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罕見!35歲劉元瑞任長江證券總裁,創研究員最快晉升紀錄

長江證券(000783)換帥終於塵埃落定, 在該公司公告51歲鄧暉辭任總裁3天之後, 現年35歲的劉元瑞確定接棒。

12月29日早間, 長江證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發佈公告,

根據《公司法》、《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以及《公司章程》規定, 董事會聘任先生為公司總裁。

接棒鄧暉的劉元瑞出生於1982年, 年僅35歲就坐上上市券商總裁之位, 在業內實屬罕見。

此前, 有業內人士表示,

國內知名富豪、長江證券大股東劉益謙比較欣賞劉元瑞:“劉益謙比較欣賞劉元瑞, 也有意要捧他。 在這件事上, 最積極的是劉益謙, 其他股東也沒有明顯反對。 ”

長江證券的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2007年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 為國內第六家上市券商。 公司2017年度三季報資料顯示,

第一大股東為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為12.72%, 也是長江證券大股東中唯一一家持股比例超過10%的股東方。

而新理益集團, 是劉益謙旗下的公司。 去年底, 新理益集團以100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 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正式入主長江證券。 此外, 劉益謙還通過旗下的國華人壽持有長江證券, 並在二級市場不斷增持, 劉益謙一躍成為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

在長江證券12月29日早間公佈的《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關於聘任公司總裁的獨立意見》中, 公司獨董們對劉元瑞這樣評價:“劉元瑞先生從事證券研究工作多年, 擁有深厚的金融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 對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具備勝任上市證券公司總裁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戰略思維。 ”

公開資料顯示, 劉元瑞1982年出生,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學士、財務金融碩士。 曾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師、副總經理。 2016年初, 劉元瑞通過內部競聘選拔方式,

成為長江證券最年輕80後副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 劉元瑞並非專攻管理崗位, 在擔任分析師一職時也是成績斐然。 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 長江證券取得了歷史上最優成績, 劉元瑞本人也獲得新財富白金分析師。

要得到白金認證, 並不是靠某一次拉票的成功,而是必須連續7年得到第一名,劉元瑞正是因為在2011年至2017年間,連續7年得到鋼鐵行業分析師第一名,而獲此殊榮。

此次,劉元瑞成為最年輕的券商總裁之一,也創造了研究員最快的晉升紀錄。

在今年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論壇現場,劉元瑞的演講,令業內人士印象深刻,並一再引用:曾經覺得,有誠意的、有體系的報告,是好的研究。優劣之分,在邏輯。每一個階段回顧過往報告,總有不足,但看得見傾注的心血,也算有慰藉。

很滿意很在意的作品,通常在當時都是反復被“折磨”得很痛苦的。若有幸得市場驗證,之于投資者有它的意義,那時確實要樂上好一陣子。後來明瞭,應做對的研究,該通向投資。高下之分,見結果。

可是,一旦跨越了過程,便衍生捷徑,模糊了研究與投資的邊界。自此,賣方的路徑選擇五花八門。我更執著於有過程的結果,倒是並不擔憂成為市場中更偏執的存在。可現實總是比演繹複雜了許多,一路走來,冷暖自知。

2016年,長江證券分倉傭金收入首次進入行業前八,今年上半年又攀升進前四,分倉傭金收入1.57億元、市場占比4.56%,市場份額和排名均創歷史新高。當時長江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劉元瑞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分倉傭金收入更多體現一家券商的綜合實力,尤其排名靠前的券商更不能偏科。研究是驅動力的根本,未來服務只會越來越專業。”

長江證券掌門人更換之所以如此備受關注,除了繼任者的白金分析師身份和“年輕有為”的標籤,原總裁與公司控股股東的不和傳言也是因素之一。

據公司披露的資料,鄧暉在2015年4月22日起擔任總裁一職,而長江證券的業績卻在2011年至2015年連續增長5年之後,在2016年遭遇大幅下滑。公司2016年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1.09%,淨利潤同比縮水36.59%。

2017年上半年,長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64億元,同比增長7.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5億元,同比下降10.75%。整體業績好于同行。但半年報顯示,公司有其他未達到重大訴訟披露標準的糾紛涉案總金額為4.07億元,預計總負債1253萬元。

早在12月26日公司宣佈鄧暉辭職之前,市場上就有傳言稱,鄧暉被罷免,是因為劉益謙對其不滿。

雖然這個傳言並沒有得到長江證券方面的回應,而12月26日的公告也對鄧暉的履職給予了高度評價——

“鄧暉先生擔任公司總裁期間,忠實、勤勉地履行了各項職責,帶領公司經營團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在架構、人才、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公司面貌煥然一新。公司董事會對鄧暉先生在擔任總裁期間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表示誠摯地感謝!”

