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有一件寶物,是全世界最大教堂的鎮館之寶

米開朗基羅, 與達芬奇、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出生在佛羅倫斯柏裡斯鎮, 是偉大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 代表作品:《達味》、《梅瑟》、《奴隸》、《創世紀》等。

米開朗基羅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穩定了自己藝術家的地位。 1499年創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 解剖學科的藝術實踐和細緻入微的匠心獨運相吻合, 甚至超出了人們可以理喻的工匠藝術, 被譽為15世紀最動人的人性擁抱神性的作品,

顯示了悲劇卻掩飾了哀傷。 米開朗基羅之後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幾組陵墓雕像, 斷斷續續工作了很長時間。 米開朗基羅雕刻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與其繪畫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是一樣的線索:英雄氣概磨難而成壯心不已的烈士暮年。 早期的作品是其內心世界的表白, 隨後的一些作品表現為風格樣式的定型, 後期的作品仍然是藝術家的心情歸宿。

作品《哀悼基督》採用了穩重的金字塔式的構圖, 聖母寬大的衣袍既顯示出聖母的四肢的形狀, 又巧妙地掩蓋了聖母身體的實際比例, 解決了構圖美與實際人體比例的矛盾問題。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統一而富有變化。 雕像的製作具有強烈的寫實技巧, 作者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 並對雕像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 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 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為止。

這一切都賦予了石頭以生命力, 使作品顯得異常光彩奪目。 米開朗基羅還將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 作品一經展出, 立即轟動了整個羅馬城, 從此便與作者米開朗基羅的名字一起成為了藝術史冊中光輝的一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