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棗莊擁有文物保護單位1447處 文物保護刻不容緩

解讀《棗莊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新聞發佈會

棗莊市文物局局長胡麗萍

大眾網棗莊12月28日訊12月28日上午, 解讀《棗莊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新聞發佈會在棗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 棗莊市文物局局長胡麗萍針對當前我市文物保護工作的情況及出臺《棗莊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積極意義進行瞭解讀。

胡麗萍說, 棗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是北辛文化發現和命名地, 遍佈全市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 印證了棗莊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447處,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108處、市級213處。 全市現有國有博物館14家, 非國有博物館7家, 館藏文物20萬餘件, 其中一級文物62件、二級文物115件、三級文物237件(需要說明的是,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市再未對館藏文物進行過鑒定定級)。

胡麗萍指出, 文物是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 近年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市級文物保護管理機構不斷完善。 2013年至2017年, 我市共爭取中央、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3億元, 實施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文物保護項目, 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大運河中河台兒莊段成功申遺, 實現了我市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大遺址保護工作穩步推進, 各級古建類文保單位保護維修成效顯著,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圓滿收官, “鄉村記憶”工程穩步實施, 博物館建設邁入快車道,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速推進, 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文物犯罪活動, 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胡麗萍說, 近年來, 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大規模的基本建設、舊城改造項目等迅猛推進。 在這一過程中,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的“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還遠沒有落地生根, 一些地方只注重經濟發展, 忽略文物保護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著。 目前, 我市存在著文物保護“五納入”落實不到位、文物安全執法困難、文物人才隊伍力量薄弱等突出問題。 制定出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文物保護管理辦法, 為解決我市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這一政府規章出臺後, 我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將“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胡麗萍強調, 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靈魂, 文物是彰顯一個城市內涵和品味的重要載體, 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和擔當,市文物局將一如既往扎實做好我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同全社會一道共同為建設自然生態宜居宜業的新棗莊貢獻力量。

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和擔當,市文物局將一如既往扎實做好我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同全社會一道共同為建設自然生態宜居宜業的新棗莊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