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凱美瑞八代還是等雅閣十代?選擇困難症的終極答案

文/阮錦程

實在不好意思, 寫在文前, 這是一篇隔空對話。 凱美瑞八代在上市才不到一個月, 雅閣十代也要到明年才會國產, 所以這兩台國產車型的實地對比, 怎麼也得明年才能出來。

美版凱美瑞八代

但這篇隔空對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因為這兩車的受眾面很廣, 也是兩大日系品牌的王牌, 在市場的銷量也非常高, 前者是史上銷量最佳的中高級車型, 而後者是美國市場裡最受歡迎的中高級車型。

美版雅閣十代

本文將把凱美瑞八代以及雅閣十代兩款車型進行多方面的對比, 不過細枝末節諸如配置高低、美版及國產後異同所引出的道德範疇(通常與良心與否掛鉤), 一概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年輕化的思路有沒毛病?

這年頭不能說經驗豐富身經百戰, 要說自己越活越年輕。 這一例子便是豐田, 看著7代凱美瑞老氣橫秋的外觀內飾設計, 八代車型那與TNGA平臺同步的設計革新或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鍵盤車神們也許並不需要擔心這套設計語言放在雅閣上是否會比凱美瑞更合適一些, 不到一個月內收穫15000張訂單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筆者曾在剛結束不久的廣州車展做進車內仔細打量實車的外觀設計以及內飾, 運動版以及雙擎版都有各自的亮點, 運動版“X”造型的前格柵, 黑色車頂的設計時髦得像個抹了一層髮蠟的年輕人, 說實話, 我更以為這是阿特茲的換代車型;而雙擎版更成熟穩重一些, 繼續擔當商務用車也相當適合,

其實兩款車都有各自的取向, 實車都相當好看。

另一邊廂, 新雅閣的設計有點讓人莫名其妙。 家族化的面孔本應該是從旗艦車型一步一步下放, 本田卻來了個自下而上的革新, 十代思域是成功的, 不過車主平均年齡要大上5-10年的十代雅閣也如此,

著實有點奇怪, 所以大家可以想得出新雅閣國產後該有人會稱之“大號思域”。 或許本田認為雅閣的車主將大部分將從思域升級而來, 乃是本田典型的鐵杆粉, “一日本田, 終身本田”。

新潮是不是要顧及一點用戶體驗?

這回中級車的對碰, 新凱美瑞是打算革命的, 還要是革了自己的命。 你從凱美瑞這套內飾看不出有多少的傳承, 反倒是像四川變臉藝術一樣扯下了作風老派的皮囊, 換上一套讓我等年輕人也覺得容光煥發的內飾。

我在車展上也仔細琢磨過這套內飾, 長時間會不會審美疲勞、鋼琴烤漆面板在強光下是否會有反光等問題, 要知道經過了幾十年推敲的老款凱美瑞大可不必擔心這些細節。 除此以外, 凱美瑞還是讓人放心的:人機工程做得很到位, 換擋把手的位置、杯架的設置以及按鈕的阻尼一致性,還是世界級大廠應有的風範。

那邊廂的雅閣內飾在第一眼的觀感要更舒緩一些,直來直去的主線條相對來說符合主流的審美觀,用了木條等裝飾看起來也更有質感,放棄非主流的雙屏設計倒也問題不大,畢竟九代雅閣早已證明了擴展性有限、手機投射功能用起來也是不一般的麻煩,直接加入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更方便高度使用一些。

南轅北轍的思路

兩台車的動力系統方面,還是南轅北轍。豐田還是用自然吸氣,而本田卻已投奔渦輪增壓。

這不代表豐田的保守。TNGA架構下的Dynamic Froce是通過一系列的優化措施,把NA的潛力都給挖出來了,輸出208ps,你們都說寶馬的直六有多好,運轉平順後勁澎湃,2.5L的機器就能有210hp的輸出,現在豐田用四缸機也做到了,熱效率做得更好。

用渦輪機也不代表本田的先進,分為1.5T 以及2.0T機器。看起來資料很吸引:2.0T有252hp,而1.5T也有193hp。我相信2.0T將會有很好的動力表現,更多的疑慮在1.5T,國產CR- V的動力表現已經很好的證明了:體重超過1.5噸還用1.5T那就註定是個杯具。

引擎在1000rpm-1500rpm時,渦輪還沒完全進入正壓,受制於排量的影響,低扭明顯不足,偏偏,國人的用車習慣就是喜歡低轉行車,引擎到2000rpm後方才有勁,你告訴我如何是好?到今天,你不會天真地以為小排量渦輪機一定會比NA機好吧?

