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在發達國家很普遍,在我國卻不行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改進?

有些商業模式在其他國家很普遍, 但是在我國卻行不通, 到底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就哪些商業模式, 看看對我們創業者有沒有幫助, 是否可以改進創新一下, 以形成適合國內的商業模式, 以實現創業成功?

首先是網上購物免費試穿這個模式, 作為一個消費者, 既然商家給了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換貨以及免費試穿的權利, 那麼作為消費者就應該承擔相應的義務, 比如保證退貨物品未使用或者只是稍微使用了一下(比如衣服試穿了一下, 數碼3c產品開了下機什麼的)和向商家提供正確的資訊。 這是一種互相信任, 但是很不幸, 有那麼一小撮人在不斷的破壞這種信任。 而且更加可悲的是, 這種破壞已經形成了產業鏈。


商場推了個雨天借傘的活動, 大概就是商場門口一排架子上掛幾十把傘, 供沒帶傘的顧客雨天免費使用, 自己拿自己取, 改天再還過來。 第一期投下去幾十把傘, 大部分被老頭老太太順走, 大部分都沒有還回來, 後來這個活動只做了一期就不了了之了。 在中國, 靠自覺靠人品靠契約精神沒有限制的商業模式, 基本都會倒閉。 從顧客各種惡意退換貨就知道了。 建議收押金退押金的各位, 商場為了搞個愛心活動還得專門花錢雇人收押金退押金?

美國的主要針對中產階級社區的自助付費超市(會員制超市居多), 結帳出口沒有店員看管(據說有視頻監控, 但我沒注意到視頻頭在哪裡), 顧客自己掃碼付費。 純靠自覺。 還有歐洲的城鐵檢票, 上車檢票口無人職守, 乘客憑自覺刷票, 公司會派流動查票員在車上隨機抽查乘客車票。 這兩條, 對於一愛占小便宜著稱的俺國人來說, 恐怕都行不通

不過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很早就發現了一個秘密, 將美國成功的商業模式拷貝到中國, 只要做的早, 成功的機會非常大。 比如搜狐對標雅虎, 百度對標穀歌, 淘寶對標ebay, 美團對標groupon, 滴滴對標uber, 都很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