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圈外人聊二手車:消費者為什麼還是不願意接受二手車?

本文是一位元消費者傾訴內容, 一個非業內人士, 很多東西也是根據主觀判斷。

1、價格不透明:

2、車況不透明:

據我瞭解國內至今沒有一個保養/維修/事故的聯網追蹤系統, 有些4s店/交通局/保險公司會進入聯網, 但是也有太多獨立修車鋪不在聯網內。 這就造成了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歷史根本追蹤不完全。 而二手車的車況只能靠有經驗的師傅去判斷, 剩下的只有碰運氣了。 舉個例子:08年的時候曾在杭州陪好朋友買過一輛二手車,

第二天開回長沙的時候在諸暨拋錨了。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 國內二手車可以動的手腳實在太多了, 各種修復/改里程/換零件層出不窮, 消費者根本無法通過自己的眼力來判斷一輛二手車的實際車況, 連行業內多年的老師傅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在美國所有的二手車都能通過車輛獨一無二的VIN碼查詢到前幾任車主, 是否有過車禍/事故, 維修以及保養的記錄。 如果普通消費者不能夠相信自己買到的是自己逞心如意的產品的時候, 他們寧願多花一倍兩倍的錢去降低風險, 而這些都是國內二手車市場需要完善的地方。

3、立法/法規:

現在最新有關於二手車的法律法規是在2005年出臺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非業內人士, 如有錯誤請指正)。 行業在發展, 國內需要出臺新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市場, 保障消費者利益, 給消費者足夠的信心。

4、國內二手車現狀:

5、查博士總結:

歸根結底, 國內二手車發展受限的最大原因是公信力不足, 消費者信任不夠, 車源不夠透明, 法律法規無法做到完全保障。 消費者為了規避風險去選擇更貴或者同價格低檔次的一手車。 而如果國內的二手車市場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讓消費者買二手車的時候像買新車一樣毫無顧慮, 並且能夠得到一樣完善的保障, 二手車的交易就會蓬勃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