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還在糾結給寶寶打國產疫苗還是進口疫苗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關於給寶寶打疫苗的諸多困惑中, 父母最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 Parents請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 針對大家關心問題一一來解答。

Parents: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 區別是什麼, 哪個更安全?有人說, 進口疫苗的免疫效果好, 真的是這樣嗎?

陶黎納:在有的父母眼裡, 進口疫苗比較安全。 但事實上,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進口疫苗比國產疫苗安全。 甚至有資料顯示, 某種進口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率高於國產疫苗, 但這也不能說明該進口疫苗的安全性就低於國產疫苗, 因為不良反應報告率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比如, 孩子父母花了錢接種了進口疫苗, 期望值比較高, 一旦孩子有些不舒服, 就傾向于向接種醫生報告不良反應, 造成進口疫苗不良反應報告率高於免費的國產疫苗。 就疫苗的功效來看, 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進口疫苗的效果整體上優於國產疫苗。

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

國產疫苗生產企業, 借助後發優勢, 製造出更高品質的國產疫苗, 而進疫苗工藝成熟, 反而很難有動力去改進。 比如我國從2010年起執行的新版藥典中, 對疫苗裡某些雜質成分的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很多進口疫苗無法達到我國藥典標準而退出了中國市場, 國產疫苗卻能達到藥典要求, 填補了進口疫苗留下的市場空白。

Parents: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可以混打嗎?

陶黎納:同種疫苗有不同的生產廠家, 所謂“混打”, 指先後接種不同廠家的同種疫苗。 如果兩個廠家採用相同工藝生產某種疫苗, 其品質標準相同, 則認為這兩種疫苗沒有本質區別, 可以混打。 如果不同廠家採用不同工藝生產某種疫苗, 其品質標準會略有區別, 其最終目標是讓人體產生對相同疾病的免疫力, 因此, 其有效成分不會有太大差異。

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 混打是可以接受的, 但可能影響效果, 不會影響安全性。 這就好比食用油有壓榨工藝和浸出工藝的區別, 其品質標準會略有差異,

但作為食用油的效用並無本質區別。

Parents:聯合疫苗和單支疫苗, 哪個更安全?

陶黎納:目前, 兒童接種的疫苗種類繁多, 而且許多疫苗要接種多次, 這種情況催生了聯合疫苗。 比如五聯疫苗, 可以替代三種傳統疫苗, 使預防這些疾病的接種次數從12次減少到4次。

使用聯合疫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但很多家長一直覺得擔心, 孩子1次接種那麼多疫苗, 是否受得了?其實, 已經有大量研究表明, 人體接受預防接種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 接種聯合疫苗或是同時接種多種疫苗, 並不會增加安全風險, 反而有利於及時接種和避免漏種。 聯合疫苗是疫苗發展的趨勢, 國外已經有六聯疫苗, 國產疫苗目前最多做到四聯, 我國之後還會大力發展聯合疫苗。

Parents:有人認為, 過敏體質的寶寶, 打完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和不打疫苗得疾病的幾率差不多, 打與不打, 哪個更安全?

陶黎納:生病的寶寶甚至比健康的寶寶更需要疫苗保護。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預防接種不應該有太多的禁忌證, 常規預防接種的益處, 大多高於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過敏體質”是一個常見的說法,其實這個說法在醫學上並不嚴謹,過敏一般都有特定的過敏原,對某種或某幾種物質過敏,就被冠以“過敏體質”的帽子,很不科學。

從過敏的原理來看,要先接觸過某種物質,之後才有可能引起過敏。對於吃母乳或奶粉的寶寶來說,他們日常接觸到疫苗成分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太可能在沒有接種過該疫苗前就對其過敏。關於“過敏體質”寶寶的接種原則是:如果沒有接種默認對該疫苗不過敏;如果接種疫苗後發生了過敏,只要不是危及生命(比如休克和喉頭水腫的情況),可以繼續接種。

Parents:疫苗有不同的菌株,比如有減活疫苗、滅活疫苗等,不同種類有何區別,哪種更安全?

陶黎納:從疫苗的製備工藝來看,含有活微生物的疫苗叫減活疫苗,不含有活微生物經常被稱為滅活疫苗,但在我看來,更為嚴謹的名稱應該稱為非活疫苗。

減活疫苗只需要較少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就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非活疫苗模擬感染的效果不如減活疫苗,其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多於減活疫苗。而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是引起常見疫苗不良反應(發熱、局部反應、過敏)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減活疫苗安全性優於非活疫苗。當然,減活疫苗畢竟含有活的細菌或病毒,有些人接種後可能會出現類似自然感染的臨床表現,這也是一種疫苗不良反應。

目前,只有3種疫苗同時存在減活和非活的區別——脊灰疫苗、甲肝疫苗、乙腦疫苗,其他疫苗均只有減活疫苗或只有非活疫苗。乙腦減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優於滅活疫苗;甲肝減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與滅活疫苗相當;只有脊灰疫苗有點例外。與脊灰滅活疫苗相比,脊灰減活疫苗口服沒有痛苦,不會有局部反應,發熱的情況也很罕見,還免費接種。但是,脊灰減活疫苗有1/25萬的風險會導致兒童終身肢體殘疾。所以,最終選擇脊灰減活疫苗還是滅活疫苗,取決於孩子監護人對風險與收益的權衡。

“在發熱問題上,疫苗經常背黑鍋,很可能寶寶去接種疫苗的過程中受涼導致的發熱,也會被怪在疫苗頭上。”

Parents:寶寶注射疫苗後有哪些常見不良反應,父母應該怎麼護理?

