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把“正確地做事”和“做正確的事”相加,就對了

煩由心生

一年輕人總是苦惱自己無法做好自認為是正確的事, 遂請教智叟。 智叟提醒他:你好好想想, 自己是在正確地做事,

還是在做正確的事。

差異總會有差異

早些時候, 有人把“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加以區分, 以說明後者的重要。 兩種做事類型確有很大不同, “做正確的事”其邏輯重心在於事本身;“正確地做事”則強調做事手段。 做事時手段若有問題, 那再正確的事, 恐怕也難做好。

反過來就是, 手段要是正確, 那所有事幾乎都能做到完美。

對錯由人

看似兩種說法, 其實說的是一個理:手段很重要。 單純地看, 這一說法無可厚非。 但中國的文化傳統及其帶給國人的慣性思維和行為方式, 極容易讓人走向極端, 即把手段當成目的。

當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禍國殃民的地步, 那它所帶來的負效應就會稀釋正確的事, 甚至會顛覆正確的事之正確, 使本來正確的事成為禍亂的導火索。 這方面的例子不少, 比如, 秦朝為讓戍卒漁陽戍邊, 規定過時不到者斬。 這便是做事不擇手段, 也是把手段當成了目的。 反正過了時間, 到了漁陽也是一個死, 還不如現在就反。 結果,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當下的例子就更多了, 很多機構、組織確實想做事, 但由於不擇手段, 不但正確的事沒做成, 反而落下一通埋怨, 甚至出現騷亂、死傷。 由此, 無論“做正確的事”還是“正確地做事”都涉嫌片面, 應該是“正確地做正確的事”才對。

……………………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屬於原作者

文本原創:何苦子 圖片:源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