當然,這兩款車也有各自的混合動力車型,混合動力的技術細節更多,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最不需要擔心的可能是空間

別看兩車,兩車都是日系車廠的出品,也是在美國市場爬模打滾多年,對於空間的考量肯定比我們想得都要多。凱美瑞的車頂線條更運(低)動(矮)了,一些讀者會擔心後排頭部空間會因此被削減,放心,以我177cm的身高坐在後排,頭頂的感覺是不壓抑的。

雅閣我還沒見過實車,不過根據之前美媒的測試,軸距不變的新雅閣後排空間也是與舊款車型保持在同一水準上,換句話說,也是夠寬敞了。

鹿死誰手?看的是中國市場

無論是革了自己的命的凱美瑞也好,從模樣參考思域的雅閣也罷,都離不開龐大的中國市場。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正打算為家裡再添一輛車,看中的正是這一級別,凱美瑞現在我已經心裡有底了,新雅閣如何?

恐怕還是要看過實車才好選擇。不過,這兩款車要在中國市場裡爭一高下,最關鍵是看本土化的程度,畢竟國人的口味有著許多的獨到之處,國人在今天也更願意為適合自己的車買單。

換擋把手的位置、杯架的設置以及按鈕的阻尼一致性,還是世界級大廠應有的風範。

那邊廂的雅閣內飾在第一眼的觀感要更舒緩一些,直來直去的主線條相對來說符合主流的審美觀,用了木條等裝飾看起來也更有質感,放棄非主流的雙屏設計倒也問題不大,畢竟九代雅閣早已證明了擴展性有限、手機投射功能用起來也是不一般的麻煩,直接加入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更方便高度使用一些。

南轅北轍的思路

兩台車的動力系統方面,還是南轅北轍。豐田還是用自然吸氣,而本田卻已投奔渦輪增壓。

這不代表豐田的保守。TNGA架構下的Dynamic Froce是通過一系列的優化措施,把NA的潛力都給挖出來了,輸出208ps,你們都說寶馬的直六有多好,運轉平順後勁澎湃,2.5L的機器就能有210hp的輸出,現在豐田用四缸機也做到了,熱效率做得更好。

用渦輪機也不代表本田的先進,分為1.5T 以及2.0T機器。看起來資料很吸引:2.0T有252hp,而1.5T也有193hp。我相信2.0T將會有很好的動力表現,更多的疑慮在1.5T,國產CR- V的動力表現已經很好的證明了:體重超過1.5噸還用1.5T那就註定是個杯具。

引擎在1000rpm-1500rpm時,渦輪還沒完全進入正壓,受制於排量的影響,低扭明顯不足,偏偏,國人的用車習慣就是喜歡低轉行車,引擎到2000rpm後方才有勁,你告訴我如何是好?到今天,你不會天真地以為小排量渦輪機一定會比NA機好吧?

當然,這兩款車也有各自的混合動力車型,混合動力的技術細節更多,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最不需要擔心的可能是空間

別看兩車,兩車都是日系車廠的出品,也是在美國市場爬模打滾多年,對於空間的考量肯定比我們想得都要多。凱美瑞的車頂線條更運(低)動(矮)了,一些讀者會擔心後排頭部空間會因此被削減,放心,以我177cm的身高坐在後排,頭頂的感覺是不壓抑的。

雅閣我還沒見過實車,不過根據之前美媒的測試,軸距不變的新雅閣後排空間也是與舊款車型保持在同一水準上,換句話說,也是夠寬敞了。

鹿死誰手?看的是中國市場

無論是革了自己的命的凱美瑞也好,從模樣參考思域的雅閣也罷,都離不開龐大的中國市場。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正打算為家裡再添一輛車,看中的正是這一級別,凱美瑞現在我已經心裡有底了,新雅閣如何?

恐怕還是要看過實車才好選擇。不過,這兩款車要在中國市場裡爭一高下,最關鍵是看本土化的程度,畢竟國人的口味有著許多的獨到之處,國人在今天也更願意為適合自己的車買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