陶黎納:寶寶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健康問題是局部反應(紅腫,硬結)和發熱。局部反應只發生在接種部位,與接種疫苗的因果關係很明顯,是比較明確的疫苗不良反應,發熱則不然。甲流疫苗上市前的研究發現:接種甲流疫苗組的發熱率是16%,接種安慰劑組的發熱率是11%,即甲流疫苗接種後的發熱,只有1/3(5%/16%)是甲流疫苗所致。這個研究提示我們:在發熱問題上,疫苗經常背黑鍋。

不管是局部反應還是發熱,一般來說都不必著急處置,建議先觀察3天,如果沒有更嚴重的情況出現,就繼續觀察。人體有強大的自愈能力,通常情況下無需藥物或其他措施幫忙。

擴展閱讀: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20個錯誤,傷害了寶寶的視力,現在發現還不晚

猛戳【瞭解更多】,定制你的孕期專屬美麗

▼▼▼

大多高於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過敏體質”是一個常見的說法,其實這個說法在醫學上並不嚴謹,過敏一般都有特定的過敏原,對某種或某幾種物質過敏,就被冠以“過敏體質”的帽子,很不科學。

從過敏的原理來看,要先接觸過某種物質,之後才有可能引起過敏。對於吃母乳或奶粉的寶寶來說,他們日常接觸到疫苗成分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太可能在沒有接種過該疫苗前就對其過敏。關於“過敏體質”寶寶的接種原則是:如果沒有接種默認對該疫苗不過敏;如果接種疫苗後發生了過敏,只要不是危及生命(比如休克和喉頭水腫的情況),可以繼續接種。

Parents:疫苗有不同的菌株,比如有減活疫苗、滅活疫苗等,不同種類有何區別,哪種更安全?

陶黎納:從疫苗的製備工藝來看,含有活微生物的疫苗叫減活疫苗,不含有活微生物經常被稱為滅活疫苗,但在我看來,更為嚴謹的名稱應該稱為非活疫苗。

減活疫苗只需要較少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就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非活疫苗模擬感染的效果不如減活疫苗,其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多於減活疫苗。而疫苗成分和輔助成分,是引起常見疫苗不良反應(發熱、局部反應、過敏)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減活疫苗安全性優於非活疫苗。當然,減活疫苗畢竟含有活的細菌或病毒,有些人接種後可能會出現類似自然感染的臨床表現,這也是一種疫苗不良反應。

目前,只有3種疫苗同時存在減活和非活的區別——脊灰疫苗、甲肝疫苗、乙腦疫苗,其他疫苗均只有減活疫苗或只有非活疫苗。乙腦減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優於滅活疫苗;甲肝減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與滅活疫苗相當;只有脊灰疫苗有點例外。與脊灰滅活疫苗相比,脊灰減活疫苗口服沒有痛苦,不會有局部反應,發熱的情況也很罕見,還免費接種。但是,脊灰減活疫苗有1/25萬的風險會導致兒童終身肢體殘疾。所以,最終選擇脊灰減活疫苗還是滅活疫苗,取決於孩子監護人對風險與收益的權衡。

“在發熱問題上,疫苗經常背黑鍋,很可能寶寶去接種疫苗的過程中受涼導致的發熱,也會被怪在疫苗頭上。”

Parents:寶寶注射疫苗後有哪些常見不良反應,父母應該怎麼護理?

陶黎納:寶寶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健康問題是局部反應(紅腫,硬結)和發熱。局部反應只發生在接種部位,與接種疫苗的因果關係很明顯,是比較明確的疫苗不良反應,發熱則不然。甲流疫苗上市前的研究發現:接種甲流疫苗組的發熱率是16%,接種安慰劑組的發熱率是11%,即甲流疫苗接種後的發熱,只有1/3(5%/16%)是甲流疫苗所致。這個研究提示我們:在發熱問題上,疫苗經常背黑鍋。

不管是局部反應還是發熱,一般來說都不必著急處置,建議先觀察3天,如果沒有更嚴重的情況出現,就繼續觀察。人體有強大的自愈能力,通常情況下無需藥物或其他措施幫忙。

擴展閱讀: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20個錯誤,傷害了寶寶的視力,現在發現還不晚

猛戳【瞭解更多】,定制你的孕期專屬美麗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