都與他後來對肉欲的迷狂表達有著不可忽略的關係。

按住下圖左右滑動流覽全圖

九十年代中期,李津回到北京。此時的文藝界已告別八十年代的崇高、英雄主義及各種極端形式,藝術家們對世俗生活的興趣日益增加。他住在市井味十足的胡同裡,目光所及的胡同生活逐漸進入畫面並成為主角。他認為吃構成了大眾日常生活最堅韌的重心,也就把世俗生活的表達重心放在了食物上。二十多年來,他耐心長久地繪製食物,畫面上的食物豐富、生動,被賦予了永恆的生命,一件件充滿熱情的繪畫作品仿佛變成食物的頌歌,食物因繪畫而不朽,繪畫因食物而變得鮮活。如果說齊白石將瓜果草蟲納入繪畫是對傳統文人畫的重大突破,李津畫中的雞腿蟹爪、蘿蔔青菜則是將中國畫題材徹底世俗化了,他筆下的“四君子”已悄然變為紅燒豬頭、油燜大蝦、清蒸鱖魚、素炒菜苔……

叫我如何不想他 局部

如同食物的鮮活誘人,李津筆下的人物也是肉感十足。他畫了很多豐腴的女性裸體,人體之肉有性能量的暗示但畫家更加注重的是肥碩之肉的可食性。豐滿的肉體充滿著赤裸裸的脂肪,如動物之肉般令人充滿食欲,性或色情的意味反而並不濃郁。即使在情節豐富的多人物畫面,觀者也很難看出男女間的戀人或配偶關係,覺察不到異性間的微妙情感跡象,性和食物的界限在肉的歡快表達中變得模糊。加之李津喜歡把畫面人物描繪為目光呆滯、木訥之態,不焦慮不困惑,儼然一個個只專注於眼下饕餮和性樂趣的動物。即使穿上了各種奇異、豔麗的服飾,漠然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依然使人物充滿了荒誕和滑稽,引人發笑,這種飽富漫畫感的畫面比單調的情節敘事顯的更有魅力。李津筆下的人物已截然不同于歷代文人畫清雅悠遠的形象,或立或坐,或平躺或伏案,微醺朦朧,不諳世事,沉浸於忘記一切的虛空裡,一派祥和享樂的氣氛。

343

李津(b.1958)

養怡之福

35×46 cm

RMB:40,000-80,000

正如李津所說“我不能在畫自己的時候都不真誠”,他一直堅持畫他喜歡的東西。他與畫中的人物有著高度的默契,善於在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到美的真諦,藝術與生活在他這裡始終能保持互相協調和補充的關係。為了籌備個展,李津曾歷時數月雲遊紐約、波士頓、柏林、慕尼克、巴黎、馬德里、臺北等十餘個城市尋找靈感,最終創作出了一件三十米繪畫長卷。大俗即大雅,李津懂得發現和享受生活的樂趣,他畫面中的所有形象,無論是美食、食具、茶具、花木、男人、女人都充滿了生活清趣,他以豔麗的色彩、隨性的書法、欲說還休自言自語荒誕不經的題款,把潛意識中的各種味道躍然紙上,呈現出一種陶醉其中、自娛自樂的創作狀態。

342

李津(b.1958)

雲散空淨

37×42 cm

END

嘉德四季第50期•迎春拍賣會

預 展 時 間

1月10日至1月12日

拍 賣 時 間

1月13日至1月14日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中國書畫 瓷器 玉器 工藝品

全部專場開通網路競投

1月8日 上午 10:00

開通即時網路競投保證金交納通道

詳見官方網站

www.cguardian.com

歡迎垂詢

(86-10)65185066

ebidding@cguardian.com

微信ID:zhongguojiade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九十年代中期,李津回到北京。此時的文藝界已告別八十年代的崇高、英雄主義及各種極端形式,藝術家們對世俗生活的興趣日益增加。他住在市井味十足的胡同裡,目光所及的胡同生活逐漸進入畫面並成為主角。他認為吃構成了大眾日常生活最堅韌的重心,也就把世俗生活的表達重心放在了食物上。二十多年來,他耐心長久地繪製食物,畫面上的食物豐富、生動,被賦予了永恆的生命,一件件充滿熱情的繪畫作品仿佛變成食物的頌歌,食物因繪畫而不朽,繪畫因食物而變得鮮活。如果說齊白石將瓜果草蟲納入繪畫是對傳統文人畫的重大突破,李津畫中的雞腿蟹爪、蘿蔔青菜則是將中國畫題材徹底世俗化了,他筆下的“四君子”已悄然變為紅燒豬頭、油燜大蝦、清蒸鱖魚、素炒菜苔……

叫我如何不想他 局部

如同食物的鮮活誘人,李津筆下的人物也是肉感十足。他畫了很多豐腴的女性裸體,人體之肉有性能量的暗示但畫家更加注重的是肥碩之肉的可食性。豐滿的肉體充滿著赤裸裸的脂肪,如動物之肉般令人充滿食欲,性或色情的意味反而並不濃郁。即使在情節豐富的多人物畫面,觀者也很難看出男女間的戀人或配偶關係,覺察不到異性間的微妙情感跡象,性和食物的界限在肉的歡快表達中變得模糊。加之李津喜歡把畫面人物描繪為目光呆滯、木訥之態,不焦慮不困惑,儼然一個個只專注於眼下饕餮和性樂趣的動物。即使穿上了各種奇異、豔麗的服飾,漠然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依然使人物充滿了荒誕和滑稽,引人發笑,這種飽富漫畫感的畫面比單調的情節敘事顯的更有魅力。李津筆下的人物已截然不同于歷代文人畫清雅悠遠的形象,或立或坐,或平躺或伏案,微醺朦朧,不諳世事,沉浸於忘記一切的虛空裡,一派祥和享樂的氣氛。

343

李津(b.1958)

養怡之福

35×46 cm

RMB:40,000-80,000

正如李津所說“我不能在畫自己的時候都不真誠”,他一直堅持畫他喜歡的東西。他與畫中的人物有著高度的默契,善於在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到美的真諦,藝術與生活在他這裡始終能保持互相協調和補充的關係。為了籌備個展,李津曾歷時數月雲遊紐約、波士頓、柏林、慕尼克、巴黎、馬德里、臺北等十餘個城市尋找靈感,最終創作出了一件三十米繪畫長卷。大俗即大雅,李津懂得發現和享受生活的樂趣,他畫面中的所有形象,無論是美食、食具、茶具、花木、男人、女人都充滿了生活清趣,他以豔麗的色彩、隨性的書法、欲說還休自言自語荒誕不經的題款,把潛意識中的各種味道躍然紙上,呈現出一種陶醉其中、自娛自樂的創作狀態。

342

李津(b.1958)

雲散空淨

37×42 cm

END

嘉德四季第50期•迎春拍賣會

預 展 時 間

1月10日至1月12日

拍 賣 時 間

1月13日至1月14日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中國書畫 瓷器 玉器 工藝品

全部專場開通網路競投

1月8日 上午 10:00

開通即時網路競投保證金交納通道

詳見官方網站

www.cguardian.com

歡迎垂詢

(86-10)65185066

ebidding@cguardian.com

微信ID:zhongguojiade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