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對話馮驥才:傳統文化是文化碰撞中的“把手”

2017年3月8日訊, 在本次記者會上, 多年致力於傳統文化保護的馮驥才委員頗為引人矚目。 利用傳統文化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記者會之前, 本報記者專訪了他。

北京晚報: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工作必須要做?

馮驥才:任何一種文化中都有優秀和負面的東西。 比如“當官發財”, 就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 我們講的是傳承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這點是沒有疑問的。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它自豪, 不為它自信。 我們的祖先在東方這塊廣袤的大地上, 經過幾千年的創造和積澱, 形成了一整套自成體系的、深不見底、橫無際涯、高不見頂的文化。 這是我們無窮的財富, 無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 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不僅是把歷史的恢復過來, 我們還要創造當代新的文化, 但是我們首先要對我們的根基、我們的傳統進行確認,

對我們根基裡優秀的東西進行整理, 要以它為基礎。 這個工作是我們必須做的。

北京晚報:“國學熱”已有很多年, 至今仍熱度不減, 為什麼?

馮驥才:我們的社會發展速度太快了, 如果車開得太快, 你總得要抓住把手。 今天各種文化互相交流碰撞, 你總得也要找到這個“把手”。 有了這個把手, 你才有定力, 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定力, 所以在這樣的時期, 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去抓國學。 我們的電視劇演四大名著, 現在又有《中國詩詞大會》, 這些都很受歡迎。 這說明我們有需要, 也說明我們提出文化自信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北京晚報:《中國詩詞大會》是您心目中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方式嗎?

馮驥才:我覺得這應該是形式之一。

文化本身是豐富的,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形式。 有的文化適合“大會”的形式, 有的就不適合。 有的光是用大會的形式還不行, 因為有的詩還得靜下心來去品那些內在的滋味。 詩詞大會是大眾化娛樂化的電視節目, 它不能把詩裡內在、深邃的東西全給挖掘、彰顯出來。 這種形式很有創意, 也起到了一個正面的作用, 但這種形式遠遠不夠。

這些年光從電視節目這個角度, 中央電視臺就做了很多節目, 比如《記住鄉愁》。 我是搞傳統村落保護的, 這個節目引起了國民對傳統村落的興趣。 如果我們踏踏實實地去做傳統文化的弘揚, 可做的事情還很多。

北京晚報:如何看待各地歷史文化街區“千城一面”的問題?

馮驥才:其實都是經濟利益驅動。

當年拆的時候, 認為老街沒有用, 不如蓋新房子土地能升值, 開發能賺錢, 地方官員能獲得政績。 當時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保留這些老街, 都沒有成功。 現在開展旅遊了, 地方上覺得最有特色的還是歷史街區, 可是老街沒有了, 就得造一個, 或者還有一些老街模樣的就修一修。 但這個修也不是完全按著原來的樣子, 於是模式化地進行複建, 看到別的城市做的一條老街比較“成功”, 就照搬過來。

北京晚報:您認為如何用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馮驥才:傳統文化就是“中國故事”。 我們要講傳統文化, 就要不停地對傳統文化進行梳理, 從精神的、價值觀這些最深的層面進行梳理, 認識到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本質。

對傳統文化的經典進行梳理, 採取一些生動的方式, 把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文化的內涵講給外國人。 我們要講的“中國故事”, 就是中國文化有魅力的特點, 有魅力的內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