但戲劇性的是,在公告發出之後,劉益謙卻在朋友圈喊話:“幾十年了,資本市見證了太多的人情是非,企業就是企業,算帳經營是基本,行就是行,不行下課也是必然,沒這麼多複雜的,公司發展是所有股東的要求,不是我跟誰過不去,平常心看待公司變動。”

顯然,這番話針對的是長江證券換帥一事,字裡行間也透露了對公司業績的不滿。

鄧暉1990年畢業于中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鄧暉是證券市場的老資格,早在1991年成立之初就加入了長江證券,也就是當時的湖北證券,曾擔任湖北證券副總裁兼經紀事業部總經理、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裁等職位,後來離開了一段時間,於2013年又以監事長的身份回歸,並在2015年擔任總裁一職。

29日,長江證券通過了《關於選舉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的議案》,因工作需要,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全票贊成選舉鄧暉先生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並不是靠某一次拉票的成功,而是必須連續7年得到第一名,劉元瑞正是因為在2011年至2017年間,連續7年得到鋼鐵行業分析師第一名,而獲此殊榮。

此次,劉元瑞成為最年輕的券商總裁之一,也創造了研究員最快的晉升紀錄。

在今年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論壇現場,劉元瑞的演講,令業內人士印象深刻,並一再引用:曾經覺得,有誠意的、有體系的報告,是好的研究。優劣之分,在邏輯。每一個階段回顧過往報告,總有不足,但看得見傾注的心血,也算有慰藉。

很滿意很在意的作品,通常在當時都是反復被“折磨”得很痛苦的。若有幸得市場驗證,之于投資者有它的意義,那時確實要樂上好一陣子。後來明瞭,應做對的研究,該通向投資。高下之分,見結果。

可是,一旦跨越了過程,便衍生捷徑,模糊了研究與投資的邊界。自此,賣方的路徑選擇五花八門。我更執著於有過程的結果,倒是並不擔憂成為市場中更偏執的存在。可現實總是比演繹複雜了許多,一路走來,冷暖自知。

2016年,長江證券分倉傭金收入首次進入行業前八,今年上半年又攀升進前四,分倉傭金收入1.57億元、市場占比4.56%,市場份額和排名均創歷史新高。當時長江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劉元瑞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分倉傭金收入更多體現一家券商的綜合實力,尤其排名靠前的券商更不能偏科。研究是驅動力的根本,未來服務只會越來越專業。”

長江證券掌門人更換之所以如此備受關注,除了繼任者的白金分析師身份和“年輕有為”的標籤,原總裁與公司控股股東的不和傳言也是因素之一。

據公司披露的資料,鄧暉在2015年4月22日起擔任總裁一職,而長江證券的業績卻在2011年至2015年連續增長5年之後,在2016年遭遇大幅下滑。公司2016年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1.09%,淨利潤同比縮水36.59%。

2017年上半年,長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64億元,同比增長7.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5億元,同比下降10.75%。整體業績好于同行。但半年報顯示,公司有其他未達到重大訴訟披露標準的糾紛涉案總金額為4.07億元,預計總負債1253萬元。

早在12月26日公司宣佈鄧暉辭職之前,市場上就有傳言稱,鄧暉被罷免,是因為劉益謙對其不滿。

雖然這個傳言並沒有得到長江證券方面的回應,而12月26日的公告也對鄧暉的履職給予了高度評價——

“鄧暉先生擔任公司總裁期間,忠實、勤勉地履行了各項職責,帶領公司經營團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在架構、人才、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公司面貌煥然一新。公司董事會對鄧暉先生在擔任總裁期間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表示誠摯地感謝!”

但戲劇性的是,在公告發出之後,劉益謙卻在朋友圈喊話:“幾十年了,資本市見證了太多的人情是非,企業就是企業,算帳經營是基本,行就是行,不行下課也是必然,沒這麼多複雜的,公司發展是所有股東的要求,不是我跟誰過不去,平常心看待公司變動。”

顯然,這番話針對的是長江證券換帥一事,字裡行間也透露了對公司業績的不滿。

鄧暉1990年畢業于中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鄧暉是證券市場的老資格,早在1991年成立之初就加入了長江證券,也就是當時的湖北證券,曾擔任湖北證券副總裁兼經紀事業部總經理、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裁等職位,後來離開了一段時間,於2013年又以監事長的身份回歸,並在2015年擔任總裁一職。

29日,長江證券通過了《關於選舉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的議案》,因工作需要,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全票贊成選舉鄧暉先生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